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2 / 3)
陆箴这人一向如此,他从不将自己谋划的事情挂在嘴上说,实则心里的盘算早已打完了,真要动起手来,他是谁也不会忍让的。
他这人称不上君子,实则能与言修聿混在一起的人,多半是没那么正派的。
太正直的人相处起来累得慌,再者言修聿的许多行径在正派人士看来,都是极为不成体统的。
起初言修聿还以为陆箴是个自幼知礼的谦谦君子,相处不过几日,便发觉他这人离经叛道得很,许多旁人要避讳的事,他是一概不在乎的。
“二公子待夫人也是极好的,前些年有一回夫人犯了头风,府里的大夫不在,外边风雪交加的,二公子怕下人赶不上,自己骑了马出去找医师,那一路上……”
三人相谈正欢时,外头来了人敲门。
正在说话的画意瞬时噤了声,言修聿扬声问道:“何人敲门?”
外头传来一道小姑娘的清脆女声:“奴婢主家听闻姑娘在此,特来求见。”
可真是奇了,言修聿不认得多少家在京城的人,就算是她认识的朋友,也不还如此珍重地敲门邀请。
“姑娘主家是哪位大人?”言修聿继续问道。
外头的人恭敬答:“主家乃是平宁公主,殿下邀姑娘前去一叙。”
第七十八章 驸马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不声不响的,就打算成亲了。”
正厅里茶香氤氲,陆箴乏味地掀了掀盖子,没有品茶的心思,干脆将茶盏推到边上了。
他坐直身子,迎着陆侯爷严厉的神情,不卑不亢道:“父亲,我与她本就不与寻常人家一般,只要我们两人有心,无需这些也能成亲。”
自打陆箴在侯府里烧了祠堂以来,陆侯爷也是头回和陆箴坐下来面对面说话。
阔别多日,他见家中的小儿子比先前消瘦了两分,不由得想起了他在府中犯错之后挨的那顿家法,今时今日,他背上的伤痕恐怕还没消下去吧。
再细细一看,陆箴颈上的疤活像只蜈蚣盘桓在他脖颈上,让人想看不见也不行。
年纪轻轻的少年郎,一辈子多是在读书写字,身上怎会多出这样多的伤痕。
一时之间,陆侯爷那来时预备好的严父之心裂开了一条缝,那舐犊情深不受控地淌了出来,再开口时话音也软和了几分:“不是不让你娶妻,但你仕途走得正好,你想娶的那姑娘,你母亲同我提过了,是个没家世的,往后要如何给你助力?人家家中都有一位家世显赫的贤妻,唯独你娶个小门小户的姑娘,对你可没有益处啊。”
陆箴忽地笑了,他道:“父亲,儿子这辈子从未称心如意过。幼时母亲蒙难,我与嫡母一同求您救救母亲,您不允;念书时儿子想去国子监读书,您不允,偏将我送去宫中为煜王世子伴读;科举后入朝为官,儿子一心想外放出京,您还是不允,硬是将儿子留在京中。如今,儿子想要娶自己心悦之人为妻,您还是不允。”
他盯着陆侯爷闪躲的眼神,冷漠道:“父亲,您口口声声为了儿子着想,可哪件事是让儿子如意了的?”
“……你资历尚浅,分不清这世上的善与恶,为父自要为你辨明。”陆侯爷难得话说得如此恳切:“儿子,这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你在侯府里闯了那样的的祸事,为父如今还不是一心为你筹谋?儿子,听父亲一声劝,别再执迷不悟了。”
话不投机半句多,陆箴撑着扶手起身,居高临下地瞧着陆侯爷,话音里多了几分嘲讽:“可父亲,您配做父母吗?这世上的人若是论起来,谁比得上您虚伪懦弱?为官,您一无所成,只求一个自保;为夫,您待母亲和嫡母都不过是面子上善待,真出了事就不管不顾;为父,您瞧瞧我,也是您教出来的好儿子啊。”
此话一出,陆侯爷心中仅剩的柔情皆被怒火烧干了,陆箴所说可不止是大逆不道,他是将君臣父子的人伦道理都罔顾了。
陆侯爷一拍扶手,怒斥道:“你这逆子!你可知……”
“公子!言姑娘她……”
门外跑进来个神情匆忙的小厮,他见正厅中二人剑拔弩张的情景,立马噤了声,等着主子发令。
陆箴不管陆侯爷的怒气,示意小厮:“你想说什么?姑娘她如何了?”
