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1 / 2)
如果说历史是一条滚滚向前的长河,这些人则在毕其一生的改变着河流前行的方向,某一时间段精心挖掘出的小沟汇聚起来的话,或多或少会改变河流前进的距离甚至方向。
一群疯子,用血脉来延续自己疯狂想法的疯子。
不得不承认,作为这群疯子的后代,洛尘身体里的血液似乎随着印入脑海的文字沸腾起来,连心里都充斥一种嗜血的冲动,她暗暗压下这种悸动,脸上露出几丝迟疑。
这感觉怎么与当初凉山那次有些相似?
眼光不由扫到御书房里悬挂的地图上,到目前为止的历史文献中,这片大陆上就极少出现过统一,也极少有皇帝能摆脱世家大族的掣肘随心所欲建设国家。
皇帝显然还未布完局,不然天下局势早就动荡不安了。自己批复折子第一天便将这局透漏出来,是确信自己会站在他那边么?还是因为时间不够,需要下一位执棋者?
江山为棋盘,民生为棋子,稍起烽烟便会血流成河。
洛尘不再想这事,静下心批复剩余的折子,只愿早点回到熟悉的地方,窝在她身边什么也不想的无所事事才最好。
再次揉揉酸疼不已的脖颈,总算看完最后一本,将其放在换了位置的小山上,起身边走边活动腿脚。看到还站在门口的杨运,洛尘笑道:“杨叔受累了,折子批完可以回宫罢?”
杨运笑着回道:“自然可以的,殿下慢走,奴才还得将折子整理一番送到皇上那里,就不陪殿下啦。”
“好,杨叔受累。”
杨运摆摆手,笑着看她走远才回到刚刚还有人伏案的案几前,笔搁在砚台边上,墨痕未干。他将一摞摞折子翻检一会拿出几本并无特色的折子离开。
皇帝此时躺在乾天殿寝宫里面,面上少有的出现几丝苍白,整个人也不见威严冷漠。他沉默看完杨运拿过来的折子,漫不经心问道:“当时是什么表情?”
杨运躬身道:“皇上,奴才在门口看到殿下先是惊诧,而后若有所思,只是从头到尾没见到殿下有什么激动之色,反倒有几丝犹疑。”
皇帝似乎料到这种结果,叹道:“如此,便少不得再委屈她了。”
杨运张口欲言,见皇帝疲惫神色只好作罢,上前替他按揉头部,一时间寝宫安静得落针可闻。
翌日早朝,朝会一如既往的热闹,洛尘安静立在堂下,即使过了一夜,脑海还时不时浮现那些猜测。她抿紧唇有些烦躁,这样的大事连楚柔都不能说,知道越多牵扯便越深,若说坐上那位子的代价是成为冷酷无情之人,多少有些违悖初心。
还不等她继续纠结,皇帝含着些微暖意的声音打断思绪,坐在龙椅上的人含笑说道:“深秋到了,静儿的婚事将近,诸卿以为该派何人代表朕去参加才好?”
下面官员静默,按礼制和亲的公主成亲在娘家就已行过相关礼仪,到了异国他乡便不再需要过多关注,俗话说的好,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为何皇帝此时会提出参加公主婚礼的想法?
礼司尚书赵英万般不愿的站出来,行礼战战兢兢道:“皇上圣明,只是这清远公主既远嫁,一切礼仪便都按照祖制悉心安排过了。如今提出出使明云怕不妥吧?”
皇帝笑容不减,语气却含了冷意,“赵卿这意思是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了?只是朕就这么几个孩子,只有亲眼看到孩子幸福安康才聊表安慰。况且诸卿别忘了当初清远为何出嫁!”
赵英低头不语,默默退回原位。
就在洛尘心想皇帝抽哪门子疯的时候,平日里当透明人的太师站了出来,顿时引来包括洛尘在内多数人的侧目。
皇帝微眯眼睛,凉凉道:“太师这是要谆谆教导朕了?”
太师摇头,脸上平淡得很,不紧不慢道:“微臣只是想到一个上好人选,才出列望皇上定夺。”
“哦,太师说出来听听,看看是何人。”皇帝兴致盎然,一扫方才不虞之色。
“回皇上,太子殿下甚好。”
皇帝笑容愈甚,看着太师的眼光分外专注。
刚刚侧目的众人倒吸一口冷气,倒是同样平静的楚逸也看向太师,眸光晃动间隐晦看了眼奚王,不言不语的立在原地。
洛尘敛目遮住内里光华,心里再次滑过仍记忆犹新的名字。 ↑返回顶部↑
一群疯子,用血脉来延续自己疯狂想法的疯子。
不得不承认,作为这群疯子的后代,洛尘身体里的血液似乎随着印入脑海的文字沸腾起来,连心里都充斥一种嗜血的冲动,她暗暗压下这种悸动,脸上露出几丝迟疑。
这感觉怎么与当初凉山那次有些相似?
