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1 / 4)
出来冷风一吹,苏樱内里衣衫湿漉漉粘在身上,估计回去躲不掉一场感冒。
提醒道:“阎大人,此处可有干净帕子?找几张给几位殿下隔后背,小心着凉!”
“有、有!等着!”阎立德冲门外的小吏招呼,“快去拿几张细葛布帕子来!”
帕子拿来,内侍从脖领给太子、四皇子、鲁王塞进后背。
“给我也弄弄!”杜荷冲内侍道。
苏樱只能找个无人房间,反手塞后背上,揭开衣襟时,都能感觉到一股热气冒出。
有会来事的小吏打来热水,众人擦掉脸上汗水,重新坐下,这才真正舒坦了。
“小苏大人强调工匠饮水中加一点儿盐,是何道理?”李泰问第二个问题。
“人大量排汗,会将人体内的盐分带走!夏日常见农人等劳作者背上汗渍呈白斑,那便是盐霜。
盐分流失过多,人体内物质失衡,会晕厥、抽搐!”苏樱解释道。
“哦,难怪,中暑之人除了晕厥、呕吐,还有抽搐,原来如此!”阎立德信服。
工匠冬日劳作经常有晕厥、呕吐、抽搐,竟是中暑、失去水分、盐,过多!
“高明,下次出来记得带上我们,今日真开了眼!”杜荷嚷嚷道。
出来一趟,比在弘文馆枯坐一整日有趣多了。
那帮老酸腐就会说教,全是没用的屁话。
还是这位小苏大人有趣,什么活性炭、什么冶炼,着实让人新鲜。
将来到将作监混个差事也不错。
“嗯!小苏大人的济世之才,与弘文馆几位大儒有所不同,全是实用之术。”李承乾深以为然。
大儒们的全是修身养性、治国之策,以及帝王御人之术,是大政方针、是框架。
小苏大人的则是实实在在,落在实处的先进技术和创意,是对大政方针的具体实施、填补。
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阎大人,你这将作监里门类庞杂、人才济济,可否抽调人手著书?”苏樱提议。
“呃,小苏大人,技术乃将作监密不外传的机密…”阎立德为难。
“阎大人误会,不久国子监将新增两所学院,农学院和工学院。
其中工学院涉及建筑、道路、桥梁、水利、造船、冶炼等诸多行业。
将作监门类庞杂,工匠皆祖传手艺,可汇总编撰,除开不宜公开的,将已流传开的技术整理、修订,作为工学院教材使用。”
太子李承乾替苏樱解释道。
“工学院学子毕业后派往何处?”阎立德两眼灼灼望着太子。
“将作监能工巧匠不少,却缺少识字的能工巧匠!若工学院出来的学子能分到将作监,再合适不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