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2 / 3)
领奖那天,心兰除了带上时坚,还带上了悦悦。
悦悦刚过完6岁生日,个子小小的,但眼睛很大,眉眼间隐约有时坚的深邃异域,瓜子脸型和窄挺的鼻子又有些像心兰。
段里的人见了都说:“呦,这孩子会长,集中了爸妈的优点。”
领奖仪式上,几位三八红旗手胸前戴着红花,站成一排合了影。主持人提议:“既然来了这么多家属,谁来表演个节目啊?”
众人嬉笑,不知谁说了一句:“心兰的小闺女,要不要表演一个?”
悦悦不怕生,谁跟她打招呼都脆生生地回应。听人这么一起哄,举起小手说:“那我来跳个舞吧。”
众人鼓掌起哄,心兰把悦悦抱上舞台,主持人给了悦悦一个话筒。悦悦人小,话筒快有她半人高了,众人哈哈大笑。
悦悦也不怯场,大声说:“我来表演一个《亚洲雄风》。”说完,又学着电视上的样子鞠了一躬。众人又是一阵笑,为悦悦鼓掌。
悦悦稚嫩的声音开始唱:“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我们亚洲,树都根连根,我们亚洲,云也手握手……”
这是亚运会的主题歌,那两年大街小巷都在放。
悦悦一边唱着,还蹦蹦跳跳摆着造型,憨态可掬的样子逗得全场笑声频发,心兰和时坚一边笑,一边用力地给悦悦鼓掌。一曲唱罢,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同事跟心兰说:“你这个闺女可真了不得,以后说不定能当大明星呢。”
心兰笑着说:“当什么大明星啊,能健健康康地长大就行啦。”
颁奖仪式结束,爱云的丈夫小彭来跟心兰、时坚打招呼,他是段里的美工,平时也负责活动拍照。
小彭跟心兰说:“今天的胶卷还剩了几张,我留着,给孩子们拍几张照片吧。”
心兰和时坚都说好,约了四家的孩子去火车站拍照。
王爱云的儿子飞飞、孙秀琴的儿子陈聪、秦亚玲的儿子张俊杰,再加上悦悦,四个小伙伴齐聚在火车站前的花坛边。
小彭举着相机指挥:“小朋友们靠近一点儿,互相搭着肩膀,看叔叔,微笑,一二三。 ”
孩子们淘气,一会儿飞飞闭了眼睛,一会儿聪聪挡了悦悦的脸,一会儿俊杰转了头,拍着拍着,胶卷就用完了。
孩子们又一起玩了会儿,正要各自回家,秦亚玲对心兰说:“心兰,你跟我去我家,有事儿跟你说。”
心兰让时坚带悦悦回家,自己去了亚玲家。
亚玲的丈夫张新文在工程局工作,这时候正在外地修建铁路工程。
心兰问:“亚玲,你是碰上什么事儿了吗?”
亚玲脸色有些暗淡,向心兰说明原委:“还是新文想回西安老家的事儿,他问了好几次了,我也拿不定主意。”
心兰问:“那你家呢?你走了,你爸妈有没人照顾?”
亚玲说:“我家兄弟姊妹多,父母身体还好,至少这几年内没什么大问题。我主要是担心俊杰,这么小的孩子,突然换了环境,离开小伙伴,不知道他适不适应。”
心兰点头称是,但转念一想,又说:“但是亚玲,俊杰他们明年就要上小学了,你们走还是不走,都最好能在今年内做决定,等孩子上了小学再转学,可就更难适应了。”
心兰说的有理,亚玲想了想:“是啊,趁孩子还小,跟现在这些小伙伴告别,很快又能交上新朋友,但我,是真舍不得你们啊。”
两人的思绪飞到最初的红柳河车站,仿佛还是昨天的情景。心兰叹道:“是啊,咱们俩当年一起分到红柳河当扳道工,一转眼已经十年了。”
亚玲说:“唉,时间不等人,好在你和咱师傅是一家,以后我回来,一次就能把你们俩见全了。” ↑返回顶部↑
悦悦刚过完6岁生日,个子小小的,但眼睛很大,眉眼间隐约有时坚的深邃异域,瓜子脸型和窄挺的鼻子又有些像心兰。
段里的人见了都说:“呦,这孩子会长,集中了爸妈的优点。”
领奖仪式上,几位三八红旗手胸前戴着红花,站成一排合了影。主持人提议:“既然来了这么多家属,谁来表演个节目啊?”
