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2 / 3)
最后,对质已经演变成了一场骂战,双方都撕下了文明的面具,暴露出原始的动物本能,肆无忌惮地释放没有被约束过的攻击性。
尤其是杨登云,他是受害者,小野生病、家庭负债,本来是出于好心帮助同命相连的可怜人,没想到却被骗了,还有可能面临洗刷不掉的冤枉和指控,各种委屈堆积到一起,在他心里引爆了情绪炸弹。现在,他整个人彻底脱缰,大脑和手已经不受控制了,疯狂输出负能量。刚才理智还残存时,他指责对方恶毒、恶心,可是转眼间,他说出来的话已经变成千百倍的恶毒、恶心了。
孩子生病的家长,都有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绝对不可以把孩子或者生病作为攻击的把柄。
然而现在,杨登云什么都顾不上了,他只想把自己经历的痛苦一股脑儿地复制到对方身上。当然,语言攻击带来的对未来预期的恐惧,远远不如沉浸式体验更加赤裸让人崩溃,为了弥补这种差距,杨登云只有无止境地不断不断不断变本加厉强化语言的攻击性。凭什么?凭什么他没有做错任何事情,却要承受这么多惩罚?对方无中生有找茬挑事儿,却什么代价都不需要付出?长久以来被硬生生消化下去的认命和妥协,在这一刻突然变成了挣扎和反抗,好像一头关不住的野兽,麻药劲儿过去了,笼子就被挣开了,开始舒展庞大可怕的躯体,怒吼、喷火、发力,疯狂实施报复,要把所有让它受苦的东西一起吞噬。
这样的杨登云很吓人。
旁观的家长虽然可以理解他的心情,但还是被无辜地波及到了。
因为他们就是杨登云嘴里诅咒的人,平时撑不下去的时候,很多人也会嘲笑自己被诅咒了,肯定是上辈子作孽太多,这辈子还债来了。但是,人会自我保护,他们安慰自己,只要渡过这些劫难就可以获得福报。
杨登云自己也是。
现在,杨登云彻底撕下了这层伪装,把现实和真相血淋淋地摆在了大家面前。事实上,孩子生病的厄运是无数颗无差别发射的子弹,随机选择倒霉蛋。除了不幸,什么都没有,没有前世孽债,没有因果循环,没有福祸相依,积德行善不一定会平安顺遂,作恶多端也很有可能安享晚年。
既然如此,何必自己渡劫,不如成为别人的劫。与其卑微地祈祷命运的齿轮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动,为什么不亲手推上一把?反正不会更坏了。
为了报复,杨登云宁愿伤敌100自损1000,先把自己打入十八层地狱,然后拼命把对方拉下来。他甚至希望家长们可以和他一起,把唾沫星子化作武器,以暴制暴,让魔鬼社会性死亡。毕竟,可以打败魔鬼的,只能是另一个魔鬼。
这个世界没有温度,只适合一起坠落。
没有悬念,杨登云不计后果的发疯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诈骗、卖假药,不仅不知悔改,竟然还诅咒勇敢揭露黑暗的逆行者,甚至企图引导网暴,这些行径一一被钉在了耻辱柱上,等待择日审判。
好在其他家长还算理智,没有跟着杨登云一起胡闹。不过,之前为了澄清做的所有努力,也都白费了。
游漪从公安局出来的时候,看到了一个烂摊子。
警察通过技术手段寻找作案人的工作还在进行,在结果出来之前,游漪仍然不能完全摆脱嫌疑。她只能许愿,这个人千万别和基金会真有什么瓜葛,最好是纯粹不掺杂质的栽赃陷害。
虽然事情悬而未决,游漪仍然有希望。
然而,知道了杨登云的事情之后,她的心情彻底跌落谷底。
宋衍在门口等游漪的时候,还在考虑怎么告诉她事情的前因后果比较容易接受。没想到,游漪刚拿到手机已经第一时间迫不及待上网了解进展了。只不过,在她以为自己准备好了迎接关于诈骗事件的狂风暴雨时,却猝不及防地栽进了卖假药的漩涡里。
事已至此,游漪也不能怪杨登云什么。毕竟,是应该坚持让他眼睁睁看着别的孩子吃不上药却不伸出援手?还是明明没做坏事却被平白无故地指控,也要像机器人一样心情毫无波动精确计算利弊做出最优选择?无论哪一个,都太为难人了。
一团乱麻的刺激反而让游漪快速镇定下来。
现在,杨登云的事情似乎只有一个最优解,就是不被定义为“卖假药”。除此之外,不管什么名头,多多少少可能都会面临惩罚。
见到宋衍的时候,游漪已经捋出了思路:“宋大夫,严格地说,什么样的东西可以被命名为‘药’,在医学上是有定义的吧?”
宋衍一听就知道她在考虑杨登云的事情:“当然。”
“也就是说,不是所有可以治病的东西都叫‘药’?”
“是的,很多东西的成分可能和某种药很像,但要认定为药,需要经过严格的流程。换句话说,只要流程没走完,就算这种东西有效果,也只能算是原料,或者一种化合物。”
游漪听得认真,而且得到了自己需要的答案:“太好了!”
