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原本在宫中的端妃自从清远公主出嫁之后就偏居一隅,不理尘事,一心扑在小佛堂里吃斋念佛。
  到得后来皇后要看顾后宫,要时时督导太子政务不可出差错,更要与大臣及礼司商议先帝身后事,便有些忙不开。于是在一众宫妃建议下,皇后索性将后宫诸事交由德妃处理,自己专心忙于前朝。
  就这么忙碌到六月过半,总算将先帝薨逝带来的一系列影响慢慢理顺。
  首先便是先帝梓宫,原议定停灵一月后再入皇陵,只是六月暑气逼人,再多的降温措施依旧有损先帝遗体,便决定七月初葬入皇陵。同时新继任天子服丧三年,而大臣百姓服丧一年。
  另鉴于特殊时期,服丧日期一缩再缩,最后也只是短短半年才让那些官员不再为此事争论不休。
  其次就是叛军势头越来越大,甚至连一直与清河有摩擦的夜岚都卷入进来。不少原本还同情支持白家的大臣开始痛心的斥责白家不顾大义,擅启争端,导致如今天子薨逝,国本不稳。
  这些人说得慷慨激昂,连带着普通百姓都恨不得拿起手中锄头、扁担冲上战场,为国捐躯。
  随着这些言论的盛行,原本白家所经营的私学、店铺以及庄园都遭到不同程度的袭击,挤压,最后几乎都是惨淡关门、转让。
  一时间,被人称作人文荟萃、万世师表的白家就遭到各世家的排挤,欺压。而后在有心人的撺掇下迅速分崩离析,百年底蕴短短时间内便不复存在。
  洛尘跪在乾天殿内,每日都需为先帝守灵。被冰块覆盖的灵堂让整个大殿仿佛冰窖。她身边一起跪着的洛希望着躺在层层冰块包裹下的熟悉身影,低声道:“父皇,倒了一个,您放心,不会很久,就能如愿了。”
  两人腰背挺直,在沉默的棺椁面前低低说着不能传到外面的话。
  而在相距乾天殿里两个消瘦背影几百里之外的密林中,楚逸脸色阴沉的看着手下人的汇报。
  “确定那些人都不在了?”
  “楚相,我们接到您命令就从元知一路搜查过来,确实没有看见任何可以驻军的地方。且不说这些人是否还在洛京范围内,单是之前折损的人马就必须加快计划了。”
  阴沉的脸色在听到这句话时更是黑如锅底,他怒声道:“本相知道事情紧急,只是你家主子如今已是万众唾骂,如何在短时间内再调遣人马过来?先不说随皇帝回来的那部分大军,就是洛京京郊的虎贲军和城内的禁卫军就是块硬骨头。你来说说,你主子准备如何啃?”
  被责问的人面不改色,他淡淡道:“楚相急躁了,主子对于这事早有计策,只需楚相做好分内事即可。另外主子虽然没有家族的助力,但是凭借已经掌控的三府之地,难道还拿不下一个小小的洛京?”
  这下轮到楚逸惊讶了,他一改之前满面怒色,面带笑意:“是本相有些急了,你说你主子掌控三府之地,难道祈安、嘉定两府也拿下来了?”
  领头人点头,他此行前来除了带领部分人马剪除白家没落导致商队运送物资的麻烦,更重要的便是稳定如楚逸这样人物的心。
  而北地情况,确如他所说,大帅不仅借夜岚之手将苏大将军逼到泷水龟缩,还趁势拿下了李恭的赤卫军。虽然攻打赤卫军途中死伤惨重,最后还是取得胜利,同时与北边匈奴签好协议,待大势已定便割让北岭以北之地。
  而嘉定府,从始至终更看好的便是大帅。可惜楚逸还被蒙在鼓中,以为林家更偏向他。
  楚逸觉得心可以安放在肚子里了。
  他拱手微微一拜,笑道:“既如此那本相先回京城准备,尔等小心行事,时机成熟必会与人告知尔等。”
  那人微笑点头,在楚逸及随从出了密林后挥手让身后众人隐匿起来。
  京城的氛围在先帝薨逝后便开始平静,这种情况持续到七月初,先帝梓宫葬入皇陵,并且即将举行太子即位的登基大典之时。
  每日忙碌之后,洛尘都会与洛希在乾天殿待着守灵。皇后以及楚柔等后宫众人也会时时前来,只是较之她们二人,其他人待的时间要少许多。
  一位太子,一位王爷,本就是整个朝廷用来博弈的棋子,如今看到她们意志消沉的为先帝守灵,不少人都是心思各异。
  这让原本就偏向洛尘的官员心下疼惜,也让平时对于清河有这么一位太子殿下保持中立态度的官员微微动摇。更不用说那些不怀好意的人,趁此机会抓紧时间进行各种活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