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放下杯盏,身体微倾,声音压低:
  “在g土系统干了快二十年,基层经验极丰,对临昌土地了如指掌,与乡镇、村里盘根错节,说话颇有分量。”
  他稍顿,观察方允神色,见她专注,才续以惋惜口吻:
  “不过呢,有时候经验太丰富了,就容易陷入经验主义。他特别看重‘地方共识’和‘面上稳定’,处理问题偏向‘和稀泥’、求稳怕乱。
  跟他打交道,光讲法条政策可能不够,得多强调‘稳定’这个他最看重的点,甚至可能需要找到能影响他的‘地方共识’代表去沟通,效率会高些。”
  方允心下了然,面上仅露思索:
  “原来如此,谢周总提点。孙科风格,我们确需适应。”
  “举手之劳。”周景行摆手,状似随意。
  他话题一转,仿佛不经意地提起另一件事:
  “对了,你们团队最近和档案局的王副局对接还顺利吗?”
  方允心中微动,消息果然灵通。
  她不动声色:“是遇到一些程序上的问题。”
  周景行抬眸,神色转为斟酌后的凝重:
  “王局……他是老干部了,资历很深,对档案这块业务非常熟悉,理论功底也扎实。”
  他先予肯定,旋即话锋暗转:
  “不过,方律师……”他略作停顿,似在权衡,终以一种推心置腹、出于保护的口吻道:
  “王局早年任清水县g土所长时,经手过不少开发区征地项目。
  那个年代,你也知道,政策法规不如现在完善,操作上……比较‘灵活’。
  有些项目后来闹过风波,虽平息了,但他那段历史,背景稍显……复杂。”
  他刻意模糊了“风波”性质与“复杂”内容。
  “所以,”他语气转为“关切”的提醒,“跟他打交道,尤其是核实一些比较敏感的历史档案细节,我建议你多留个心眼。”
  这番话极具蛊惑性。
  不待方允回应,周景行啜茶,复归闲适:
  “临昌地界不大,各部门当家风格各异。项目要推进,须摸清这些‘关键先生’脉门,对症下药。光有政策精神,缺了‘地方智慧’,寸步难行啊。”
  方允静静听着,指尖在温热的茶杯壁上轻轻摩挲。
  周景行的话语如同精心调制的香茗,初尝是“坦诚”与“有用”的回甘,细品之下,却总能咂摸出一丝引诱她越过红线的涩味。
  她抬眸,清澈目光迎向周景行探询的笑眼,唇角弯起得体弧度:
  “周总对临昌的人和事真是如数家珍,这些信息对我们太有参考价值了。”
  她刻意强调“参考价值”,划清信息与行动的界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