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第323节(2 / 4)
“东高村正春耕,我堂伯不会回山里的。”事有轻重缓急,赵青山懂得利弊,梨花说,“村民们不傻,知道一出事就自顾逃命也活不了。”
她有粮食,有人手,离了她,多半活不了的。
尤其是有老人孩子的人家。
古阿婶思量道,“也是。”
这世道,指望官府的救济粮活命是不可能的,去年寒冬,官府竭尽所能的开仓放粮,然而还是饿死了人。
她问梨花,“今年麦子收成怎么样?”
整座益州城的空地都种上了麦子,但有些长得好,有些长得不好,而且还没到收割的季节就被偷了不少,官兵天天嚷着抓人,奈何到现在都没抓到。
等到收麦子时,地里的麦子估计更少。
恰好经过一块麦地,梨花看了眼,麦苗青葱,但已有绿色的穗挂上去了,她道,“还不错,听我堂伯说,雨水充足的话亩产可能有三石,旱涝的话就不好说了。”
麦子好是因为土壤肥沃,梨花说,“也就今年有这么好的收成了。”
“三石算多的了,而且不交税,这些粮食够咱吃了。”
即使匀些给望乡村估计也饿不着肚子。
到了住所,古阿婶高兴的给梨花指地里的麦苗,“咱家的麦子也长得好。”
她隔三差五就给麦苗除草施肥,像照顾婴儿似的照顾着这点麦地,麦子想不好都难,梨花说,“麦子熟了你别舍不得吃...”
“我知道的。”
屋子格局没变,但家具摆设明显多了,且都是些竹篾编织的家具。
古阿婶主动解释,“隔壁张百户送的,他想娶你芳姨,见天往家里送东西。”
“芳姨怎么想的?”
“看她意思,想跟百户试试,又怕你不答应,但要她就这么算了,她估计又不甘心。”古阿婶将车里的东西搬到屋里,叹息道,“她问我能否在你面前替她说点好话,她想让张百户跟她进山过日子呢。”
张百户不是闻五他们那种小兵,为了活命能低声下气做事的人,张百户认死理,说服他为戎州人效力难。
她如实告诉梨花。
梨花沉默了下,没有表态,“日后再说吧。”
经历过云州的事,她觉得很多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没准哪天张百户主动投靠了她们呢?
她说起另外件事,“从城门到这儿,我看到好几座新修的门坊,这是怎么回事?”
“年后京都办了科举,提拔了些读书人做官,据说长安城内以门坊划分区域,益州王效仿长安的做法,将城里分成了五坊,每坊都派了读书人做坊主...”
怀里抱着布的她忽然回头瞄了眼外面,神秘兮兮的说,“有件事你不知道...”
说话间,外面响起一道男声,“芳娘子,芳娘子...”
古阿婶拧眉,“不在。”
“怎么可能?我去过染布坊了,那儿的人说她今个儿没去。”
回来时古阿婶忘记锁院门了,男人认定古阿婶骗他的,自己推开门走了进来,“芳姨娘,我知道你在家,我还是那句话,告诉我春花在哪儿,我今后再也不来烦你。” ↑返回顶部↑
她有粮食,有人手,离了她,多半活不了的。
尤其是有老人孩子的人家。
古阿婶思量道,“也是。”
这世道,指望官府的救济粮活命是不可能的,去年寒冬,官府竭尽所能的开仓放粮,然而还是饿死了人。
她问梨花,“今年麦子收成怎么样?”
整座益州城的空地都种上了麦子,但有些长得好,有些长得不好,而且还没到收割的季节就被偷了不少,官兵天天嚷着抓人,奈何到现在都没抓到。
等到收麦子时,地里的麦子估计更少。
恰好经过一块麦地,梨花看了眼,麦苗青葱,但已有绿色的穗挂上去了,她道,“还不错,听我堂伯说,雨水充足的话亩产可能有三石,旱涝的话就不好说了。”
麦子好是因为土壤肥沃,梨花说,“也就今年有这么好的收成了。”
“三石算多的了,而且不交税,这些粮食够咱吃了。”
即使匀些给望乡村估计也饿不着肚子。
到了住所,古阿婶高兴的给梨花指地里的麦苗,“咱家的麦子也长得好。”
她隔三差五就给麦苗除草施肥,像照顾婴儿似的照顾着这点麦地,麦子想不好都难,梨花说,“麦子熟了你别舍不得吃...”
“我知道的。”
屋子格局没变,但家具摆设明显多了,且都是些竹篾编织的家具。
古阿婶主动解释,“隔壁张百户送的,他想娶你芳姨,见天往家里送东西。”
“芳姨怎么想的?”
“看她意思,想跟百户试试,又怕你不答应,但要她就这么算了,她估计又不甘心。”古阿婶将车里的东西搬到屋里,叹息道,“她问我能否在你面前替她说点好话,她想让张百户跟她进山过日子呢。”
张百户不是闻五他们那种小兵,为了活命能低声下气做事的人,张百户认死理,说服他为戎州人效力难。
她如实告诉梨花。
梨花沉默了下,没有表态,“日后再说吧。”
经历过云州的事,她觉得很多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没准哪天张百户主动投靠了她们呢?
她说起另外件事,“从城门到这儿,我看到好几座新修的门坊,这是怎么回事?”
“年后京都办了科举,提拔了些读书人做官,据说长安城内以门坊划分区域,益州王效仿长安的做法,将城里分成了五坊,每坊都派了读书人做坊主...”
怀里抱着布的她忽然回头瞄了眼外面,神秘兮兮的说,“有件事你不知道...”
说话间,外面响起一道男声,“芳娘子,芳娘子...”
古阿婶拧眉,“不在。”
“怎么可能?我去过染布坊了,那儿的人说她今个儿没去。”
回来时古阿婶忘记锁院门了,男人认定古阿婶骗他的,自己推开门走了进来,“芳姨娘,我知道你在家,我还是那句话,告诉我春花在哪儿,我今后再也不来烦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