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第340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汤九郎不明所以,却也老实点头。
  梨花心下微惊,面上仍不动声色,“中途为何改道来戎州?”
  众所周知,戎州沦为岭南的地盘后最为凶险,谁会想到来戎州避难?
  汤九郎拱手,“戎州境内多山,岭南占据戎州没多久就攻荆州,肯定不曾仔细搜山,所以我们只要寻到一处隐秘的山就能活了。”
  “益州也有山。”
  汤九郎从善如流,“但荆州难民全往蜀国去了,眼下瘟疫横行,活人才是最危险的。”
  这些在逃难的路上他就跟全家人说过,戎州看似凶险,实则比蜀国安全,蜀王虽重视科举,但立国时间太短,根基不稳,不知一味的收留难民不是好事,他们要是去了,仍提心吊胆的提防难民罢了。
  与其那样,不如来戎州。
  许是逃得早,穿过西陵县进山,沿着山脉南下进竹溪县都不曾碰到岭南人,甚至整个戎州境内都不曾找到活人的踪迹。
  他们顺着河流往上,想找块离水源近的地安家,偶然间发现了隐藏在草丛里的茅坑,他猜山里有人,犹豫要不要进山,到戎州旧城附近看到整齐的庄稼苗时,想看看庄稼地延伸到哪儿,谁知等来了梨花她们。
  她们如蚂蚁成群似的走在山路上,队伍不急不缓。
  休整时,还有人拿着锄头竹篾建茅厕,极为悠闲。
  他虽不知戎州为何没有岭南人,但看到梨花她们时,他知道必须跟上来。
  这帮人从益州城方向而来,既有士兵又有老弱病残,目的如此明确,必是早就探查过戎州情形了。
  “请小娘子收留...”他屈膝要跪,梨花伸手拦了下,“后面的都是你家人?”
  汤九郎点头。
  他是正月过后带着全家逃出来的,那会儿虽有两州要开战的消息却没多少百姓讨论,因为比起荆州,百姓都觉得岭南会先打益州,因为益州经历地动后折损了许多人,岭南没必要舍近求远舍弱求强。
  他坚信自己的判断,竭力说服家人离开。
  原想去荆州城投靠朋友,谁知关卡前的官兵看了过所却不让他们过,愈发觉得不对劲,这才赶紧来了戎州。
  知道面前的小娘子能救他们,他也不藏着捂着,将全家为何逃难的事儿说了。
  四周的人唏嘘,“你们二月就出来了?”
  那时她们在干什么?城里的积雪刚融化,但天儿仍是冷,她们窝在家,全靠官府给的救济粮和柴火过日子,对接下来城里即将发生的事一无所知。
  读书人难道真比她们聪明?
  “你咋知道岭南要打荆州?你不怕自己猜错了?”
  那样的话,他们此番来戎州跟羊入虎口有什么区别?
  汤九郎晃了下脑袋,微弯的脊背忽然挺直了,“两军交战,粮草先行,岭南挖了荆州的粮仓,不是为打仗做准备是什么?”
  荆州王未雨绸缪,早料到会有战事,提前在行军的途中埋了军粮,谁知岭南人趁大雪纷飞给挖了。
  要不是守粮的小兵害怕被问罪逃回村,他也不知局势如此严峻,可惜那个小兵认定官府会追捕他,死活不肯走,要不然同行的人会多点。
  岭南挖了荆州的粮仓?
  这事怎么感觉莫名熟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