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或者,得把真的日记本每天背在自己身上。
  只不过,“双重日记本”写了几年,她觉得自己的情感与意识有点错乱,经常分不清哪里是她的真情实感,很多爱与信任虚渺渺地离自己远了。也许,双重日记越写越久,她也确实没有任何关于家庭亲情的真情实感了。
  夜晚九点多,“茗浪茶行”里面,泳宸在帮爸爸整理茶叶发货的快递单,厚厚一沓单子泳宸足足整理了一个多小时。
  “爸,我想和你商量一个事情。”
  “什么事情,还要和我商量。”马国栋看着儿子郑重其事和自己讲话。
  “我也想在艺术区那边盘一个小店,来做做生意,这两年来宁海以及月亮湾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是个机会,我分析了,大部分都是文艺青年,喜欢宁海这座城市散发出来的文艺浪漫气息,所以往往会买一些有个性或者文艺范的东西带回去。我想做一个‘茶吧’,区分那里的咖啡馆,里面既可以品茶休息,也卖一些文创品,甚至可以写明信片代寄明信片。”泳宸已经在脑子里想了无数遍,脱口而出。
  “文艺青年喝茶吗?年轻人不都喝奶茶、烧仙草吗?”
  “我想大胆一点,就是‘茶吧’,主要是功夫茶,铁观音或者大红袍,现在人也讲究生活品质呀,独辟蹊径,说不定可以吸引年轻人来喝茶。”
  “你马上高三了,还是学习第一,做生意特别费时间的,到时哪有时间上课啊。”
  “爸,我学习一般,也不奢望能考什么好大学,但是艺术区这两年正火,过了这几年还不一定什么样子,我是真的想尝试做一下。”
  “那行,既然你这么想做,我可以资助你两万块钱启动资金,你自己去尝试,能赚是最好的,但是若赔了,后续再需要钱来维持,你自己想办法。”
  泳宸很开心,“爸,你说我是不是继承了你的基因,就是爱做生意,我都想好了,高三我肯定会好好学习的,考上宁海大学就行了,离家里近,能照顾妹妹弟弟,我还能一直兼顾做我的小生意。”
  “你也不要太乐观了,你采桢阿姨和柳溪阿姨也要合伙在艺术区开店,人家可比你有经验。觊觎那块地方的人不少的。”
  “我觉得我比他们懂市场,毕竟,来宁海旅游都是二十来岁的小年轻,大爷大妈来宁海旅游的反而少。”
  “我就是给你提个醒,做生意并不是那么容易。”马国栋心里其实特别开心,他一直觉得茶行在自己手上并没有发扬光大,看到儿子也有如此的经商意愿,他是兴奋的。
  “爸,我知道的,我又不是那么轻飘飘的人。做生意很艰难我知道,你总是给我讲,我曾爷爷那一辈本来都是宁海数一数二的茶商了,非常有钱,也有名望,后来因为经营不善败落了。”
  马国栋给泳宸拿过来一张发黄的明信片,正面是穿着长袍马褂的两个人,表情严肃地站在一个古色古香的桌子前面,桌子上面摆着水仙花,岁寒三友墙上高挂,西洋台布、玻璃油灯、欧洲时钟点缀其中,一张跨越了时代的照片,背面是落款“宁海浮屿 马文友 茗文茶行 1919”,这是一张马泳宸的曾爷爷马文友通过英国驻宁海领事馆寄给英国客户的明信片。
  “你看,这是你曾爷爷寄给他外国客户的明信片,100年前的,那时候就和外国客户有交往了,对比下,我现在在风凌街就做一个小茶行,比他们差远了。”泳宸知道,这是爸爸在勉励自己,他也从来没有见过这张明信片,之前都是听说之前家里生意做得大,没想到是这么大。
  马国栋其实也知道,泳宸不是学习的料,学习得过且过,他如果想做生意,倒是可以鼓励的事情,“两万块钱够吗?你这几天想想要是启动资金不够的话,还可以和我提,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啊。”
  “谢谢爸,我想想,这几天我盘点一下这个,正好快暑假了,我有时间想想这个事情。”
  整理完茶叶店的事情之后,泳宸带着妹妹出来散步,夏夜的风凌街暑热还没有散去,他和妹妹走到了月亮湾,海边微风轻拂,远处的海上星星点点,海浪涌动,岸边的艺术区已经慢慢有店在开张了,衣服店、咖啡馆,精品店等等,装修皆清雅文艺。
  望着远处的大海,他突然就想起妈妈,爸爸那天召集全家和白家一起吃饭,他其实什么都明白了,这么多年,他其实已经接纳了白阿姨,但是心底还是十分想念妈妈,任何女人都替代不了妈妈的位置。
  “泳熠,你还记得妈妈吗?你想妈妈吗?”泳宸问妹妹。
  “哥哥,我都快忘了妈妈长什么样子,她漂亮吗?”泳熠回答。
  泳宸的眼泪不争气地流了出来,还好是夜晚,什么都看不到,远处海上灯光的星光点点,在他的眼泪里都变成了像霓虹灯一样的暗影。
  “妹妹,你永远不要忘了妈妈,她是我们的妈妈,等暑假了我带你回外婆家,外婆家有很多妈妈的照片,你一定要努力记着妈妈的样子。”
  “哥哥,白阿姨现在是我们的妈妈了吗?”
  泳宸不讲话,他心里还憋着一股气,白采桢和梁柳溪也要在艺术区开店,颇有点“两亲家”联手做生意的感觉,泳宸不知道的是,她们俩的任何一个人,都不知道清音和长柏在谈恋爱。
  泳宸带着妹妹散步回来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