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2 / 3)
心兰面对的第一个困难,就是哺乳。当姑娘的时候,她从没听哪个妈妈说过原来哺乳是那么痛的一件事。
有句俗话说“使出吃奶的劲儿”,光是想象的话,那么小的婴儿,又能有多大劲儿呢?但真正体验了,心兰才知道,那真是一种即使毁灭别人也要喂饱自己的,最原始的生命力量。
前几次喂奶时,心兰疼得掉了眼泪,她问南英:“妈,喂奶怎么会这么疼?你第一次喂奶的时候疼吗?”
南英答:“咳,怎么能不疼呢?那么大的力气,恨不得把你全身的营养都一下吸出来,疼,当然疼,妈也是这么过来的。”
疼痛还在其次,更让心兰焦虑的,是她的奶水不够。
那年月的人,普遍营养不良,心兰又一直都很瘦,别人生孩子会胖不少,她生完孩子,反倒比怀孕前还轻了四斤。
奶水不够,孩子吃不饱就总是哇哇大哭,哭得心兰心都要碎了。
心兰问南英:“妈,要不还是给悦悦喝奶粉吧,总不能让孩子饿着。”
南英犹豫着说:“喝奶粉长大的孩子,抵抗力差,容易生病,你看心梅,就是妈没喂好……你先别急,妈给你熬点儿猪蹄汤,下下奶。”
时坚自然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他一个男同志,家里又没有妈妈,只有一个奶奶,问也无人可问。
有一天,他突然想起来,以前在军马场下乡的时候,听当地牧民说,他们的孩子都是喝羊奶长大的,于是他突然想到,可以去牧区牵一只母羊回来,每天挤奶,这样悦悦就有羊奶喝了。他为这个主意兴奋不已。
时坚没告诉心兰,下了夜班他借了一辆单位食堂拉菜的小货车,自己开车去了哈密下辖的巴里坤县。
巴里坤是个哈萨克族自治县,在清朝平定准格尔叛乱的时候,这里曾是指挥中心,但后来建了乌鲁木齐城,巴里坤的地位也就被取代了。
开车出哈密几公里,远处就是连绵的天山,那时天山的雪线还很低,刚开春时,半座山上都是积雪覆盖,湛蓝的天空和天山雪顶相映,令人心旷神怡。
但时坚此时并无心欣赏窗外的风景,他只翻山越岭,一路向曾经下乡的牧场开去。
从曲折的盘山公路上下来,一大片草原映入眼帘,一些牛和马散落其间悠闲地吃草。时坚轻舒了一口气,这熟悉的辽阔无束的感觉,他也已经久违了。
哈萨克人过游牧生活,现在正是春天,牧民们正在天山阳坡的春牧场,时坚开车绕了好几圈,一路打听,才终于找到他当时下乡寄住过的一户人家,阿勒腾家。
时坚走近帐篷,看到阿勒腾大叔和一个年轻女子正在给一只羊接生,赶快上前去帮忙,忙乎了好一阵儿,小羊羔站起来,母羊温柔地舔着它湿漉漉的毛。
这一幕时坚过去也见过,但今天看来却似乎多了一些柔软和感慨,他看得有些出神,突然听到阿勒腾说:“义尼?回来了?”
时坚回过神来,“义尼”是哈萨克语里“弟弟”的意思,他也有很多年没听过这个称呼了。时坚激动地说:“阿俄(哥哥),是我,我回来了”。阿勒腾热情地拥抱时坚,有些重地拍了拍时坚的肩膀。
阿勒腾指着身边的女孩问时坚:“这个,丫头,认识吗?”
时坚看了一会儿,才突然认出,这就是阿勒腾的小女儿,他离开时这孩子只有七八岁,现在已经是个亭亭玉立的少女了。
时坚惊喜地说:“拉雅娜!你长这么大了。”拉雅娜有些羞涩地笑了笑,说了一声:“色列木”。
阿勒腾热情地招呼时坚进屋喝茶,寒暄了几句后,时坚用最简单的方式说明来意:“孩子嘛吃奶,想要一只母羊。”
阿勒腾听说时坚有了孩子,开玩笑说:“3月生的嘛,是春羔。”
阿勒腾爽快地答应了,盛情留时坚吃饭,时坚推辞说要尽快赶回去,于是阿勒腾带着时坚去羊圈里挑了一只刚产下羊羔的母羊。看到母羊要和小羊分离,时坚突然有些不忍,但一想到女儿,他又瞬间坚决了。
阿勒腾大叔把母羊推倒,用绳子绑住它的脖子和四蹄,帮时坚一起抬上了货车。
羊分山羊和绵羊,新疆的羊是绵羊,毛量多、肉质好。虽然都是羊,山羊和绵羊的性格却差得很远。山羊倔强,气急了就会用角顶人,而绵羊则极其胆小怯懦,被推倒捆绑的过程中已经吓呆了,没有丝毫反抗。甚至以前牧民们还传说,有一年山上的狼跑下来偷羊,羊圈里的一只羊被吃了一半,都没发出任何声音。
时坚要给阿勒腾买羊的钱,阿勒腾执意不收,说喂完孩子再给他送回来。时坚把随身带来的粮油、罐头食品送给阿勒腾,阿勒腾拿出晒干的蘑菇、奶疙瘩,还特意给了时坚一包草原上特产的益母草,让他交给心兰。
时坚不是善于表达谢意的人,上车前又拥抱了阿勒腾一次。他开车走出很远了,在后视镜里还看到阿勒腾和女儿在远远地向他挥手。 ↑返回顶部↑
有句俗话说“使出吃奶的劲儿”,光是想象的话,那么小的婴儿,又能有多大劲儿呢?但真正体验了,心兰才知道,那真是一种即使毁灭别人也要喂饱自己的,最原始的生命力量。
前几次喂奶时,心兰疼得掉了眼泪,她问南英:“妈,喂奶怎么会这么疼?你第一次喂奶的时候疼吗?”
