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1 / 2)
丈夫张泉成也从学校回来,系着围裙在厨房里忙里忙外,梁柳溪回来之前,张泉成已经做好了几个菜,一个汤,放在餐桌上。
“你过来尝一尝,你尝尝我这个莲藕排骨汤。”
“好,正好饿死我了,你先给我盛一碗,昨天不是五月二十日情人节,这几天花店累死我了,你说这些人都是扎堆情人节买花,有什么意思呢?”
“不扎堆情人节买花,你的花店怎么会有生意呢,这就是节日的仪式感嘛。感情就得有仪式感。”张泉成说着正盛了一碗莲藕汤给柳溪,“你赶紧趁热喝。长柏说要带清音来家里,我再多炒几个菜。”
梁柳溪坐下来喝了一口,“张泉成,你过来,你这不是莲藕排骨汤,是不是放了别的东西,味道怪怪的。你快过来老实招来。”
正在这时,张长柏带着清音回来了,两个人虽然谈了恋爱,但是别人都不知道,清音一进来,就看到长柏爸爸妈妈因为一碗排骨汤而相互说笑打情骂俏着。
“你自己仔细看呀,什么也没有放,正宗的排骨莲藕汤,排骨是正经排骨,莲藕是正经莲藕。”张泉成笑着说。
“妈,你是真装傻还是假装傻啊,那肯定是我爸把萝卜切片打了孔假装成莲藕,你自己还尝不出来味道嘛。我之前就上过一次当。他老自称发明家,发明家就这样呀。”长柏笑着说。
清音把书包放着,换了拖鞋,“清音来了啊,快坐坐,马上饭就好了,先吃饭。上课很累,营养要跟上,学校离我家近,你得常来。”梁柳溪笑着对清音讲。
“臭小子,我难道还品不出来这是白萝卜啊,我和我老公绕会弯子,你这一下子就揭晓了。”梁柳溪笑着作势要拍一下张长柏。
“就是,你妈那么聪明的人,还能不知道这是萝卜,还能尝不出来萝卜味,让你小子一下子揭晓了。”
梁柳溪虽然已经四十岁了,看起来比白采桢显年年龄一点,但是她没有白采桢那种紧绷感, 整个人特别舒展,仿佛这个人一辈子都是舒心的事情。
张家的家庭氛围就是,父母很恩爱,孩子仿佛是意外,张长柏小时候说话迟,那时候两口子以为孩子得了自闭症,后来才发现长柏没有任何问题,就是性格略内向,那可能就是两口子结婚后遇到的最大的挑战。
清音拘束地坐在沙发上,客厅大落地窗可以遥望到远处的海,中午的海微微起伏,像在舒缓地呼吸一样,在中午的阳光下悠然自得, 梁柳溪和张泉成在厨房里说着话做饭,张长柏在卫生间里刷洗球鞋,
开饭了,刚刚的白萝卜“莲藕排骨汤”已经被识破了,桌子上清蒸鱼,蒜蓉虾球,可乐鸡翅,清炒空心菜等等,非常丰盛, 最后一道菜是蒸土豆,张长柏和妈妈都嫌弃地看了一眼,张泉成老家在大西北,作为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大学生考到了宁海大学,并留校任教,平时喜欢蒸个土豆、红薯吃,梁柳溪常常开玩笑说,改不了西北人的口味。
张泉成极力向两人推荐着自己的蒸土豆,“你们试试嘛,今天的味道肯定不一样。”
长柏和梁柳溪极力推脱,“不吃不吃,我们宁海人不是你们甘肃人,不这么吃的。”
“来,清音,你试试,试试叔叔这个蒸土豆。他们不懂,吃这个养生。”
清音笑了笑,拿了一个过来,轻轻一掰,原来根本不是土豆,但长得和土豆一个样子,特别柔软,像个面包一样,里面是紫薯馅。
“原来是面包啊,和土豆长得一样,太逼真了。”她脸上露出惊喜。
“你看,你俩不吃,我这是小面包的,好几种馅呢,你们俩都被骗了吧,今天我在家一时兴起做了个土豆面包,外面撒的是可可粉,是不是和土豆还挺像呀。”
“要我说你啊,还真是个发明家,什么都能鼓捣两下,我得看看桌上这些菜还有哪些是假的。”
“夫人您再看看。”张泉成调侃着说。
“哎哟,张泉成啊,可真有你的,这个肉也是假的,这是面粉做的吧。我就说今儿怎么又蒸土豆,原来是和土豆一样的小面包,你说你当时一个大西北来的穷学生,我当时咋就看上你,不就是看上你这点幽默感。”梁柳溪笑着说。
清音也微笑了一下,她依稀记得自己小时候爸爸妈妈还没有闹僵的时候,妈妈经常说,“我咋就看上你,还不是当初有了清音。”她突然就想起了这个记忆,怔了一下,“清音你在想什么呢?”梁柳溪问她。
“阿姨,没想什么,我在想阿姨和叔叔真有趣,和我妈完全不一样。”
“你妈妈是女强人,很厉害的。”
清音去了洗手间,仰着头无意中发现洗手池边上贴着一家三口的大头贴照片,一家三口做着鬼脸,张长柏在中间,可能是这么一个小细节,一下子触动了清音,她忍不住哭了起来,她看到,原来家庭是可以这么的和睦,爸爸妈妈可以这么的可爱,为什么自己就从来没有拥有过这样的家庭,这样和睦与美好的家庭到底上辈子修了多少福分才能有。
她擦干了眼泪,站在洗手间的窗台前调整了下情绪,试着做了几个微笑的表情,走出了洗手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