第78章(2 / 3)
方才那位娘子,不就是陛下当初让他打开城门,好生迎接的国公府娘子吗?
怎会到了钱塘地界,他还一无所知。
刚刚那一幕,分明就是被人死缠烂打,避之不及的模样。
他沉吟片刻,叫来了接待的长史,问他认不认识底下那个郎君是谁家府上的。
陈长史凑过去一看,笑道:“是我家三郎君,叫大人见笑了。”
江南刺史拍了拍他的肩,脸色肃然道:“陈长史,要好生管教家中儿郎,莫要不知轻重,丢了性命还祸及家人。”
陈长史眉间震悚,不明白他何出此言,却也不敢掉以轻心,准备回家好生问问这个逆子,究竟干了些什么。
江南刺史已是连夜上书一封,将这里的情形详尽述了,夹到奏折里头,送到了上京。
第77章 他为太子之时,是不是待她……
上京,太极殿内,官员进进出出,下朝后一早上的功夫就没断过。
容安等在一旁,见好不容易送走了那些大人,正想将文太医请进来,给主子请脉,却见主子揉了揉眉心,说不急,指了指不远处各州送来的奏折,让他搬过来。
“奴婢斗胆一句,主子的身子比这些折子重要得多……”
但听主子未曾作声,容安也不敢再劝下去,赶紧小步快跑,将成沓的奏折搬到了桌案上。
未待他搬完,李珣便翻看起来,不让自己的脑子有片刻闲暇,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到了正事上。
河东、陇右、黔中、江南……
等他翻开江南送来的奏折后,附在里头有张纸轻飘飘落在了案上,那个被他特命并辖数州的刺史,在纸上写了几句不该出现在奏折里的话。
事关,那个人。
李珣睨着案上那张纸,呼吸无意间发沉起来,心神被牵扯着,又想起那天夜里,她说过的字字句句,诛心之言。
喉头涌上股熟悉的腥甜。
“啪”的一声,他将奏折重重压在那纸上,掌背上青筋尽显,浮得狰狞。
容安觉出些许不对劲,看了眼后吓了一大跳,主子脸色青白,与那天夜里吐血犯疾之时一模一样,忙道:“奴婢去叫文太医进来!”
李珣脑子空了下来,想着那人的脸,想着她引人注目的本事,想得合上了眼,一声声抑着粗气。
……
那天,薛明英另换书铺买了要的新修本草后,坐车回了家。刚从车厢走出,便看见院墙一侧露出两张小娘子的脸来,黑润的眸子欲说还休地看着她。
“小姐,是里巷入口那户宋家的两位小女娘。”云合也看见了,笑着道。
“过来。”薛明英一手拿着书,另只手远远地朝那两个小娘子招了招,将两人叫了来,问道,“我见了你们有几次了,可有什么事?”
两个小娘子在她面前站定,不成样地行了个礼,大的那个道:“我想请娘子教我们两个识字。”
小的那个赶忙接道:“姐姐已经认了不少了,信上的字她都认识。”
“为何找我?”薛明英有些诧异。
她从秦妈妈与母亲的闲谈中听过宋家的事,不外乎夫妇和离,留下两个小娘子在夫家,郎君再娶之后,又添了三子,两个小娘子夹在其中,时常受些委屈。 ↑返回顶部↑
怎会到了钱塘地界,他还一无所知。
刚刚那一幕,分明就是被人死缠烂打,避之不及的模样。
他沉吟片刻,叫来了接待的长史,问他认不认识底下那个郎君是谁家府上的。
陈长史凑过去一看,笑道:“是我家三郎君,叫大人见笑了。”
江南刺史拍了拍他的肩,脸色肃然道:“陈长史,要好生管教家中儿郎,莫要不知轻重,丢了性命还祸及家人。”
陈长史眉间震悚,不明白他何出此言,却也不敢掉以轻心,准备回家好生问问这个逆子,究竟干了些什么。
江南刺史已是连夜上书一封,将这里的情形详尽述了,夹到奏折里头,送到了上京。
第77章 他为太子之时,是不是待她……
上京,太极殿内,官员进进出出,下朝后一早上的功夫就没断过。
容安等在一旁,见好不容易送走了那些大人,正想将文太医请进来,给主子请脉,却见主子揉了揉眉心,说不急,指了指不远处各州送来的奏折,让他搬过来。
“奴婢斗胆一句,主子的身子比这些折子重要得多……”
但听主子未曾作声,容安也不敢再劝下去,赶紧小步快跑,将成沓的奏折搬到了桌案上。
未待他搬完,李珣便翻看起来,不让自己的脑子有片刻闲暇,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到了正事上。
河东、陇右、黔中、江南……
等他翻开江南送来的奏折后,附在里头有张纸轻飘飘落在了案上,那个被他特命并辖数州的刺史,在纸上写了几句不该出现在奏折里的话。
事关,那个人。
李珣睨着案上那张纸,呼吸无意间发沉起来,心神被牵扯着,又想起那天夜里,她说过的字字句句,诛心之言。
喉头涌上股熟悉的腥甜。
“啪”的一声,他将奏折重重压在那纸上,掌背上青筋尽显,浮得狰狞。
容安觉出些许不对劲,看了眼后吓了一大跳,主子脸色青白,与那天夜里吐血犯疾之时一模一样,忙道:“奴婢去叫文太医进来!”
李珣脑子空了下来,想着那人的脸,想着她引人注目的本事,想得合上了眼,一声声抑着粗气。
……
那天,薛明英另换书铺买了要的新修本草后,坐车回了家。刚从车厢走出,便看见院墙一侧露出两张小娘子的脸来,黑润的眸子欲说还休地看着她。
“小姐,是里巷入口那户宋家的两位小女娘。”云合也看见了,笑着道。
“过来。”薛明英一手拿着书,另只手远远地朝那两个小娘子招了招,将两人叫了来,问道,“我见了你们有几次了,可有什么事?”
两个小娘子在她面前站定,不成样地行了个礼,大的那个道:“我想请娘子教我们两个识字。”
小的那个赶忙接道:“姐姐已经认了不少了,信上的字她都认识。”
“为何找我?”薛明英有些诧异。
她从秦妈妈与母亲的闲谈中听过宋家的事,不外乎夫妇和离,留下两个小娘子在夫家,郎君再娶之后,又添了三子,两个小娘子夹在其中,时常受些委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