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飞飞开口说话,会说的第一个词是“妈妈”,但不是叫爱云,而是叫幼儿园的老师。后来,飞飞很长一段时间都问幼儿园的潘老师叫潘妈妈,对爱云却死活不肯叫妈。为这,爱云又哭了好几回。南英总是耐心地劝她:“孩子还小,不懂,等他长大了,还是会跟妈亲的。”
  产假的最后一天,心兰收拾行李准备回红柳河报到。她一整天低着头,一句话不说,南英知道,她心里舍不得孩子。
  第二天一早,心兰要坐火车去红柳河了,离家前,她抱着悦悦亲了又亲,就是舍不得放下,悦悦似乎也感受到了妈妈的难过,一直把小脑袋埋在妈妈的脖子窝里。
  南英在一边劝着:“走吧心兰,快赶不上火车了,一休息就又能见着孩子了,妈帮你照顾好悦悦,你放心,啊。”
  心兰恋恋不舍,一步三回头地走到家门,南英抱着悦悦送到门口,心兰刚转身要走,悦悦突然叫了一声“妈妈”。
  心兰激动地双手抓着悦悦:“悦悦,你叫妈妈了?再叫一声?”
  “妈妈。”悦悦又清脆地叫了一声,心兰激动地滚出一行热泪。
  回红柳河后,心兰想来想去,还是决定申请调动工作,调回哈密。这样一来,她离悦悦近了,但跟时坚就得两地分居。
  在时坚心里,女儿永远排第一位,听心兰这么说,他立刻表示支持。
  “我一个大男人,怎么都能凑合,再说我本来就是火车上长大的人,不怕两边跑。”
  两人说定了,过年前,心兰提交了申请,三个月后,心兰调回哈密站,但工作是列车乘务员。
  二十年后,《七剑下天山》被拍成了电视剧,赵文卓、蔡少芬、李小冉主演,拍摄地就在新疆的魔鬼城。彼时的心梅已经结婚,有了丈夫,她看着电视里在沙漠里驰骋的“飞红巾”,不觉泪水滑落脸庞。
  丈夫诧异地问:“你怎么看电视剧还看哭了?”
  心梅不知所谓地说:“我的书,她还没还我。”
  第12章 搬楼房
  单位里要分楼房了,优先给快退休的老职工,心兰她爸原本是登记在册的,但没想到楼房盖好前就去世了,南英担心单位找借口不分给他们。
  这次,心兰主动去找了刘段长,几番交涉后,保住了老陆的分房资格。分房前,南英跟着李婶、孙婶她们去看了刚盖好的两栋楼。楼有三层高,灰绿色外墙,每栋都有四个单元,一梯两户门对门。
  很多年后,南英住进了十几层的高楼,但她始终记得第一次看见这栋三层小楼时,李婶惊叹地对她说:“这楼可真高啊。”
  具体的房屋分配由抓阄决定,分房那天,南英一个人抱着悦悦去,让悦悦来抓。悦悦的小手抓起一个纸团,打开一看,1号楼一单元201,南英高兴极了,二楼不高不低,既不像一楼容易影响采光,也不像三楼爬楼梯费劲,她最中意,忍不住说了好几次:“还是我们悦悦手气好!”
  李婶抓了同一栋楼的2单元102,孙婶本来抓了个3楼,一个小伙子抓到1楼,想跟她换,孙婶想着秀琴腿脚不方便,1楼正好,于是换到了2号楼1单元101,三个老邻居,继续做邻居。
  四月初,要搬新家了,时坚借了个木板车,家里的大小物件都放在车上,他在前面拉着,心兰和心梅一人一边扶着,南英抱着悦悦跟在后面。
  老房子打扫干净了,南英还是心疼时坚砌的新炉子,临走前去厨房看了好几回:“这还没用两年呢,就要搬家了。”
  新房离得不远,走路十来分钟就到了。南英郑重地拿钥匙打开了房门,春日下午的阳光从玻璃窗里洒进来,亮堂堂的,雪白的墙壁,从地板往上一段,刷着果绿色的墙裙,窗户下面,装着一排暖气片。
  这套房子是两室一厅的格局,有厨房、有厕所,一间卧室还带着阳台。南英走进厨房,看到了自来水管,拧开水管,水流自然地流下来,南英怕浪费水,赶紧关上,但心里分外舒坦,一瞬间,就不再为老房子的厨房心疼了。
  新房的一间,南英是打算留给儿子成竹的,但成竹正在上技校,回家的时候不多,这间就暂且摆上书柜、书桌、大衣柜、五斗柜,给心梅学习用,另一间房放了张大床,南英、悦悦、心竹都能睡下,有时候心兰回来也能挤一挤。又拿两个木箱子拼在一起,上面铺上被褥,成了张窄窄的单人床,成竹回来的时候,心梅就在这张“单人床”上睡。
  南英又去买了块白底、淡蓝竹子图案的薄布料,用缝纫机做了几副窗恋挂上。把老陆的遗照摆在儿子房间的五斗柜上,几盆花、君子兰、蟹爪莲、灯笼花,都摆上了阳台的窗台。
  一天,心梅一进门,就拿着张明信片兴高采烈地说:“这是费翔,你们快看看,像不像时哥。”
  心兰问:“费翔是谁?”说着拿明信片过来瞧瞧,深眼窝、高鼻子,确实挺像时坚。又递给南英,南英也说像。
  心梅得意地说:“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费翔唱了一首《冬天里的一把火》,现在可火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