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1 / 3)
心兰想了想,悦悦晚一年上学,姥姥就要多辛苦一年,还是让她早点去上学吧。想着,还是决定给悦悦报了名。
开学报道的那天,心兰带悦悦去学校,进了教室才明白过来报名老师的话。小学招生要求的出生年月,从1984年3月到1985年3月,悦悦的生日是1985年3月初,刚刚过线,班里大多数同学都比悦悦大一岁到半岁。
对大人来说,半年一年的不是什么差距,但放到6岁的小孩子身上,就是身高、智力水平、理解程度的全方位碾压。加上悦悦长得瘦小,比其他同学都矮了大半头,排队排在第一个。
心兰心里暗叫糟糕,不料又听到别的家长讨论,谁的孩子会写拼音、谁的孩子会背乘法表、谁的孩子能背十几首唐诗。
心兰越听越焦虑,悦悦连幼儿园都没上过,更别提学前班了,除了爱画画,什么都没学过,跟其他孩子比,简直是个小文盲。
心兰带着忐忑的心情回到家,决定立刻教悦悦拼音,虽然明知道时间有限,过于勉为其难,但没办法,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心兰搬来一把小凳,让悦悦坐在茶几前,摊开一张纸,告诉悦悦:“妈妈要教你拼音了。”
心兰在纸上写了一个字母a,让悦悦念“啊”,悦悦跟着念,心兰让悦悦握笔,拿着她的小手写了一个“a”,再让她自己也照着写一个。悦悦当作画画,画了一个a,心兰看着还不错,又继续教。
学了不到5个拼音,悦悦把笔一扔,不愿意写了。心兰知道孩子没耐心了,连哄带劝:“悦悦,你再学一个,妈妈就给你一块大白兔奶糖。”
悦悦又跟着学了一个,但明显心不在焉,草草画完就从凳子上跑开了,一边嚷着:“我要吃糖,妈妈给我大白兔。”
心兰耐着性子,好言相劝把悦悦拉回凳子上,给了她一块大白兔奶糖。但悦悦吃了糖,却再不肯拿笔了,耍赖说:“写字没有画画好玩,我不写了。”
心兰有些急了,拿着笔塞进悦悦手里,悦悦一扬手,把笔扔在地上。心兰生气,拿起新买的铅笔盒想吓悦悦一下,不料悦悦正要从小凳子上起身,一仰头,鼻子撞在了铅笔盒上。
顿时,一股鲜血从悦悦鼻孔里冒了出来。
心兰吓坏了,心里的气还没消,又添了自责,她连忙把悦悦拉到自来水管前清洗,往悦悦的脑门上拍凉水,悦悦毫不收敛地哇哇大哭。
正在这时,南英从李婶家回来了,看到悦悦一边大哭一边流鼻血,心疼地从心兰手里夺过孩子,抱在怀里安抚。悦悦见姥姥回来,更加肆无忌惮,趴在姥姥肩头痛哭流涕。
南英气急败坏地数落心兰:“悦悦这么乖,你怎么能打她呢?”
心兰百口莫辩:“妈,我哪打她了啊?我在教她学拼音。”
“她马上要上学了,到学校里老师会教,你急这一两天的干什么?看把我们悦悦委屈的。”
“妈,今天我们去报名,别的孩子都学过拼音,悦悦一天幼儿园都没上过,上了学能跟的上吗?”
“怎么跟不上?我们悦悦聪明的很,说不定比别人学的都好呢。再说后天就开学了,你就算临时抱佛脚,也太临时了点儿。”
见姥姥向着自己,悦悦趁势又哭得大声了一些,南英急道:“不学了,不学了,姥姥说了算,谁教,我们悦悦也不学了!”
心兰叹气,收起了纸笔,悦悦趴在姥姥肩头偷笑。
不久后,小彭寄去参加比赛的照片获得了铁路局摄影大赛的三等奖,照片被放大贴在段里的板报上,职工们纷纷过来围观,称赞四个孩子活泼可爱,板报上写着照片参赛时的题目:“四个小伙伴”。
第22章 上学
1991年9月1号,悦悦扎着高高的双马尾,穿着一身簇新的衣服,脚蹬一双当时最流行的“背靠背”旅游鞋,背着印有米老鼠图案的大红色小书包,迈进了铁小的校门,成了一名小学生。
心兰和时坚把她送进教室,出来时听见走廊里大点儿的孩子唱着:“一年级的小豆包,一打一蹦高……”
心兰皱起眉头,时坚劝她:“别担心了,孩子总要长大的。”
这时,一位头发花白的女老师向悦悦班级的教室走去,心兰惊讶地叫道:“楚老师?”
楚老师看到心兰,也是惊喜地问:“心兰,你也是送孩子来报到吗?你的孩子都上小学了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