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金成能有方律这样的定海神针,是我们的荣幸。新丝路项目,仍需你掌舵前行。”
  “职责所在,陈par放心。”方允微笑着点头,态度专业而笃定。
  两人心照不宣,让这个话题止步于此。
  阳光透过窗户,在两人之间投下温暖的光影。
  陈宴辞没有再说什么,只是优雅地起身:
  “那你先忙,那边的回复,就按我们刚才定的方向处理。”
  “好的。”方允微笑目送他的身影消失在门口。
  门扉轻合。
  她靠在椅背上,轻轻抚摸着隆起的腹部,目光投向窗外澄澈的秋空。
  未来充满了可能性,但她深知,唯有脚踏实地,才能不负当下,亦不畏将来。
  ……
  三日后,法*委第二次专题研讨会如期而至,议题深度与交锋强度远超首次。
  会议结束时,已近正午。
  在工作人员引导下,几位核心专家被邀至组织机关内部小食堂用餐。环境清雅简朴,透着一股低调的庄重。
  方允选好几样清淡小菜,找了个安静位置坐下,悄然加快用餐速度。用完餐,她拿起手包,步履从容向外走去。
  行至食堂门口,迎面走来一行领导,程主任赫然在列。
  方允步伐下意识放缓,目不斜视,尽量靠边行走。
  眼角余光却精准捕捉到,程主任的目光仿佛无意扫过她所在方位,下颌极其轻微、几乎难以察觉地向下一点。
  动作快如电光石火,方允甚至来不及做出任何回应性示意,程主任的身影已随众人步入食堂深处。
  方允心头微澜,面色平静,只不动声色地加快了离去的步伐。
  她在第二次研讨会上的表现,如同投入湖心的第二颗石子,激起的涟漪更为深远。
  在核心难题上展现的洞见、逻辑与务实方案,在与会者心中烙下深刻印记。
  组织需要的,不仅是理论家,更是能将宏图伟略淬炼为规则利刃、经得起复杂实践检验的实干家。
  因此,方允的名字与档案,自然进入了更高层面的评估视野。
  一份详尽的内部评估报告迅速形成,对她的专业能力、过往业绩、政治背景、职业操守及发展潜力,进行了全面而审慎的评估。
  评估结论高度一致。
  当收到那份承载着无上机遇的面试邀请函时,方允的心仿佛悬于云端,轻盈雀跃。
  一整天,步履轻快,眼底流光溢彩。
  然而,她将此消息深藏心底,未对任何人吐露,包括赵廷文。只是默默、专注地准备着面试所需的一切。
  赵廷文则看破不言,凝望着她眼底藏不住的星辉,他唇角的弧度,也不自觉地柔和了几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