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3 / 4)
凤逐月是已故昭和帝的义妹,而昭和帝是太后的长子,所以凤逐月也相当于是太后的干女儿,叫一声外祖母不为过。
而对于皇家的这些关系,在进入京城之前,凤挽歌就已经全部了然于心了。
萧绥是已故昭和帝是太后所出的嫡子,英明神武,可却英年早逝,登基三年就因病崩逝,昭和帝的皇后殉情而去,只留下了一个不足三岁的小皇子,也就是萧绥。
时值大夏强敌环绕,内乱不平,昭和帝心中清楚幼子登基不足以震慑天下。
便在临终之前,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弟弟,也就是如今泰安帝,封幼子萧绥为太子,泰安帝百年之后,皇位由其继承。
并且指定凌苍为摄政王,还有其余三位顾命大臣,军权也交给凤逐月。
泰安帝在兄长面前起誓,会以命守护好大夏江山子民,也会照顾好侄儿,将其当做亲生儿子疼爱,等到一切事了,就将皇位归还。
之后几年泰安帝也果然如说的一般,呕心沥血治理大夏,肃清朝堂,君臣同心抗击外敌。
二十年的时间,打了不知道多少仗,凌苍凤逐月也是殚精竭力,死而后已,才将大夏变成如今的强国,周围国家不敢轻易进犯。
而太后就只有昭和帝一个亲生儿子,在儿子儿媳相继去世之后,受不了打击,身体也变得虚弱多病,便去了苍山养病。
一直到了如今才回来。
如今的泰安帝不是太后亲生,所以太后的亲孙子也就只有萧绥一个,不怪如此疼爱。
凤挽歌心中想着这些,却也细细的帮助太后把脉。
“太后日后要心情放松一些,吃食清淡一些,也不要像今日这样情绪起伏太大,我给您开几张药膳的方子,肯定是好吃又养生。”
想了片刻之后,凤挽歌笑着说。
“好,都听你的,还有,不是说了叫祖母吗,为何还叫太后,若是还不听话,我可要生气了。”
太后满口含笑答应着,又佯装生气的提醒了凤挽歌一句。
“嗯,祖母,我知道了。”凤挽歌很听话乖巧的答应。
太后又笑了。
世上的缘分怎么就是这么奇妙呢。
挽歌偶然之下救了自己的命,自己对她喜欢得很,正在叹息不能常见的时候,她竟然成为了自己的孙媳妇。
上天对她还是不薄的啊。
在慈宁宫吃了午饭, 两人又和太后说了一会儿话,萧绥就提出送凤挽歌回去。
太后很舍不得凤挽歌,但是也知道如今还没成亲,凤挽歌还是得回自己家的。
“过两日就是宫宴了,到时候还能再见的。”
萧绥看到太后恋恋不舍的样子,便到了太后耳边,低声说了一句。
太后眼神一亮,是啊是啊,过两日就是宫宴。
到时候皇室的人都知道凤挽歌是她的孙媳妇了。
之后萧绥亲自将凤挽歌送回了摄政王府。
下马车的时候,刚好远方传来一阵马蹄声,凤逐月和凌安安驾马而来,两人都是一身骑装,英姿飒爽,身后跟着几个亲卫。 ↑返回顶部↑
而对于皇家的这些关系,在进入京城之前,凤挽歌就已经全部了然于心了。
萧绥是已故昭和帝是太后所出的嫡子,英明神武,可却英年早逝,登基三年就因病崩逝,昭和帝的皇后殉情而去,只留下了一个不足三岁的小皇子,也就是萧绥。
时值大夏强敌环绕,内乱不平,昭和帝心中清楚幼子登基不足以震慑天下。
便在临终之前,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弟弟,也就是如今泰安帝,封幼子萧绥为太子,泰安帝百年之后,皇位由其继承。
并且指定凌苍为摄政王,还有其余三位顾命大臣,军权也交给凤逐月。
泰安帝在兄长面前起誓,会以命守护好大夏江山子民,也会照顾好侄儿,将其当做亲生儿子疼爱,等到一切事了,就将皇位归还。
之后几年泰安帝也果然如说的一般,呕心沥血治理大夏,肃清朝堂,君臣同心抗击外敌。
二十年的时间,打了不知道多少仗,凌苍凤逐月也是殚精竭力,死而后已,才将大夏变成如今的强国,周围国家不敢轻易进犯。
而太后就只有昭和帝一个亲生儿子,在儿子儿媳相继去世之后,受不了打击,身体也变得虚弱多病,便去了苍山养病。
一直到了如今才回来。
如今的泰安帝不是太后亲生,所以太后的亲孙子也就只有萧绥一个,不怪如此疼爱。
凤挽歌心中想着这些,却也细细的帮助太后把脉。
“太后日后要心情放松一些,吃食清淡一些,也不要像今日这样情绪起伏太大,我给您开几张药膳的方子,肯定是好吃又养生。”
想了片刻之后,凤挽歌笑着说。
“好,都听你的,还有,不是说了叫祖母吗,为何还叫太后,若是还不听话,我可要生气了。”
太后满口含笑答应着,又佯装生气的提醒了凤挽歌一句。
“嗯,祖母,我知道了。”凤挽歌很听话乖巧的答应。
太后又笑了。
世上的缘分怎么就是这么奇妙呢。
挽歌偶然之下救了自己的命,自己对她喜欢得很,正在叹息不能常见的时候,她竟然成为了自己的孙媳妇。
上天对她还是不薄的啊。
在慈宁宫吃了午饭, 两人又和太后说了一会儿话,萧绥就提出送凤挽歌回去。
太后很舍不得凤挽歌,但是也知道如今还没成亲,凤挽歌还是得回自己家的。
“过两日就是宫宴了,到时候还能再见的。”
萧绥看到太后恋恋不舍的样子,便到了太后耳边,低声说了一句。
太后眼神一亮,是啊是啊,过两日就是宫宴。
到时候皇室的人都知道凤挽歌是她的孙媳妇了。
之后萧绥亲自将凤挽歌送回了摄政王府。
下马车的时候,刚好远方传来一阵马蹄声,凤逐月和凌安安驾马而来,两人都是一身骑装,英姿飒爽,身后跟着几个亲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