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嚼完了干粮,言修聿灌了杯茶水顺顺嗓子,拍拍手就做了决定。
  现下将近年关,有些归家的友人多半会从她这儿路过,这几日正好见见朋友,同他们都打过招呼了,这样找人时也不觉麻烦。
  就这样定了,年一过就出海,过大约半载归家,等回了家再将院子的东西收拾了。
  言修聿高高兴兴地下了决断,似是忘了还跟京城里的公子约好了要写信,一心一意打理行囊去了。
  第二十六章 是谁在敲门
  陆箴的父亲在晚膳前归家,用膳前他先将陆箴叫到书房,阔别许久父子二人终于相见,陆侯爷依旧是一派严厉冷肃,陆箴面上也不见欣喜。
  两人相对站了许久,陆侯爷沉声道:“你在外生死不明,你母亲很担心你。”
  “母亲仁善,反倒是孩儿无能,行踪不明叫母亲担心了。”陆箴恭恭敬敬,礼数上瞧不出错漏。
  “你心里有数,往后就别叫我和你母亲挂心,”陆侯爷似是还不满意,“年岁也不小了,还这样莽撞无能,往后我和你母亲都不在了,你大哥也成了别家人,你如何自处?”
  陆箴拱手低头,“儿子听训。”
  下人在门外通报:“主君,晚膳已准备妥当,夫人请主君和二公子一同前往正厅用膳。”
  去正厅的路上陆箴都不远不近缀在父亲身后走着,陆侯爷边走边提点他:“我将诸事同陛下禀明过了,照陛下的意思是你官复原职,也不必放到柳州去了,安心留在京城吧。”
  陆箴心有疑虑:“儿子在外遇刺一事跟煜王和宰辅脱不了干系,如今留在京城,怕是不得安生啊。”
  “你是侯府的子孙,更是陛下的臣子,煜王和宰辅都奈何不了你。”陆侯爷停步,转身看陆箴的眼神意味深长,“还是······你有别的什么牵挂在京城外啊。”
  照陆箴对他老爹的了解,倘若让他知晓家里的儿子外边确有牵挂,牵挂的人还是个姑娘,那陆箴和言修聿都未必有好日子过了。
  “怎会,”陆箴低头掩去神色,“儿子只是担心给家里带来祸端,儿子的生母不就是给陆家蒙羞,才成了无牌无位的孤魂野鬼。儿子怎敢步生母后尘。”
  陆箴过去在家中从未提过生母,无需陆侯爷严令禁止,主人与下人们自发闭紧了嘴。
  她为陆家生儿育女,也为陆家的名声而死,如今却成了提也不能提的人。
  陆侯爷头回认识这个儿子般皱眉盯着陆箴,陆箴立在原地任他打量。
  视线扫过陆箴脖颈上的疤痕,陆侯爷神情微滞,眼底浮现出不忍。
  一门之隔的正厅里陆夫人似是觉出外边父子二人剑拔弩张的气氛,亲自来廊下迎他俩:“父子俩说什么悄悄话呢,外边风这样大,快些进去吧,咱们一家人好不容易重聚一堂,都坐下好好聊聊。”
  寒风中父子二人无声对峙片刻,终是陆侯爷松了口:“进去用膳吧。”
  归家后陆箴在家歇息了几日,眼看着时候差不多了,他便和兄长父亲一同上朝。
  离府时天色尚暗,陆箴与兄长同乘一辆马车,陆嗔精神不济阖上双眸闭目养神。
  他闭着眼同一旁的陆箴闲话:“一上朝那些老家伙们就开始折腾,今日你上朝,朝廷上的人怕是不会放过你,不过有兄长和父亲在,小二你不必忧心。”
  “我不过是回京任职,不曾出过错自然也无处可指摘,兄长不必忧心。”
  天边泛出一丝晨光,陆箴的眉目被一身绿色官服衬得挺拔清朗,朱红的宫墙在他眼中越发清楚,巍峨的皇城下他想起的却是不久前离开的乡间小院。
  为了避开父亲的眼线,陆箴特意将送信的人按下,等着今日出府时找时机将信送出去。
  不知言修聿将院子修缮得如何了,也不知她人可还安然无恙,相隔太远便对她一无所知······
  陆箴心头沁出悔意,他不该将言修聿留在那是非之地的,路途上再艰难也该将她带到京城来,放到眼下也比相隔数里安心。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