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3 / 3)
“所以就擅专?欺上瞒下,罪过不小啊。”石子濯道。
景俟还未自辩,风修竹先开口道:“王爷息怒,此事石护卫同我商议过。石护卫对王爷情根深种,又恐王爷对他并非如此,故而借联姻之事试探于王爷。风某也是共犯,还请陛下、王爷一并治罪。”
石子濯心中不知是什么感觉,他莫名有些烦躁,只得将此事抛给景俊:“全凭皇姐处置。”
“大喜之日,何必动刀枪。”景俊道,“阿俟,你对石护卫有意否?”
“我是对他有情,但他却不该——”石子濯皱眉道。
“既然有情,为何不肯叫他做贤王妃?”景俊道,“你并非看中门楣之人。”
石子濯道:“他同我生得一模一样,这是件稀奇之事,若是做个侍卫还好,做了王妃,宴会焉能不同去?去了焉能不摘面具?到时又生事端。”
“原是如此,”景俊看向堂中观礼的那些有头有脸的贵人,“尔等可会觉得此事惊奇,大作文章?”
众人连忙道:“不会。”
“怎敢怎敢,贤王与贤王妃乃是夫妻——夫夫之相。”
“臣还见过那人和动物成亲的,贤王这算什么离奇?若是有谁不知好歹议论,臣的刀第一个不饶!”
景俊笑道:“既然如此,阿俟还有何顾虑?若是你当真不愿同石子濯成亲,也没有人逼迫于你。若是你愿同他成亲,如今吉时未过,不如拜堂成亲,叫天下人都做个见证。”
石子濯垂眸看了眼还在装作深情款款的景俟,说道:“并非不愿,只是并无婚服。”
景俟立刻道:“无妨,已然叫人备好了。”
他话音刚落,便有人捧着一身婚服出来。正红衣衫套在石子濯身上,他看着面前坐着的阿娘和阿姐,再看看地上跪着的景俟,又看看满堂微笑的宾客,忽然觉得一切如梦似幻,有些不真实。
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呢?石子濯在景俟身旁跪下的时候,还有些恍惚——他本来是来兴师问罪的啊。
怎么手里就拉上了红绸?
仪官道了一声“夫妻对拜”,石子濯转向景俟,二人冠对着冠,一个笑意盎然,一个皮笑肉不笑,对着躬下了腰。
就在二人将要直起腰身之际,忽听一声利刃出鞘之声,石子濯眼神一利,喝道:“小心!”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乐队中有一个伶人从琵琶下抽出一把匕首,身影一动,便刺向几步之内的景俊!
石子濯和景俟同时而动,手拉红绸,往那刀尖上一裹,那刺客登时变招,向石子濯面上刺去,石子濯向后一仰躲过,与此同时,景俟手中红绸一绕,便将刺客的手臂和脖颈捆在一处。石子濯将自己手中红绸抛给景俟,他两下一系紧,便将那刺客捆扎起来。
挡在左雁玉和景俊身前的护卫们上前带走了刺客,一切好似从未发生。石子濯鼓动的心又渐渐平复下来,又慢慢浸回那种朦胧状态之中。
浑浑噩噩拜了堂,又不知被谁灌了酒,耳畔都是些恭贺之声,恭贺他和景俟喜结良缘、琴瑟和鸣、百年好合、白头偕老。好像听阿娘说“叫他们歇息去吧”,然后就糊里糊涂进了洞房。
卧房门一关,没有喜婆侍从敢进来,就剩下石子濯和景俟二人。
景俟兀自行到桌前,手把酒壶,倒了两杯合卺酒,桌边红烛高烧,他把盏前递,举手投足间不遮风流:“王妃,来。” ↑返回顶部↑
景俟还未自辩,风修竹先开口道:“王爷息怒,此事石护卫同我商议过。石护卫对王爷情根深种,又恐王爷对他并非如此,故而借联姻之事试探于王爷。风某也是共犯,还请陛下、王爷一并治罪。”
石子濯心中不知是什么感觉,他莫名有些烦躁,只得将此事抛给景俊:“全凭皇姐处置。”
“大喜之日,何必动刀枪。”景俊道,“阿俟,你对石护卫有意否?”
“我是对他有情,但他却不该——”石子濯皱眉道。
“既然有情,为何不肯叫他做贤王妃?”景俊道,“你并非看中门楣之人。”
石子濯道:“他同我生得一模一样,这是件稀奇之事,若是做个侍卫还好,做了王妃,宴会焉能不同去?去了焉能不摘面具?到时又生事端。”
“原是如此,”景俊看向堂中观礼的那些有头有脸的贵人,“尔等可会觉得此事惊奇,大作文章?”
众人连忙道:“不会。”
“怎敢怎敢,贤王与贤王妃乃是夫妻——夫夫之相。”
“臣还见过那人和动物成亲的,贤王这算什么离奇?若是有谁不知好歹议论,臣的刀第一个不饶!”
景俊笑道:“既然如此,阿俟还有何顾虑?若是你当真不愿同石子濯成亲,也没有人逼迫于你。若是你愿同他成亲,如今吉时未过,不如拜堂成亲,叫天下人都做个见证。”
石子濯垂眸看了眼还在装作深情款款的景俟,说道:“并非不愿,只是并无婚服。”
景俟立刻道:“无妨,已然叫人备好了。”
他话音刚落,便有人捧着一身婚服出来。正红衣衫套在石子濯身上,他看着面前坐着的阿娘和阿姐,再看看地上跪着的景俟,又看看满堂微笑的宾客,忽然觉得一切如梦似幻,有些不真实。
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呢?石子濯在景俟身旁跪下的时候,还有些恍惚——他本来是来兴师问罪的啊。
怎么手里就拉上了红绸?
仪官道了一声“夫妻对拜”,石子濯转向景俟,二人冠对着冠,一个笑意盎然,一个皮笑肉不笑,对着躬下了腰。
就在二人将要直起腰身之际,忽听一声利刃出鞘之声,石子濯眼神一利,喝道:“小心!”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乐队中有一个伶人从琵琶下抽出一把匕首,身影一动,便刺向几步之内的景俊!
石子濯和景俟同时而动,手拉红绸,往那刀尖上一裹,那刺客登时变招,向石子濯面上刺去,石子濯向后一仰躲过,与此同时,景俟手中红绸一绕,便将刺客的手臂和脖颈捆在一处。石子濯将自己手中红绸抛给景俟,他两下一系紧,便将那刺客捆扎起来。
挡在左雁玉和景俊身前的护卫们上前带走了刺客,一切好似从未发生。石子濯鼓动的心又渐渐平复下来,又慢慢浸回那种朦胧状态之中。
浑浑噩噩拜了堂,又不知被谁灌了酒,耳畔都是些恭贺之声,恭贺他和景俟喜结良缘、琴瑟和鸣、百年好合、白头偕老。好像听阿娘说“叫他们歇息去吧”,然后就糊里糊涂进了洞房。
卧房门一关,没有喜婆侍从敢进来,就剩下石子濯和景俟二人。
景俟兀自行到桌前,手把酒壶,倒了两杯合卺酒,桌边红烛高烧,他把盏前递,举手投足间不遮风流:“王妃,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