眼光不由扫到御书房里悬挂的地图上,到目前为止的历史文献中,这片大陆上就极少出现过统一,也极少有皇帝能摆脱世家大族的掣肘随心所欲建设国家。
皇帝显然还未布完局,不然天下局势早就动荡不安了。自己批复折子第一天便将这局透漏出来,是确信自己会站在他那边么?还是因为时间不够,需要下一位执棋者?
江山为棋盘,民生为棋子,稍起烽烟便会血流成河。
洛尘不再想这事,静下心批复剩余的折子,只愿早点回到熟悉的地方,窝在她身边什么也不想的无所事事才最好。
再次揉揉酸疼不已的脖颈,总算看完最后一本,将其放在换了位置的小山上,起身边走边活动腿脚。看到还站在门口的杨运,洛尘笑道:“杨叔受累了,折子批完可以回宫罢?”
杨运笑着回道:“自然可以的,殿下慢走,奴才还得将折子整理一番送到皇上那里,就不陪殿下啦。”
“好,杨叔受累。”
杨运摆摆手,笑着看她走远才回到刚刚还有人伏案的案几前,笔搁在砚台边上,墨痕未干。他将一摞摞折子翻检一会拿出几本并无特色的折子离开。
皇帝此时躺在乾天殿寝宫里面,面上少有的出现几丝苍白,整个人也不见威严冷漠。他沉默看完杨运拿过来的折子,漫不经心问道:“当时是什么表情?”
杨运躬身道:“皇上,奴才在门口看到殿下先是惊诧,而后若有所思,只是从头到尾没见到殿下有什么激动之色,反倒有几丝犹疑。”
皇帝似乎料到这种结果,叹道:“如此,便少不得再委屈她了。”
杨运张口欲言,见皇帝疲惫神色只好作罢,上前替他按揉头部,一时间寝宫安静得落针可闻。
翌日早朝,朝会一如既往的热闹,洛尘安静立在堂下,即使过了一夜,脑海还时不时浮现那些猜测。她抿紧唇有些烦躁,这样的大事连楚柔都不能说,知道越多牵扯便越深,若说坐上那位子的代价是成为冷酷无情之人,多少有些违悖初心。
还不等她继续纠结,皇帝含着些微暖意的声音打断思绪,坐在龙椅上的人含笑说道:“深秋到了,静儿的婚事将近,诸卿以为该派何人代表朕去参加才好?”
下面官员静默,按礼制和亲的公主成亲在娘家就已行过相关礼仪,到了异国他乡便不再需要过多关注,俗话说的好,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为何皇帝此时会提出参加公主婚礼的想法?
礼司尚书赵英万般不愿的站出来,行礼战战兢兢道:“皇上圣明,只是这清远公主既远嫁,一切礼仪便都按照祖制悉心安排过了。如今提出出使明云怕不妥吧?”
皇帝笑容不减,语气却含了冷意,“赵卿这意思是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了?只是朕就这么几个孩子,只有亲眼看到孩子幸福安康才聊表安慰。况且诸卿别忘了当初清远为何出嫁!”
赵英低头不语,默默退回原位。
就在洛尘心想皇帝抽哪门子疯的时候,平日里当透明人的太师站了出来,顿时引来包括洛尘在内多数人的侧目。
皇帝微眯眼睛,凉凉道:“太师这是要谆谆教导朕了?”
太师摇头,脸上平淡得很,不紧不慢道:“微臣只是想到一个上好人选,才出列望皇上定夺。”
“哦,太师说出来听听,看看是何人。”皇帝兴致盎然,一扫方才不虞之色。
“回皇上,太子殿下甚好。”
皇帝笑容愈甚,看着太师的眼光分外专注。
刚刚侧目的众人倒吸一口冷气,倒是同样平静的楚逸也看向太师,眸光晃动间隐晦看了眼奚王,不言不语的立在原地。
洛尘敛目遮住内里光华,心里再次滑过仍记忆犹新的名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