小厮一得令便倒豆子般说道:“是跟随姑娘出门的竹韵画意两位姑娘回来了,她们说姑娘在樊楼用饭时,平宁公主的下人来敲门,将姑娘单个儿带走了。竹韵和画意等了许久也不见人回来,二人前去问询,公主人早已走了,就这样不声不响地也将姑娘带回了公主府中。” ↑返回顶部↑
他这人称不上君子,实则能与言修聿混在一起的人,多半是没那么正派的。
太正直的人相处起来累得慌,再者言修聿的许多行径在正派人士看来,都是极为不成体统的。
起初言修聿还以为陆箴是个自幼知礼的谦谦君子,相处不过几日,便发觉他这人离经叛道得很,许多旁人要避讳的事,他是一概不在乎的。
“二公子待夫人也是极好的,前些年有一回夫人犯了头风,府里的大夫不在,外边风雪交加的,二公子怕下人赶不上,自己骑了马出去找医师,那一路上……”
三人相谈正欢时,外头来了人敲门。
正在说话的画意瞬时噤了声,言修聿扬声问道:“何人敲门?”
外头传来一道小姑娘的清脆女声:“奴婢主家听闻姑娘在此,特来求见。”
可真是奇了,言修聿不认得多少家在京城的人,就算是她认识的朋友,也不还如此珍重地敲门邀请。
“姑娘主家是哪位大人?”言修聿继续问道。
外头的人恭敬答:“主家乃是平宁公主,殿下邀姑娘前去一叙。”
第七十八章 驸马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不声不响的,就打算成亲了。”
正厅里茶香氤氲,陆箴乏味地掀了掀盖子,没有品茶的心思,干脆将茶盏推到边上了。
他坐直身子,迎着陆侯爷严厉的神情,不卑不亢道:“父亲,我与她本就不与寻常人家一般,只要我们两人有心,无需这些也能成亲。”
自打陆箴在侯府里烧了祠堂以来,陆侯爷也是头回和陆箴坐下来面对面说话。
阔别多日,他见家中的小儿子比先前消瘦了两分,不由得想起了他在府中犯错之后挨的那顿家法,今时今日,他背上的伤痕恐怕还没消下去吧。
再细细一看,陆箴颈上的疤活像只蜈蚣盘桓在他脖颈上,让人想看不见也不行。
年纪轻轻的少年郎,一辈子多是在读书写字,身上怎会多出这样多的伤痕。
一时之间,陆侯爷那来时预备好的严父之心裂开了一条缝,那舐犊情深不受控地淌了出来,再开口时话音也软和了几分:“不是不让你娶妻,但你仕途走得正好,你想娶的那姑娘,你母亲同我提过了,是个没家世的,往后要如何给你助力?人家家中都有一位家世显赫的贤妻,唯独你娶个小门小户的姑娘,对你可没有益处啊。”
陆箴忽地笑了,他道:“父亲,儿子这辈子从未称心如意过。幼时母亲蒙难,我与嫡母一同求您救救母亲,您不允;念书时儿子想去国子监读书,您不允,偏将我送去宫中为煜王世子伴读;科举后入朝为官,儿子一心想外放出京,您还是不允,硬是将儿子留在京中。如今,儿子想要娶自己心悦之人为妻,您还是不允。”
他盯着陆侯爷闪躲的眼神,冷漠道:“父亲,您口口声声为了儿子着想,可哪件事是让儿子如意了的?”
“……你资历尚浅,分不清这世上的善与恶,为父自要为你辨明。”陆侯爷难得话说得如此恳切:“儿子,这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你在侯府里闯了那样的的祸事,为父如今还不是一心为你筹谋?儿子,听父亲一声劝,别再执迷不悟了。”
话不投机半句多,陆箴撑着扶手起身,居高临下地瞧着陆侯爷,话音里多了几分嘲讽:“可父亲,您配做父母吗?这世上的人若是论起来,谁比得上您虚伪懦弱?为官,您一无所成,只求一个自保;为夫,您待母亲和嫡母都不过是面子上善待,真出了事就不管不顾;为父,您瞧瞧我,也是您教出来的好儿子啊。”
此话一出,陆侯爷心中仅剩的柔情皆被怒火烧干了,陆箴所说可不止是大逆不道,他是将君臣父子的人伦道理都罔顾了。
陆侯爷一拍扶手,怒斥道:“你这逆子!你可知……”
“公子!言姑娘她……”
门外跑进来个神情匆忙的小厮,他见正厅中二人剑拔弩张的情景,立马噤了声,等着主子发令。
陆箴不管陆侯爷的怒气,示意小厮:“你想说什么?姑娘她如何了?”
小厮一得令便倒豆子般说道:“是跟随姑娘出门的竹韵画意两位姑娘回来了,她们说姑娘在樊楼用饭时,平宁公主的下人来敲门,将姑娘单个儿带走了。竹韵和画意等了许久也不见人回来,二人前去问询,公主人早已走了,就这样不声不响地也将姑娘带回了公主府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