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第377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放你娘的狗屁!”赵大匠歪头,侧脸甩出几滴汗来,怒瞪着汤九道,“要不是你唧唧歪歪,老子的竹筏会沉?”
  汤九呵笑一声,手里的扇子慢了下来,“我都说了等我画好图纸再说,你偏不听...”
  赵大匠冷笑,“就你那磨磨唧唧的速度,图纸画出来估计都年底去了。”
  西南的冬天不似北边大雪纷飞,却也能冻死个人,他才不想迎着寒风在河边形单影只的干活呢。
  看汤九悠闲地摇扇,愈发没个好气,“还不快来帮我。”
  “你说我一读书人,双手不写诗作画竟拿来锯木头...”汤九长叹,无奈的把扇子别在后背,跳下地走了过去。
  余光瞥到边上有个人影,定睛一瞧,懒散的背顿时绷直了,“十九娘怎么来了?”
  “闻五说造船没进展,我来瞧瞧...”
  赵大匠大汗淋漓,见梨花仔细盯着地上的木头,紧张得汗落如雨,“都...都是些木头。”
  梨花不懂造船的工艺,只问,“竹筏怎么沉了?”
  赵大匠摇头,“没...没沉,散架了而已。”
  罗大和闻五他们教过怎么做竹筏,他也去竹溪县看过那几只竹筏,原以为依葫芦画瓢就行了,结果竹子没用力捆紧,推进水里片刻竹子就散开四处飘。
  幸好汤九在岸上,要不然他就被淹死了。
  想到这,他感激的看了汤九一眼。
  汤九状似没看到,又拿出扇子慢慢摇,“十九娘,你神通广大,能否为我们弄本造船类的书来?”
  他曾与同窗们坐船出游,大致画得出船的形状,但要他锯木头造船,实在难为他了。
  梨花把扇子给赵大匠,自己盘腿坐在滚烫的地上,摘了草帽扇风,“梁州有河或江吗?”
  汤九眼前一亮,跟着坐下,“有。”
  “有书你们能造出船吗?”
  汤九语塞,换赵大匠声若洪钟的说,“能。”
  “那我叫人留意一下。”梨花又问汤九,“你知道这条河吗?”
  饥荒前她目不识丁,对山川河流走向完全不知,只能来问汤九。
  自从水路逃生后,她就想琢磨着开一条水路去其他州打探消息,然水路陌生,在这之前必须弄清楚水路通往哪儿。
  汤九闻风而知雅意,指着波光粼粼的水面尽头说,“这应该是条支流,往南的话会与竹溪县的江交汇,我不是戎州人,不了解戎州地志,我知道的是两水交汇的地方盛产鱼虾,当地的百姓多是靠捕鱼为生...”
  梨花想了片刻,“戎州没有这样县城小镇。”
  有的话,说书先生肯定会滔滔不绝的夸个不停,如西域的酒,契丹的胡饼都描述得叫人直流口水,何况是戎州地界的了。
  她又问,“那竹溪县的江呢?”
  “往南流入云州,再往西进建州...”汤九道,“至于在云州与哪些江交汇我就不知道了。”
  赵大匠想讽刺他怕不是个假的读书人,报复汤九质疑他不是匠人的话,然而看梨花沉思不语,他便识趣的没有多言,只鄙夷的斜汤九。
  汤九拢起眉,半晌问出声,“十九娘想开水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