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2 / 3)
南英家的习惯,是零点之前吃饺子,饺子向来是羊肉胡萝卜馅的,拌馅的时候加上一块羊尾油,更香更油润。
过了十点,南英和心竹包饺子,南英特意在一个饺子里包了颗花生,谁吃到了,就有一年的好运气。
正包着,门开了,一个修长的身影立在门口,戴着大盖帽、穿着长大衣,披着一身轻薄的雪花。心兰到家了。
心梅激动地叫:“大姐,你回来了!”
南英赶忙走上去,拍了拍心兰身上的雪花,一边说着:“妈还以为你赶不上吃饺子了呢,回来的正好。”见两个女儿都回来了,南英心里瞬间暖和了起来。
心兰脱了大衣,先抱起悦悦,问她:“悦悦,想不想妈妈啊。”悦悦甜甜地回答:“想妈妈。”
心兰从衣兜里掏出两个红包,给心梅和成竹一人一个,说着:“来,给你俩的压岁钱,新一年,好好学习。”
成竹开心地接过,当时就把钱抽了出来。心梅把红包装进裤兜,说了声:“谢谢大姐。”
心竹看了看成竹、心梅,说道:“看你俩那个财迷样,大姐给你们,我可不给,我只给悦悦。”说着,心竹也拿出一个红包,放进悦悦的小手里,说着:“悦悦,这是二姨给你的压岁钱,祝悦悦健康快乐,快快长大!”
心兰拿着悦悦的小胳膊做作揖状,对悦悦说:“悦悦,谢谢二姨。”悦悦清晰地说了句:“谢谢饿姨。”
心兰也帮着一起包饺子,突然想起来问南英:“妈,你也这么多年没回过老家了,等悦悦上了幼儿园,我陪你回老家看看吧,我二舅也有快二十年没见了。”
心竹噗嗤一笑:“说到回老家,姐,你记不记得咱们小时候跟妈回老家,你晚上提了个灯笼,不小心把别人家的草垛点着了,二舅提着水桶来救火。”
心兰笑说:“你这一说我想起来了,隔壁家那对双胞胎也来救火,妹妹端着一碗水就来了。”
心竹哈哈大笑:“对对,哎,那对双胞胎叫什么来着?”
心兰想了想:“好像叫什么金子?”
南英接过话说:“一个叫子衿,一个叫子心。”
“对对,是叫这个名字,也不知道她们现在怎么样了。”心竹说。
“农村结婚早,估计早就结婚生孩子了。”心兰说。
心梅听她们聊天,插话说:“子衿?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那个子衿吗?”
南英说:“对,就是这两个字,名字还是你二舅给起的。”
心梅大惊小怪地说:“我二舅这么有文化啊?还有《诗经》起名。”
南英回说:“你二舅上过高中,要不是打仗,他还能上大学。七几年平反后,你二舅调到县里的高中当了老师,退休前已经是校长了。”
成竹在一旁看着电视憨笑,对他们说:“别聊了别聊了,快看小品吧。”
大家看了一会儿,都哈哈大笑起来,南英说:“这个小老太太可真有意思。”
心竹说:“这是赵丽蓉,她以前是个评剧演员呢,这是她第一次演小品。”
快到零点的时候,南英招呼时坚、成竹:“时坚,你带上成竹去放一挂鞭炮,咱们也图个喜庆。”
“好嘞,放炮去咯。”成竹开心地拿起鞭炮,跟着时坚下楼,南英在身后嘱咐着:“小心着点儿,外面冷,把大衣扣子系上。”
心兰抱着悦悦,心竹和心梅围着她,趴在窗前看窗外放炮,火光映在结了窗花的玻璃上, 南英从背后看着,觉得女儿们的侧脸像一张精巧的剪纸画。
从这一年起,陆家每一年过年的鞭炮都是时坚放。
放完炮回来,全家人一起围坐吃饺子,南英问:“我抱了个花生饺子,谁吃到了?” ↑返回顶部↑
过了十点,南英和心竹包饺子,南英特意在一个饺子里包了颗花生,谁吃到了,就有一年的好运气。
正包着,门开了,一个修长的身影立在门口,戴着大盖帽、穿着长大衣,披着一身轻薄的雪花。心兰到家了。
心梅激动地叫:“大姐,你回来了!”
南英赶忙走上去,拍了拍心兰身上的雪花,一边说着:“妈还以为你赶不上吃饺子了呢,回来的正好。”见两个女儿都回来了,南英心里瞬间暖和了起来。
心兰脱了大衣,先抱起悦悦,问她:“悦悦,想不想妈妈啊。”悦悦甜甜地回答:“想妈妈。”
心兰从衣兜里掏出两个红包,给心梅和成竹一人一个,说着:“来,给你俩的压岁钱,新一年,好好学习。”
成竹开心地接过,当时就把钱抽了出来。心梅把红包装进裤兜,说了声:“谢谢大姐。”
心竹看了看成竹、心梅,说道:“看你俩那个财迷样,大姐给你们,我可不给,我只给悦悦。”说着,心竹也拿出一个红包,放进悦悦的小手里,说着:“悦悦,这是二姨给你的压岁钱,祝悦悦健康快乐,快快长大!”
心兰拿着悦悦的小胳膊做作揖状,对悦悦说:“悦悦,谢谢二姨。”悦悦清晰地说了句:“谢谢饿姨。”
心兰也帮着一起包饺子,突然想起来问南英:“妈,你也这么多年没回过老家了,等悦悦上了幼儿园,我陪你回老家看看吧,我二舅也有快二十年没见了。”
心竹噗嗤一笑:“说到回老家,姐,你记不记得咱们小时候跟妈回老家,你晚上提了个灯笼,不小心把别人家的草垛点着了,二舅提着水桶来救火。”
心兰笑说:“你这一说我想起来了,隔壁家那对双胞胎也来救火,妹妹端着一碗水就来了。”
心竹哈哈大笑:“对对,哎,那对双胞胎叫什么来着?”
心兰想了想:“好像叫什么金子?”
南英接过话说:“一个叫子衿,一个叫子心。”
“对对,是叫这个名字,也不知道她们现在怎么样了。”心竹说。
“农村结婚早,估计早就结婚生孩子了。”心兰说。
心梅听她们聊天,插话说:“子衿?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那个子衿吗?”
南英说:“对,就是这两个字,名字还是你二舅给起的。”
心梅大惊小怪地说:“我二舅这么有文化啊?还有《诗经》起名。”
南英回说:“你二舅上过高中,要不是打仗,他还能上大学。七几年平反后,你二舅调到县里的高中当了老师,退休前已经是校长了。”
成竹在一旁看着电视憨笑,对他们说:“别聊了别聊了,快看小品吧。”
大家看了一会儿,都哈哈大笑起来,南英说:“这个小老太太可真有意思。”
心竹说:“这是赵丽蓉,她以前是个评剧演员呢,这是她第一次演小品。”
快到零点的时候,南英招呼时坚、成竹:“时坚,你带上成竹去放一挂鞭炮,咱们也图个喜庆。”
“好嘞,放炮去咯。”成竹开心地拿起鞭炮,跟着时坚下楼,南英在身后嘱咐着:“小心着点儿,外面冷,把大衣扣子系上。”
心兰抱着悦悦,心竹和心梅围着她,趴在窗前看窗外放炮,火光映在结了窗花的玻璃上, 南英从背后看着,觉得女儿们的侧脸像一张精巧的剪纸画。
从这一年起,陆家每一年过年的鞭炮都是时坚放。
放完炮回来,全家人一起围坐吃饺子,南英问:“我抱了个花生饺子,谁吃到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