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1 / 3)
游漪和宋衍帮着收拾完屋子,趁着小溪洗澡,点了外卖,热汤热菜,是人间烟火的味道。吃完了,游漪还是不放心,邀请小溪到自己家住几天,调整好了再回来。可是小溪坚决不去,她说自己真的想通了,现在感觉一点儿压力都没有,就等着周末睡个昏天黑地,下周一开开心心去上班。
于是,犹豫了很久,游漪和宋衍还是撤了。
出门的时候,游漪还特意打量了一圈儿,一切都很妥帖,这才放心离开,顺手把家里的垃圾全部带走。
走出小区单元门口,宋衍试探着问道:“游医生,你是真的需要招聘工作人员吗?”
现在,儿童罕见病公益平台的各项工作确实越来越多,而且最近还遇到了一堆糟心事儿,手忙脚乱。不过,招聘工作早就启动了,准确地说,已经结束了。以前,游漪一直是在工作之余挤出时间维护公益平台,也有一些罕见病患儿家长义务帮忙。现在,游漪已经辞职了,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扑在公益平台上,业务范围和规模越来越大,对工作人员专业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这次招聘的主要岗位都是需要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
其实,小溪并不适合。
但是游漪认为,如果单独设置一个岗位可以把小溪从低谷中拉出来,她为什么不呢?
游漪很快回答:“小溪肯定可以帮上不少忙,说不定马上就需要第二轮招聘了,毕竟现在一堆烂事儿等着处理......”
宋衍倒是犹豫了一会儿:“真的不是我没有同情心,小溪现在的状态可能不适合工作,万一什么人哪句话哪件事让她感觉不舒服了,我是说万一,她会不会......?”
以及......游漪会不会需要负什么责任?
至于什么工资和五险一金的成本支出,根本就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宋衍知道游漪也不在乎。
“你担心她会自杀?死在工作岗位上?或者留一封遗书之类的,让我脱不了关系?”
看样子,游漪对风险完全了解。
宋衍看着她,点头。
“游医生,既然你已经考虑到了,还是认为自己不需要规避风险吗?你刚才也说了,现在一堆烂事儿......”
涉嫌诈骗、卖假药,游漪现在还顶着嫌疑人的帽子,如果再搞出一个工作人员自杀的新闻,真的不知道怎么收场了......
“我如果不这么做,小溪怎么办?”
是啊,小溪还能怎么办呢?找不到工作,付不起房租,回不了老家,难道睡到天桥底下?游漪肯定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难道纯粹地给小溪慈善捐赠,每月按时发钱和生活用品?小溪肯定不会接受。
还能怎么办?没办法了。
除了让小溪到基金会工作,其它所有选择听起来都像要把她往绝路上赶......
可是,让小溪到基金会工作,就是给本来摇摇欲坠的游漪又添加了一层压力。
风险不会消失,只会转移。
宋衍其实早就有了主意:“小溪现在需不需要住院治疗?我们是不是应该找医生评估一下?”
算上读书和工作,小溪已经在北京呆了七八年了,不过她平时喜欢独来独往,不愿意被打扰,所以一直没有什么走得近的朋友。
除了游漪。
其实,游漪也不知道自己算不算小溪的朋友。
小溪只有实在撑不下去的时候,才会打电话寻求游漪的帮助,游漪了解的所有关于小溪的个人隐私,几乎都是在这种情况下听她说的。小溪情绪正常的时候,不会联系游漪,半年、一年甚至连续几年,除了游漪主动联系她,她基本不会出现。
小溪喜欢把自己锁起来。
也许在她心里,游漪也是“人家”,也把她当作怪物,帮助她是一种怜悯,谁会希望自己成为被施恩的对象呢?小溪肯定不愿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