南英答:“咳,怎么能不疼呢?那么大的力气,恨不得把你全身的营养都一下吸出来,疼,当然疼,妈也是这么过来的。”
疼痛还在其次,更让心兰焦虑的,是她的奶水不够。
那年月的人,普遍营养不良,心兰又一直都很瘦,别人生孩子会胖不少,她生完孩子,反倒比怀孕前还轻了四斤。
奶水不够,孩子吃不饱就总是哇哇大哭,哭得心兰心都要碎了。
心兰问南英:“妈,要不还是给悦悦喝奶粉吧,总不能让孩子饿着。”
南英犹豫着说:“喝奶粉长大的孩子,抵抗力差,容易生病,你看心梅,就是妈没喂好……你先别急,妈给你熬点儿猪蹄汤,下下奶。”
时坚自然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他一个男同志,家里又没有妈妈,只有一个奶奶,问也无人可问。
有一天,他突然想起来,以前在军马场下乡的时候,听当地牧民说,他们的孩子都是喝羊奶长大的,于是他突然想到,可以去牧区牵一只母羊回来,每天挤奶,这样悦悦就有羊奶喝了。他为这个主意兴奋不已。
时坚没告诉心兰,下了夜班他借了一辆单位食堂拉菜的小货车,自己开车去了哈密下辖的巴里坤县。
巴里坤是个哈萨克族自治县,在清朝平定准格尔叛乱的时候,这里曾是指挥中心,但后来建了乌鲁木齐城,巴里坤的地位也就被取代了。
开车出哈密几公里,远处就是连绵的天山,那时天山的雪线还很低,刚开春时,半座山上都是积雪覆盖,湛蓝的天空和天山雪顶相映,令人心旷神怡。
但时坚此时并无心欣赏窗外的风景,他只翻山越岭,一路向曾经下乡的牧场开去。
从曲折的盘山公路上下来,一大片草原映入眼帘,一些牛和马散落其间悠闲地吃草。时坚轻舒了一口气,这熟悉的辽阔无束的感觉,他也已经久违了。
哈萨克人过游牧生活,现在正是春天,牧民们正在天山阳坡的春牧场,时坚开车绕了好几圈,一路打听,才终于找到他当时下乡寄住过的一户人家,阿勒腾家。
时坚走近帐篷,看到阿勒腾大叔和一个年轻女子正在给一只羊接生,赶快上前去帮忙,忙乎了好一阵儿,小羊羔站起来,母羊温柔地舔着它湿漉漉的毛。
这一幕时坚过去也见过,但今天看来却似乎多了一些柔软和感慨,他看得有些出神,突然听到阿勒腾说:“义尼?回来了?”
时坚回过神来,“义尼”是哈萨克语里“弟弟”的意思,他也有很多年没听过这个称呼了。时坚激动地说:“阿俄(哥哥),是我,我回来了”。阿勒腾热情地拥抱时坚,有些重地拍了拍时坚的肩膀。
阿勒腾指着身边的女孩问时坚:“这个,丫头,认识吗?”
时坚看了一会儿,才突然认出,这就是阿勒腾的小女儿,他离开时这孩子只有七八岁,现在已经是个亭亭玉立的少女了。
时坚惊喜地说:“拉雅娜!你长这么大了。”拉雅娜有些羞涩地笑了笑,说了一声:“色列木”。
阿勒腾热情地招呼时坚进屋喝茶,寒暄了几句后,时坚用最简单的方式说明来意:“孩子嘛吃奶,想要一只母羊。”
阿勒腾听说时坚有了孩子,开玩笑说:“3月生的嘛,是春羔。”
阿勒腾爽快地答应了,盛情留时坚吃饭,时坚推辞说要尽快赶回去,于是阿勒腾带着时坚去羊圈里挑了一只刚产下羊羔的母羊。看到母羊要和小羊分离,时坚突然有些不忍,但一想到女儿,他又瞬间坚决了。
阿勒腾大叔把母羊推倒,用绳子绑住它的脖子和四蹄,帮时坚一起抬上了货车。
羊分山羊和绵羊,新疆的羊是绵羊,毛量多、肉质好。虽然都是羊,山羊和绵羊的性格却差得很远。山羊倔强,气急了就会用角顶人,而绵羊则极其胆小怯懦,被推倒捆绑的过程中已经吓呆了,没有丝毫反抗。甚至以前牧民们还传说,有一年山上的狼跑下来偷羊,羊圈里的一只羊被吃了一半,都没发出任何声音。
时坚要给阿勒腾买羊的钱,阿勒腾执意不收,说喂完孩子再给他送回来。时坚把随身带来的粮油、罐头食品送给阿勒腾,阿勒腾拿出晒干的蘑菇、奶疙瘩,还特意给了时坚一包草原上特产的益母草,让他交给心兰。
时坚不是善于表达谢意的人,上车前又拥抱了阿勒腾一次。他开车走出很远了,在后视镜里还看到阿勒腾和女儿在远远地向他挥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