“你的意思是,杨登云只是在赠予一种化合物?”
“难道不是吗?” ↑返回顶部↑
尤其是杨登云,他是受害者,小野生病、家庭负债,本来是出于好心帮助同命相连的可怜人,没想到却被骗了,还有可能面临洗刷不掉的冤枉和指控,各种委屈堆积到一起,在他心里引爆了情绪炸弹。现在,他整个人彻底脱缰,大脑和手已经不受控制了,疯狂输出负能量。刚才理智还残存时,他指责对方恶毒、恶心,可是转眼间,他说出来的话已经变成千百倍的恶毒、恶心了。
孩子生病的家长,都有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绝对不可以把孩子或者生病作为攻击的把柄。
然而现在,杨登云什么都顾不上了,他只想把自己经历的痛苦一股脑儿地复制到对方身上。当然,语言攻击带来的对未来预期的恐惧,远远不如沉浸式体验更加赤裸让人崩溃,为了弥补这种差距,杨登云只有无止境地不断不断不断变本加厉强化语言的攻击性。凭什么?凭什么他没有做错任何事情,却要承受这么多惩罚?对方无中生有找茬挑事儿,却什么代价都不需要付出?长久以来被硬生生消化下去的认命和妥协,在这一刻突然变成了挣扎和反抗,好像一头关不住的野兽,麻药劲儿过去了,笼子就被挣开了,开始舒展庞大可怕的躯体,怒吼、喷火、发力,疯狂实施报复,要把所有让它受苦的东西一起吞噬。
这样的杨登云很吓人。
旁观的家长虽然可以理解他的心情,但还是被无辜地波及到了。
因为他们就是杨登云嘴里诅咒的人,平时撑不下去的时候,很多人也会嘲笑自己被诅咒了,肯定是上辈子作孽太多,这辈子还债来了。但是,人会自我保护,他们安慰自己,只要渡过这些劫难就可以获得福报。
杨登云自己也是。
现在,杨登云彻底撕下了这层伪装,把现实和真相血淋淋地摆在了大家面前。事实上,孩子生病的厄运是无数颗无差别发射的子弹,随机选择倒霉蛋。除了不幸,什么都没有,没有前世孽债,没有因果循环,没有福祸相依,积德行善不一定会平安顺遂,作恶多端也很有可能安享晚年。
既然如此,何必自己渡劫,不如成为别人的劫。与其卑微地祈祷命运的齿轮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动,为什么不亲手推上一把?反正不会更坏了。
为了报复,杨登云宁愿伤敌100自损1000,先把自己打入十八层地狱,然后拼命把对方拉下来。他甚至希望家长们可以和他一起,把唾沫星子化作武器,以暴制暴,让魔鬼社会性死亡。毕竟,可以打败魔鬼的,只能是另一个魔鬼。
这个世界没有温度,只适合一起坠落。
没有悬念,杨登云不计后果的发疯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诈骗、卖假药,不仅不知悔改,竟然还诅咒勇敢揭露黑暗的逆行者,甚至企图引导网暴,这些行径一一被钉在了耻辱柱上,等待择日审判。
好在其他家长还算理智,没有跟着杨登云一起胡闹。不过,之前为了澄清做的所有努力,也都白费了。
游漪从公安局出来的时候,看到了一个烂摊子。
警察通过技术手段寻找作案人的工作还在进行,在结果出来之前,游漪仍然不能完全摆脱嫌疑。她只能许愿,这个人千万别和基金会真有什么瓜葛,最好是纯粹不掺杂质的栽赃陷害。
虽然事情悬而未决,游漪仍然有希望。
然而,知道了杨登云的事情之后,她的心情彻底跌落谷底。
宋衍在门口等游漪的时候,还在考虑怎么告诉她事情的前因后果比较容易接受。没想到,游漪刚拿到手机已经第一时间迫不及待上网了解进展了。只不过,在她以为自己准备好了迎接关于诈骗事件的狂风暴雨时,却猝不及防地栽进了卖假药的漩涡里。
事已至此,游漪也不能怪杨登云什么。毕竟,是应该坚持让他眼睁睁看着别的孩子吃不上药却不伸出援手?还是明明没做坏事却被平白无故地指控,也要像机器人一样心情毫无波动精确计算利弊做出最优选择?无论哪一个,都太为难人了。
一团乱麻的刺激反而让游漪快速镇定下来。
现在,杨登云的事情似乎只有一个最优解,就是不被定义为“卖假药”。除此之外,不管什么名头,多多少少可能都会面临惩罚。
见到宋衍的时候,游漪已经捋出了思路:“宋大夫,严格地说,什么样的东西可以被命名为‘药’,在医学上是有定义的吧?”
宋衍一听就知道她在考虑杨登云的事情:“当然。”
“也就是说,不是所有可以治病的东西都叫‘药’?”
“是的,很多东西的成分可能和某种药很像,但要认定为药,需要经过严格的流程。换句话说,只要流程没走完,就算这种东西有效果,也只能算是原料,或者一种化合物。”
游漪听得认真,而且得到了自己需要的答案:“太好了!”
“你的意思是,杨登云只是在赠予一种化合物?”
“难道不是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