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2 / 3)
不过,还是提前说好了,只谈恋爱不结婚,更别提生孩子了。上次和前男友张舟洋分手时的场面,顾盼还历历在目。每次想起来,她都要再跟周凡确认一遍:“你没忘吧?我不是图新鲜闹着玩儿,我是认真的。到时候你可别说我诈骗!”周凡点头如捣蒜。顾盼被张舟洋弄怕了,她才不管周凡是真懂还是假懂,只需要他记住自己说的这些话就行。最后,顾盼还担心不保险,非要录音当证据,两人正襟危坐,按照她起草的稿子一字不错地读完,这才终于感觉稳了。
此刻,周凡站在顾盼身后帮她拍背,顾盼灌下一杯水,声音非常疲惫:“我吃饱了。”
顾盼说她现在就想一个人静静,让周凡坐回去,感谢大家今天帮忙,等缓过来了,再找个时间聚会吃饭。
说完,又静静地坐在椅子上发呆。
游漪看了特别心疼:“盼盼,你先回房间休息吧,我吃完了自己走。”
顾盼犹豫了一会儿,实在太累,也没再坚持了。
第47章 无法对话
游漪离开顾盼家的时候,心情就像下了一整天雨的天空一样灰暗。
她羡慕顾盼。
不是羡慕顾盼有周凡陪着,而是羡慕她的家庭氛围。没错,她就是羡慕顾盼和家人的关系。在顾奇去世之后,在顾东来找到葬礼现场大闹之后,在张绾青突然发病行动不便之后,游漪仍然羡慕顾盼。
去掉顾东来这个负面因素,顾盼和妈妈哥哥的感情都非常亲密。
顾盼和妈妈的关系更像姐妹或者朋友,什么话都可以说,几乎不存在什么沟通障碍。也许是因为一直做生意,张绾青对很多社会问题的看法没有什么年龄感,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有一股子年轻人身上看不到的力量感,仿佛可以永远不知疲倦地汲取一切养分,不断滋养壮大。也许是因为见惯了风浪,参悟了人性,不管遇见什么坎儿,张绾青都不当回事儿,仿佛如履平地,能过就过,不能过就算,没什么大不了的。
不过,家里的事情除外。
所以,顾盼遇到任何困难和问题,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和张绾青商量。每次顾盼在游漪面前提到“我妈觉得”“张总说”的时候,游漪都会竖起耳朵仔细听,生怕漏了什么字句。在游漪看来,她听的更多是一种迷迷糊糊踩在棉花上的感觉,安稳的感觉,幸福的感觉。
游漪分析过自己。她到底是不是在嫌弃自己的爸妈,他们没有什么社会经验,不能为她提供帮助,所以就被否定了?答案很肯定:不是。
因为游漪羡慕的是顾盼可以毫无顾忌地向妈妈敞开心扉,想说什么说什么,想怎么说怎么说,不用思考什么事情该说什么事情不该说,更不用绞尽脑汁整理词句,担心哪句话说得不合适了就会引起误会,甚至一顿劈头盖脸的数落。
甚至,即使游漪什么都没说错,也可能换来类似“你想多了”“你自己看着办吧”“你这个孩子怎么这样”的回应,冷冰冰,硬得像一块冰箱里的石头。
从小到大,都是这样。
时间久了,游漪已经没有和爸妈沟通的念头了,她习惯性地不去依赖什么人,除了自己。
不过,今天游漪突然特别想和妈妈说话。
因为她感受到了顾盼和张绾青的互动,她们会吵架对峙甚至嘶吼,也会妥协撒娇还有任性,情绪的起伏波动很大,表面上是焦灼的,内心里也是黏在一起的,彼此血肉交织,不断生长,不断突破,紧紧依偎。
游漪从来没有过这种体验。
有时候,她告诉自己,这样的生活并不适合她,因为需要牵扯太多时间和精力。但是在这一刻,她特别羡慕,仿佛突然被敲了一棒,脑袋晕晕,什么都顾不上了。
于是,游漪拨出了微信语音聊天。
“妈……”
接通之后,游漪的声音竟然有些生涩。
“什么事?”
