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王道傀心里清楚,谢岿既然要见他,必定不会置他不理,他思索了片刻,心一横,说出手头上最大的底牌:“羌族王妃近来思念故国,羌王说,要带她回来。”
  如何归来,只有一种办法,南下征战。
  第62章
  谢岿眼神一肃, 静默不语,袖手朝北边望去,仰头看了片刻, 朝王道傀略微颔首, 随后转过身, 朝深处的月洞门走去。
  王道傀上前几步, 还想说什么,童子已经笑吟吟地上前, 恭敬地朝他做了一个手势, 俨然是要送客。
  王道傀咬了咬牙,当年那桩案子, 由琅琊王氏全权负责,建章谢氏行便宜之权。
  倘若真要彻查出个子丑卯寅来,倒的只是他们王氏的门庭,谢氏依旧可以端坐高台, 好好地做隐世士族。
  眼下,和羌族皇室共商大计的人是他, 谢岿虽然应允,却没有参与其中。
  来日被陛下发现,他们王氏九族人头不保,谢氏倒是可以高枕无忧……
  他眼眸微变, 站在原地, 也不知在想什么,片刻后,慢慢走出了这座小院。
  天子有令,寿春坞主案由廷尉,尚书台, 御史台三司并审,如此重视,让这座京畿都为之侧目。
  这桩案子说难也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细究起来,当年给瘐明定罪的关键在一个羌人身上。
  瘐明出身翼州,翼州毗邻雁门关,关外便是草原,羌族生活的地方。
  彼时住在边疆的汉人会和关外的羌人通婚,后来羌人南下征伐,两族势同水火,汉羌通婚留下的血脉也不容于两族,被溺死,被丢弃的婴孩数不胜数。
  瘐明有一个养弟,是他少年时从路边捡来的弃婴,具有两族血脉。
  尽管那时候,瘐明已经和养弟水火不容,互相厌恶。但丝毫不妨碍这件事成为江左贵族攻讦他的理由,成为了他通羌最大的罪证。
  南朝的将军,怎么能有一个流着羌族血统的弟弟?
  瘐明当年想要破局,其实很简单,他只要召回养弟瘐安,当众杀了他,以表与羌族势不两立的决心,便可以为自己多争取一点时间。
  但他没有,他死在了建康,直到他临死前的前几日,因为和兄长不和、外出游历的瘐安才得到他的消息。
  京畿裹着暖香的长风迎面吹来,瘐安走下大舶,眯着眼仰头看向隐在雾中的楼台。
  恍惚想起了十七年前,还是少年的他得知兄长满门被定罪,一匹马,带月行,披星走。
  三天两夜,急驰一万三千里。
  只要够快,就能献上他的头颅,就能保住兄长一家。
  可还是晚了。
  他只来得及救下年仅三岁的侄儿,给他取名叫赢秀,带着他隐居山林,躲避追杀。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