众人嬉笑,不知谁说了一句:“心兰的小闺女,要不要表演一个?”
悦悦不怕生,谁跟她打招呼都脆生生地回应。听人这么一起哄,举起小手说:“那我来跳个舞吧。”
众人鼓掌起哄,心兰把悦悦抱上舞台,主持人给了悦悦一个话筒。悦悦人小,话筒快有她半人高了,众人哈哈大笑。
悦悦也不怯场,大声说:“我来表演一个《亚洲雄风》。”说完,又学着电视上的样子鞠了一躬。众人又是一阵笑,为悦悦鼓掌。
悦悦稚嫩的声音开始唱:“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我们亚洲,树都根连根,我们亚洲,云也手握手……”
这是亚运会的主题歌,那两年大街小巷都在放。
悦悦一边唱着,还蹦蹦跳跳摆着造型,憨态可掬的样子逗得全场笑声频发,心兰和时坚一边笑,一边用力地给悦悦鼓掌。一曲唱罢,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同事跟心兰说:“你这个闺女可真了不得,以后说不定能当大明星呢。”
心兰笑着说:“当什么大明星啊,能健健康康地长大就行啦。”
颁奖仪式结束,爱云的丈夫小彭来跟心兰、时坚打招呼,他是段里的美工,平时也负责活动拍照。
小彭跟心兰说:“今天的胶卷还剩了几张,我留着,给孩子们拍几张照片吧。”
心兰和时坚都说好,约了四家的孩子去火车站拍照。
王爱云的儿子飞飞、孙秀琴的儿子陈聪、秦亚玲的儿子张俊杰,再加上悦悦,四个小伙伴齐聚在火车站前的花坛边。
小彭举着相机指挥:“小朋友们靠近一点儿,互相搭着肩膀,看叔叔,微笑,一二三。 ”
孩子们淘气,一会儿飞飞闭了眼睛,一会儿聪聪挡了悦悦的脸,一会儿俊杰转了头,拍着拍着,胶卷就用完了。
孩子们又一起玩了会儿,正要各自回家,秦亚玲对心兰说:“心兰,你跟我去我家,有事儿跟你说。”
心兰让时坚带悦悦回家,自己去了亚玲家。
亚玲的丈夫张新文在工程局工作,这时候正在外地修建铁路工程。
心兰问:“亚玲,你是碰上什么事儿了吗?”
亚玲脸色有些暗淡,向心兰说明原委:“还是新文想回西安老家的事儿,他问了好几次了,我也拿不定主意。”
心兰问:“那你家呢?你走了,你爸妈有没人照顾?”
亚玲说:“我家兄弟姊妹多,父母身体还好,至少这几年内没什么大问题。我主要是担心俊杰,这么小的孩子,突然换了环境,离开小伙伴,不知道他适不适应。”
心兰点头称是,但转念一想,又说:“但是亚玲,俊杰他们明年就要上小学了,你们走还是不走,都最好能在今年内做决定,等孩子上了小学再转学,可就更难适应了。”
心兰说的有理,亚玲想了想:“是啊,趁孩子还小,跟现在这些小伙伴告别,很快又能交上新朋友,但我,是真舍不得你们啊。”
两人的思绪飞到最初的红柳河车站,仿佛还是昨天的情景。心兰叹道:“是啊,咱们俩当年一起分到红柳河当扳道工,一转眼已经十年了。”
亚玲说:“唉,时间不等人,好在你和咱师傅是一家,以后我回来,一次就能把你们俩见全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