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2 / 2)
“妈妈穿这件衣服好看吧。”白清音轻轻飞扬起深蓝色的衣摆。
“好看呀,妈妈你比电视上那些人都还好看。”女儿奶声奶气地讲着。
“柚柚,真好,妈妈今年才十岁,你就认识妈妈了,妈妈活了三十岁了,只有十年你没有陪着妈妈。”白清音怀孕的时候爱吃柚子,故把女儿名字叫柚柚,三岁的孩子还不能分清数字和其中地逻辑,抬着头,用天真稚嫩的眼神看着白清音。
“那你认识你的妈妈时,她多少岁了呢,你有多少年没有陪你妈妈呢。”
白清音突然鼻子一酸,想起自己远在宁海市风凌街的妈妈,她与妈妈相遇是在她多少岁,她努力想着。机场里催促登机的广播声想起,更推动着自己的情绪。从记事认识妈妈起,她记得妈妈好像就已经是三十岁了,并且永远在为了和一个男人离婚以及与另一个男人结婚的事情烦心着。
那些略带羞耻感的、并且被控制的挣脱不掉的青春记忆随着飞机的颠簸在脑海里翻江倒海。
她闭着眼睛在飞机上休息,飞机越过重山万岭,一路上风雨交加,在三千米的乌云里盘旋。她望着阴翳如雾的云层,如同卡在现在岁月与过去岁月的结界里,她想起过去的那些岁月,逝去的人和事,以及无可追回的青春岁月。
越过“结界”,来到了她熟悉又日渐陌生的家乡宁海市。
宁海与北京仿佛是两个世界,四月的宁海太阳就像是灶台上的炉火,这里已经入夏,空气开始燥热。
天更热了,风声小了,站在风凌街头一望,人间像是一个在太阳的温热下缓缓加热的粥,冒着一丝可爱的热气,这是白清音这次回风凌街的感觉。
茶行,饭店,五金店,坐在骑楼下喝茶的人,附近不远处已经完全商业化的街区,只有风凌街还依旧保持着质朴的样子。
对于偏安南方一隅的宁海市来说,热就像是从海水里直接打捞出来似的,湿淋淋的。间或吹过的微风,好像嘶哑了的蝉叫声一样,把热量全部挥洒了出来,不带一丝丝凉意,自从她上学,白清音记得十八岁之前,好像天天耳边都有风声。
为什么风声比小时候小了,她抬头看了一下,远处四周的高楼多了起来,有点密不透风,在她小时候,这里都是低矮的居民楼,四处通透,所以夏天不感觉到热。因为临海,空气里常年漂浮着微微的鱼腥味,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南洋风格的骑楼下公交车缓缓驶过,不到一百年历史的骑楼,却常常让人有一种亘古之感。
这座城市已经开始建地铁了,风凌街被选中其中一站地铁的站点,她的妈妈白采桢之前在电话里和她讲,再过一两年,这里就要彻底消失了,以后再没有风凌街这个地方了。这才促使白清音决定工作请假回家看看。
她在北京上班,有着体面的工作,她已经好几年不回宁海了,自从结婚之后,回家里的时间少了,但时时回忆起这里的故事。
妈妈白采桢已经五十多岁了,清音把行李箱里该拿的东西都拿出来,最后拿出来的是一包安睡裤,她一下子买了太多,怕短时间用不完,就带给了妈妈一包。
白采桢躺在沙发上刚午睡醒,身体蜷缩着,不远处放了个电风扇,风簌簌地落在身上。她的睡裤在身上像微浪一样轻轻地波动着,成年之后,她觉得自己终于不用时时被妈妈训了,但心里还有点阴影。
“妈,你之前不是老让我给你网购安睡裤嘛,这次我给你带了一大包,这个牌子的挺好用的。”白清音兴冲冲和妈妈讲。
“我现在用不上了。”白采桢顿了一下,轻描淡写地说着。
“你为什么.......”白清音本来脱口而出要问为什么用不上了,她一下子就明白了。
突然她的鼻子一酸,才明白妈妈应该是已经绝经了,她从实际意义上来讲已经不是一个女人了,而是一个老人了,她感觉到自己对于妈妈的关心太少,为什么连妈妈已经绝经的事情都不知道,她嘴张开似乎想要说点什么,又觉得喉咙里堵着什么,这些个人的隐秘性的事情她似乎确实不必知道,她和妈妈从来不是那么亲近,甚至从小一直怀着对妈妈的怨恨。但是一下子又特别难受,她的眼角一下子渗出了眼泪,她似乎一下子接受不了妈妈一下子老去的事实,那些伴随着青春期的对于妈妈的各种不满,她对于辗转于婚姻中的妈妈的不满,像没有完全干透的衣服,捂在她整个青春期上。
