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2 / 3)
时坚答:“是啊,我女儿都上三年级了。你和心兰在一趟车上,可以互相照顾,我就更放心了。”
上车前,心兰和时坚告别,突然想起什么,说:“不对啊,拉雅娜问你叫叔叔,问我叫嫂子?这辈份儿不太对啊。”时坚哈哈大笑,开玩笑说:“大概是你比我长得年轻吧”。
第一趟从阿拉木图跑车回来,心兰带了几大盒巧克力,悦悦剥开一颗放进嘴里,甜得直皱眉头。
成竹兴奋地问心兰:“大姐,阿里木图什么样啊?”
心兰想了想说:“其实跟咱们新疆也差不多,据说阿拉木图盛产苹果,都叫它苹果城,他们也吃馕、吃奶疙瘩,对了,他们也弹冬不拉。”
成竹有些失望地说:“怎么去了国外,还跟新疆差不多啊?”
南英笑说:“等你以后自己攒了钱,也多去外面走走吧,世界大着呢。”
心兰给时坚带回一瓶哈萨克斯坦特产的伏特加,时坚看着酒瓶说:“爷爷最喜欢烈酒,可惜,医生已经不让他喝酒了。”
暑假,心兰托其他列车员把悦悦带到乌鲁木齐,时坚去火车站接她。下了火车,悦悦老远就助跑,一下子跳到爸爸身上。
时坚把悦悦带回爷爷家,爷爷激动地说:“我们家重孙女儿总算来了,太爷爷想死你了。”
时坚摸摸悦悦的头,有些遗憾地对爷爷说:“重孙女儿给您带来了,酒我可就带不来了,以后,咱们就以茶代酒,我也不喝酒了,陪您喝茶。”
到1994年4月7日,乌鲁木齐到阿拉木图的火车停挂,心兰的国际列车之旅告一段落,她也终于又回到悦悦的身边。
多年后,拉雅娜一家移民去了哈萨克斯坦,从1991年哈萨克斯坦独立以来,有200多万海外哈萨克族人回到哈萨克斯坦,其中,中国有11万人。
时坚听说,阿勒腾在阿拉木图开了一家新疆餐厅。
第31章 有喜
陆家女孩儿多,加上父亲去世的早,是典型的女性主导的家庭。家里唯一的儿子陆成竹,是全家存在感最低的一个。对成竹来说,他有两个妈,一个是亲妈南英,另一个是她大姐心兰。
南英护短、心兰严厉,成竹从小在两个“妈”的管理和袒护下长大,家里的天塌下来,也轮不到他顶着。几个姐妹们又都性格倔强、牙尖嘴利,成竹从小就知道多吃饭、少说话的道理,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慢慢的,成竹长成了地主家的傻儿子,只关心粮食和蔬菜,其他事情一概不操心。
1983年全国“严打”,街坊里有男孩因为打架斗殴被关进了监狱,那时成竹十三四岁,南英生怕他学坏,管的格外严,后来成竹考上了技校,毕业当了火车司机,南英才终于放下心来。
眼见着成竹到了25岁,南英又开始操心起他的婚姻大事。成竹的单位大多是男职工,工作场合基本见不到同龄女性,成竹的性格又温吞老实,一直也没有谈过女朋友。
南英心里着急,悄悄地打听着谁家有适龄的女孩子,想给成竹撮合。但心兰却觉得成竹还不够成熟,结婚早了也经营不好婚姻。而成竹自己,整天下了班就跟一帮哥们儿喝酒聚餐,也没看出有什么谈恋爱的心思。
心兰对南英说:“你就别操心了,成竹还没开窍呢,男孩儿成熟晚,晚点儿结婚好。”
南英说:“25还小啊?你跟小时结婚的时候,小时也才25,再说你俩还谈了两三年恋爱,成竹现在连个对象的影儿都没呢。”
心兰劝慰道:“儿孙自有儿孙福,这恋爱结婚的事,你操心也没用,还得看缘分。”
南英叹了口道:“唉,就咱家成竹这性格,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指望他自己找对象,我看啊,难咯。”
没想到的是,这回南英的心是白操了。
这天心兰刚下车,走出车站突然看到成竹。成竹也穿着工作服,应该是刚下班不久。见心兰走来,成竹迎上去,假模假式地说:“大姐,我来接你。”
心兰心里奇怪,以她对这个弟弟的了解,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于是冷脸问成竹:“你来接我?是不是有什么事儿?”
成竹不敢直说,低头看着地上,和曾经那个逃课的孩子没两样。
心兰见他这样,突然紧张起来,忙问:“怎么了?是不是咱妈出事儿了?还是悦悦?”
