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第341节(1 / 4)
赵广从瞪大眼,“他不是读书人吗?做事怎么跟山匪似的?”
“情况紧急吧。”李解自认没有汤九郎的智慧,能从小兵的只言片语里窥到战乱。
赵广从沉默了下,望着没入人群的两人道,“这么厉害,留在身边算计咱们怎么办?依我看,还是找个借口打发了吧。”
梨花又翻了个白眼,反问他,“二伯你不是想立国吗?哪个国家不需要读书人出谋划策?”
赵广从被挤兑得哑口无言,好半晌才期期艾艾的说,“一个国家不能都是庄稼人吗?无战就挽起裤脚下地,有战就扛起武器打仗,这样不好吗?”
“......”
梨花连白眼都懒得翻了。
纵观全族人活到现在,除了族里人会种地,还因她有段记忆,若没有那些记忆,族人早就分崩离析了。
所以有先知很重要。
再者,药材得有吧,否则生病怎么办?得有个遮风避雨的茅屋吧?那擅长建屋的人是不是能笼络过来?想吃肉得要人打猎吧?有猎户是不是更好?天冷的需要棉衣,有人会织布是不是更好?
哪儿就像赵广从说的简单?
这么一想,她突然觉得让大家一股脑建屋开荒的想法欠妥。
该根据每个人擅长的事来安排才是。
她给李解纸笔,让他和闻五他们挨个挨个询问,方便日后分派活计。
煎药的赵广安听到了,插话,“哪儿用得着那么麻烦,李解你扯着嗓门喊几声,让不同的人分开站不就行了?”
这倒也是。
梨花让他先问问有没有人会看病,会一点也算。
几百号人,总共分成二十组,由益州兵负责,话由李解传给益州兵再传给众人,最后有五个妇人和两个汉子站了出来。
五个妇人在药田做过事,认识草药,知道寻常病的治法。
另外两人是光脚大夫,一人姓李,一人姓叶。
梨花让他们帮人问诊,两人面露难色,李大夫说,“不瞒十九娘说,我两从未见过这种瘟疫,怕是帮不了忙。”
“你们以前认识?”
要不然为何说’我两‘?
两人对视一眼,回道,“我们老家一个县的。”
除了县里的医馆,乡间就他们两个大夫,自然相识。
梨花又问,“你们没参军?”
她记得益州将境内的大夫都征去了军营来着。
两人目光闪烁了下,犹豫怎么回。
他们在十里八村也算小有名气,征兵的消息传开后,李大夫准备收拾行李跟家人告别了,谁知里正带着人上门把他抓进山藏了起来,还叫村民说他们死了。
叶大夫的年纪稍长,情形也差不多,那天家里来了许多看病的,有人冒充他跟着村里其他人走了。 ↑返回顶部↑
“情况紧急吧。”李解自认没有汤九郎的智慧,能从小兵的只言片语里窥到战乱。
赵广从沉默了下,望着没入人群的两人道,“这么厉害,留在身边算计咱们怎么办?依我看,还是找个借口打发了吧。”
梨花又翻了个白眼,反问他,“二伯你不是想立国吗?哪个国家不需要读书人出谋划策?”
赵广从被挤兑得哑口无言,好半晌才期期艾艾的说,“一个国家不能都是庄稼人吗?无战就挽起裤脚下地,有战就扛起武器打仗,这样不好吗?”
“......”
梨花连白眼都懒得翻了。
纵观全族人活到现在,除了族里人会种地,还因她有段记忆,若没有那些记忆,族人早就分崩离析了。
所以有先知很重要。
再者,药材得有吧,否则生病怎么办?得有个遮风避雨的茅屋吧?那擅长建屋的人是不是能笼络过来?想吃肉得要人打猎吧?有猎户是不是更好?天冷的需要棉衣,有人会织布是不是更好?
哪儿就像赵广从说的简单?
这么一想,她突然觉得让大家一股脑建屋开荒的想法欠妥。
该根据每个人擅长的事来安排才是。
她给李解纸笔,让他和闻五他们挨个挨个询问,方便日后分派活计。
煎药的赵广安听到了,插话,“哪儿用得着那么麻烦,李解你扯着嗓门喊几声,让不同的人分开站不就行了?”
这倒也是。
梨花让他先问问有没有人会看病,会一点也算。
几百号人,总共分成二十组,由益州兵负责,话由李解传给益州兵再传给众人,最后有五个妇人和两个汉子站了出来。
五个妇人在药田做过事,认识草药,知道寻常病的治法。
另外两人是光脚大夫,一人姓李,一人姓叶。
梨花让他们帮人问诊,两人面露难色,李大夫说,“不瞒十九娘说,我两从未见过这种瘟疫,怕是帮不了忙。”
“你们以前认识?”
要不然为何说’我两‘?
两人对视一眼,回道,“我们老家一个县的。”
除了县里的医馆,乡间就他们两个大夫,自然相识。
梨花又问,“你们没参军?”
她记得益州将境内的大夫都征去了军营来着。
两人目光闪烁了下,犹豫怎么回。
他们在十里八村也算小有名气,征兵的消息传开后,李大夫准备收拾行李跟家人告别了,谁知里正带着人上门把他抓进山藏了起来,还叫村民说他们死了。
叶大夫的年纪稍长,情形也差不多,那天家里来了许多看病的,有人冒充他跟着村里其他人走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