↑返回顶部↑
“好看呀,妈妈你比电视上那些人都还好看。”女儿奶声奶气地讲着。
“柚柚,真好,妈妈今年才十岁,你就认识妈妈了,妈妈活了三十岁了,只有十年你没有陪着妈妈。”白清音怀孕的时候爱吃柚子,故把女儿名字叫柚柚,三岁的孩子还不能分清数字和其中地逻辑,抬着头,用天真稚嫩的眼神看着白清音。
“那你认识你的妈妈时,她多少岁了呢,你有多少年没有陪你妈妈呢。”
白清音突然鼻子一酸,想起自己远在宁海市风凌街的妈妈,她与妈妈相遇是在她多少岁,她努力想着。机场里催促登机的广播声想起,更推动着自己的情绪。从记事认识妈妈起,她记得妈妈好像就已经是三十岁了,并且永远在为了和一个男人离婚以及与另一个男人结婚的事情烦心着。
那些略带羞耻感的、并且被控制的挣脱不掉的青春记忆随着飞机的颠簸在脑海里翻江倒海。
她闭着眼睛在飞机上休息,飞机越过重山万岭,一路上风雨交加,在三千米的乌云里盘旋。她望着阴翳如雾的云层,如同卡在现在岁月与过去岁月的结界里,她想起过去的那些岁月,逝去的人和事,以及无可追回的青春岁月。
越过“结界”,来到了她熟悉又日渐陌生的家乡宁海市。
宁海与北京仿佛是两个世界,四月的宁海太阳就像是灶台上的炉火,这里已经入夏,空气开始燥热。
天更热了,风声小了,站在风凌街头一望,人间像是一个在太阳的温热下缓缓加热的粥,冒着一丝可爱的热气,这是白清音这次回风凌街的感觉。
茶行,饭店,五金店,坐在骑楼下喝茶的人,附近不远处已经完全商业化的街区,只有风凌街还依旧保持着质朴的样子。
对于偏安南方一隅的宁海市来说,热就像是从海水里直接打捞出来似的,湿淋淋的。间或吹过的微风,好像嘶哑了的蝉叫声一样,把热量全部挥洒了出来,不带一丝丝凉意,自从她上学,白清音记得十八岁之前,好像天天耳边都有风声。
为什么风声比小时候小了,她抬头看了一下,远处四周的高楼多了起来,有点密不透风,在她小时候,这里都是低矮的居民楼,四处通透,所以夏天不感觉到热。因为临海,空气里常年漂浮着微微的鱼腥味,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南洋风格的骑楼下公交车缓缓驶过,不到一百年历史的骑楼,却常常让人有一种亘古之感。
这座城市已经开始建地铁了,风凌街被选中其中一站地铁的站点,她的妈妈白采桢之前在电话里和她讲,再过一两年,这里就要彻底消失了,以后再没有风凌街这个地方了。这才促使白清音决定工作请假回家看看。
她在北京上班,有着体面的工作,她已经好几年不回宁海了,自从结婚之后,回家里的时间少了,但时时回忆起这里的故事。
妈妈白采桢已经五十多岁了,清音把行李箱里该拿的东西都拿出来,最后拿出来的是一包安睡裤,她一下子买了太多,怕短时间用不完,就带给了妈妈一包。
白采桢躺在沙发上刚午睡醒,身体蜷缩着,不远处放了个电风扇,风簌簌地落在身上。她的睡裤在身上像微浪一样轻轻地波动着,成年之后,她觉得自己终于不用时时被妈妈训了,但心里还有点阴影。
“妈,你之前不是老让我给你网购安睡裤嘛,这次我给你带了一大包,这个牌子的挺好用的。”白清音兴冲冲和妈妈讲。
“我现在用不上了。”白采桢顿了一下,轻描淡写地说着。
“你为什么.......”白清音本来脱口而出要问为什么用不上了,她一下子就明白了。
突然她的鼻子一酸,才明白妈妈应该是已经绝经了,她从实际意义上来讲已经不是一个女人了,而是一个老人了,她感觉到自己对于妈妈的关心太少,为什么连妈妈已经绝经的事情都不知道,她嘴张开似乎想要说点什么,又觉得喉咙里堵着什么,这些个人的隐秘性的事情她似乎确实不必知道,她和妈妈从来不是那么亲近,甚至从小一直怀着对妈妈的怨恨。但是一下子又特别难受,她的眼角一下子渗出了眼泪,她似乎一下子接受不了妈妈一下子老去的事实,那些伴随着青春期的对于妈妈的各种不满,她对于辗转于婚姻中的妈妈的不满,像没有完全干透的衣服,捂在她整个青春期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