成竹连忙解释:“不是,大姐,你想哪儿去了?是我自己的事儿,我有事想跟你商量。” ↑返回顶部↑
上车前,心兰和时坚告别,突然想起什么,说:“不对啊,拉雅娜问你叫叔叔,问我叫嫂子?这辈份儿不太对啊。”时坚哈哈大笑,开玩笑说:“大概是你比我长得年轻吧”。
第一趟从阿拉木图跑车回来,心兰带了几大盒巧克力,悦悦剥开一颗放进嘴里,甜得直皱眉头。
成竹兴奋地问心兰:“大姐,阿里木图什么样啊?”
心兰想了想说:“其实跟咱们新疆也差不多,据说阿拉木图盛产苹果,都叫它苹果城,他们也吃馕、吃奶疙瘩,对了,他们也弹冬不拉。”
成竹有些失望地说:“怎么去了国外,还跟新疆差不多啊?”
南英笑说:“等你以后自己攒了钱,也多去外面走走吧,世界大着呢。”
心兰给时坚带回一瓶哈萨克斯坦特产的伏特加,时坚看着酒瓶说:“爷爷最喜欢烈酒,可惜,医生已经不让他喝酒了。”
暑假,心兰托其他列车员把悦悦带到乌鲁木齐,时坚去火车站接她。下了火车,悦悦老远就助跑,一下子跳到爸爸身上。
时坚把悦悦带回爷爷家,爷爷激动地说:“我们家重孙女儿总算来了,太爷爷想死你了。”
时坚摸摸悦悦的头,有些遗憾地对爷爷说:“重孙女儿给您带来了,酒我可就带不来了,以后,咱们就以茶代酒,我也不喝酒了,陪您喝茶。”
到1994年4月7日,乌鲁木齐到阿拉木图的火车停挂,心兰的国际列车之旅告一段落,她也终于又回到悦悦的身边。
多年后,拉雅娜一家移民去了哈萨克斯坦,从1991年哈萨克斯坦独立以来,有200多万海外哈萨克族人回到哈萨克斯坦,其中,中国有11万人。
时坚听说,阿勒腾在阿拉木图开了一家新疆餐厅。
第31章 有喜
陆家女孩儿多,加上父亲去世的早,是典型的女性主导的家庭。家里唯一的儿子陆成竹,是全家存在感最低的一个。对成竹来说,他有两个妈,一个是亲妈南英,另一个是她大姐心兰。
南英护短、心兰严厉,成竹从小在两个“妈”的管理和袒护下长大,家里的天塌下来,也轮不到他顶着。几个姐妹们又都性格倔强、牙尖嘴利,成竹从小就知道多吃饭、少说话的道理,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慢慢的,成竹长成了地主家的傻儿子,只关心粮食和蔬菜,其他事情一概不操心。
1983年全国“严打”,街坊里有男孩因为打架斗殴被关进了监狱,那时成竹十三四岁,南英生怕他学坏,管的格外严,后来成竹考上了技校,毕业当了火车司机,南英才终于放下心来。
眼见着成竹到了25岁,南英又开始操心起他的婚姻大事。成竹的单位大多是男职工,工作场合基本见不到同龄女性,成竹的性格又温吞老实,一直也没有谈过女朋友。
南英心里着急,悄悄地打听着谁家有适龄的女孩子,想给成竹撮合。但心兰却觉得成竹还不够成熟,结婚早了也经营不好婚姻。而成竹自己,整天下了班就跟一帮哥们儿喝酒聚餐,也没看出有什么谈恋爱的心思。
心兰对南英说:“你就别操心了,成竹还没开窍呢,男孩儿成熟晚,晚点儿结婚好。”
南英说:“25还小啊?你跟小时结婚的时候,小时也才25,再说你俩还谈了两三年恋爱,成竹现在连个对象的影儿都没呢。”
心兰劝慰道:“儿孙自有儿孙福,这恋爱结婚的事,你操心也没用,还得看缘分。”
南英叹了口道:“唉,就咱家成竹这性格,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指望他自己找对象,我看啊,难咯。”
没想到的是,这回南英的心是白操了。
这天心兰刚下车,走出车站突然看到成竹。成竹也穿着工作服,应该是刚下班不久。见心兰走来,成竹迎上去,假模假式地说:“大姐,我来接你。”
心兰心里奇怪,以她对这个弟弟的了解,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于是冷脸问成竹:“你来接我?是不是有什么事儿?”
成竹不敢直说,低头看着地上,和曾经那个逃课的孩子没两样。
心兰见他这样,突然紧张起来,忙问:“怎么了?是不是咱妈出事儿了?还是悦悦?”
成竹连忙解释:“不是,大姐,你想哪儿去了?是我自己的事儿,我有事想跟你商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