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扬州城时,京城中下了令,封赏了柳知县一家——给柳知县的夫人封了诰命,为他们一家赏下抚恤金,圣旨中对柳夫人极尽安抚,仿佛柳知县是个清白无瑕的好官。
  可清白的好官,多半是没个好下场的,家破人亡才是常态。
  柳知县贪污的消息不曾公之于众,按他先前的功绩,死后如此封赏也是不妥,更不要提他还涉及盐税贪污一事。
  “柳知县,是不清白。”赵婉容挑了挑火炉中的炭火,细微的火苗因此跳了出来,烧得越发旺盛,“他与宰辅之间,有过些书信来往,背后是有许多勾结,贪污来的钱与他脱不开干系。”
  陆箴挪了挪身子,离火炉远了些,问道:“可有证据?凭空猜测可不能当真。”
  赵婉容轻笑摇头,“我原先是这样想的,派人去查过,仔细查了宰辅府中的账目,虽有些蹊跷,但未必全是来自盐税的贪污。”
  “殿下的意思是,盐税一事中还有旁人插手?不止宰辅一人?”陆箴拧眉不解道:“可朝中上下,能和宰辅共谋的人何其多,如何查得出来?”
  宰辅坐镇朝中文官之首的位置已有数年,陆箴有记忆起,宰辅便是在这个位置上,其门生更是遍布朝野,那柳知县都勉强称得上是他的门生,他想与人共谋是再简单不过了。
  “宰辅府中的账目里,盐税只占了微不足道的几分,我特意请来帐房先生算过,贪污来的盐税顶多只有两成进了他的口袋。”赵婉容似笑非笑看着陆箴,轻声细语问道:“你觉着,这朝中还有谁,能从宰辅手里夺下大笔银钱,还叫宰辅不得有丝毫怨言?”
  陆箴仔细思索,这朝中有如此魄力的人无非就那几人。那几人中煜王与宰辅分庭抗礼,两人一个是皇亲贵戚,一个是文官之首,两人之间相抗衡也是合了陛下的意,以此稳固朝中局势。
  这两人若是为了盐税联手,也不足为奇。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便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尊贵之人,也是不能免俗的。
  可煜王能令宰辅毫无怨言替他办事吗?以至于推了自己门下一个弟子出去顶罪。
  要知道宰辅此人心思极为缜密,在许多事前都不见得有过原则,这样一个人却极为珍惜他门下的弟子。
  在陆箴看来,宰辅此人所奉行的道不止是他的高位,而是所有文官的位置稳固。
  他想要文官永远凌驾于武将之上,想要文官不受任何人掣肘。
  如此的决心,还有谁能逼得他丢弃门生?
  唯有······唯有那人!
  陆箴猛地抬眸看向赵婉容,被他的所思所想震慑到一时无言,他颤着声问道:“殿下······莫非······莫非是那人······”
  赵婉容似是早有预料,她拢起衣袖,面上笑得温顺柔和,轻声道:“我那父皇啊,战时他是英武帝王,风调雨顺时,却做不了仁君了。”
  这世上能把宰辅拉出来当挡箭牌的人,只剩下那一人!
  “这······这可是他的国,他的民啊······”
  陆箴心底掀起了惊涛骇浪,他想过与宰辅共谋的人会是谁,朝野上下,有名有姓的人他都数过来,独独没想过是那人。
  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陆箴只感到眼前地动山摇,他脚下踩着的地瞬间龟裂,他仿佛被吸进了个无底洞,不停落下直至陨落。
  他曾与言修聿说过,他虽是豪门子弟,却是自己从科举考出来的。
  从小在宫里做煜王世子伴读,陛下与他也有过几面之缘,于是科举殿试时,陛下特意留下他相谈。
  他说:“世家子弟多半依仗祖辈功绩不愿进取,而你陆家二郎,却如寒门子弟一般在科举中进取,此种心性实属难得,望你今后能在官场中尽心尽责、为国效力。”
  那是天子,天子垂眸俯视人间,独独对他降下雨露,陆箴如何能不动容?
  而后他入翰林院,一心为母亲之外,还留下些许余地,为了那日天子对他的期望,他想过可否能在这世上放手一搏,不单是为了母亲,还是为了国与民。
  可如今······天子背叛了臣子与百姓,他又该如何自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