对面的环境很嘈杂,听起来很忙的样子,还隐约传来几句询问价格的声音“芒果多少钱一斤?”“菠萝蜜呢?”,然后妈妈就把手机听筒拉远了,对着顾客喊道“15!”。喊完之后,又把手机放下,拿起塑料袋,开始手脚麻利地包装水果。游漪对这个流程太熟悉了,她不用亲眼看到,就能猜出对面进行到哪一步了。接下来,应该是微信或者支付宝收到付款的提醒。果然,过了一会儿,传来“支付宝到账32元”的声音。
然后,妈妈重新拿起手机。很快,游漪就听到了:“怎么啦?说话呀!”语气里透着一丝不耐烦。
是的,在游漪的记忆中,妈妈总是这么着急,着急问她“什么事?怎么啦?”,然后,有事说事,没事就挂,游漪不知道她为什么着急,也许真的是太忙了吧。 ↑返回顶部↑
此刻,周凡站在顾盼身后帮她拍背,顾盼灌下一杯水,声音非常疲惫:“我吃饱了。”
顾盼说她现在就想一个人静静,让周凡坐回去,感谢大家今天帮忙,等缓过来了,再找个时间聚会吃饭。
说完,又静静地坐在椅子上发呆。
游漪看了特别心疼:“盼盼,你先回房间休息吧,我吃完了自己走。”
顾盼犹豫了一会儿,实在太累,也没再坚持了。
第47章 无法对话
游漪离开顾盼家的时候,心情就像下了一整天雨的天空一样灰暗。
她羡慕顾盼。
不是羡慕顾盼有周凡陪着,而是羡慕她的家庭氛围。没错,她就是羡慕顾盼和家人的关系。在顾奇去世之后,在顾东来找到葬礼现场大闹之后,在张绾青突然发病行动不便之后,游漪仍然羡慕顾盼。
去掉顾东来这个负面因素,顾盼和妈妈哥哥的感情都非常亲密。
顾盼和妈妈的关系更像姐妹或者朋友,什么话都可以说,几乎不存在什么沟通障碍。也许是因为一直做生意,张绾青对很多社会问题的看法没有什么年龄感,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有一股子年轻人身上看不到的力量感,仿佛可以永远不知疲倦地汲取一切养分,不断滋养壮大。也许是因为见惯了风浪,参悟了人性,不管遇见什么坎儿,张绾青都不当回事儿,仿佛如履平地,能过就过,不能过就算,没什么大不了的。
不过,家里的事情除外。
所以,顾盼遇到任何困难和问题,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和张绾青商量。每次顾盼在游漪面前提到“我妈觉得”“张总说”的时候,游漪都会竖起耳朵仔细听,生怕漏了什么字句。在游漪看来,她听的更多是一种迷迷糊糊踩在棉花上的感觉,安稳的感觉,幸福的感觉。
游漪分析过自己。她到底是不是在嫌弃自己的爸妈,他们没有什么社会经验,不能为她提供帮助,所以就被否定了?答案很肯定:不是。
因为游漪羡慕的是顾盼可以毫无顾忌地向妈妈敞开心扉,想说什么说什么,想怎么说怎么说,不用思考什么事情该说什么事情不该说,更不用绞尽脑汁整理词句,担心哪句话说得不合适了就会引起误会,甚至一顿劈头盖脸的数落。
甚至,即使游漪什么都没说错,也可能换来类似“你想多了”“你自己看着办吧”“你这个孩子怎么这样”的回应,冷冰冰,硬得像一块冰箱里的石头。
从小到大,都是这样。
时间久了,游漪已经没有和爸妈沟通的念头了,她习惯性地不去依赖什么人,除了自己。
不过,今天游漪突然特别想和妈妈说话。
因为她感受到了顾盼和张绾青的互动,她们会吵架对峙甚至嘶吼,也会妥协撒娇还有任性,情绪的起伏波动很大,表面上是焦灼的,内心里也是黏在一起的,彼此血肉交织,不断生长,不断突破,紧紧依偎。
游漪从来没有过这种体验。
有时候,她告诉自己,这样的生活并不适合她,因为需要牵扯太多时间和精力。但是在这一刻,她特别羡慕,仿佛突然被敲了一棒,脑袋晕晕,什么都顾不上了。
于是,游漪拨出了微信语音聊天。
“妈……”
接通之后,游漪的声音竟然有些生涩。
“什么事?”
对面的环境很嘈杂,听起来很忙的样子,还隐约传来几句询问价格的声音“芒果多少钱一斤?”“菠萝蜜呢?”,然后妈妈就把手机听筒拉远了,对着顾客喊道“15!”。喊完之后,又把手机放下,拿起塑料袋,开始手脚麻利地包装水果。游漪对这个流程太熟悉了,她不用亲眼看到,就能猜出对面进行到哪一步了。接下来,应该是微信或者支付宝收到付款的提醒。果然,过了一会儿,传来“支付宝到账32元”的声音。
然后,妈妈重新拿起手机。很快,游漪就听到了:“怎么啦?说话呀!”语气里透着一丝不耐烦。
是的,在游漪的记忆中,妈妈总是这么着急,着急问她“什么事?怎么啦?”,然后,有事说事,没事就挂,游漪不知道她为什么着急,也许真的是太忙了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