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倒是有所不同,”陆箴远远望向被高墙围住的天,“那儿的天比京城的更宽阔。”
  赵婉容神色淡然,她的嗓音在将沉的夜色中飘摇无依:“真好啊,我的人在那守了几日,他们写信同我说了些你那间院子里的事。那样的姑娘想来是不会过得差的,她比我困在这京城中的公主,自由洒脱多了。”
  赵婉容轻飘飘地扫了眼陆箴,她话中不乏嘲讽:“你我这样的人,是怎么都配不上她的。”
  第二十四章 衣裳
  “这是自然,殿下,臣有自知之明。”陆箴朝赵婉容拱手,“臣还要回候府,先不叨扰殿下了。”
  赵婉容留他也无事,挥挥手让他走了。
  从公主府的暗门出来,陆箴同侍卫一道骑着马,光明正大走过长街,在候府大门口勒住缰绳,叩响了候府的大门。
  门房小厮低眉顺眼拉开一条门缝,一掀眼皮瞧见是外放路上遇刺失踪的二少爷,心差点从嗓子眼跳出来,慌慌张张把门拽开,张嘴惊叫:“二公子!”
  这一嗓子把全府的人都吼出来了,平日肃然静默的府邸被小厮丫鬟的杂声淹没,个个七嘴八舌地涌上来问他去哪了,脖子上的伤是哪来的······
  陆箴没法一一解答,便先问了要紧的人:“母亲和哥哥呢?”
  小厮这才记起未曾给家里的主人回报,着急忙慌地往内院里跑,再回来时身后跟着位面容和善的贵夫人,她稍稍提起衣摆,裙摆下步子迈得很小,身边的侍女却险些跟不上她,落后一步急急劝着:“夫人慢些,二公子就在门口,不必这样着急。”
  那夫人还绷着脸不敢松懈,直至见到了大门口的陆箴,才堪堪松下一口气。
  陆箴上前来行礼,“母亲。”
  “哎,哎,母亲在呢,”陆夫人颤着手扶起躬身行礼的陆箴,上上下下仔细看过了陆箴的模样,瞧见他脖颈上的伤痕,惊得一时无言,“······这伤是······是怎么来的啊,怎的出去做官,还要受这样的苦。大夫呢?叫大夫来,给二公子看看。”
  “母亲不必慌张,伤早已好了。”陆箴温声劝了劝。
  可陆夫人对儿女的事一贯是说一不二的,她怎么也不信陆箴的话,下了一连串的令:“去找前两年给侯爷看病的那位医师来,他看伤是最准的。二公子院里的人都去将东西备上,先给公子接风洗尘。大公子呢?赶紧将大公子叫回来,将家中的事与他说说。侯爷······侯爷在外边忙着,派人去候着,等侯爷空了再将事情禀报上去。”
  小厮丫鬟们应了声,各自领了差事散开,陆夫人拉着陆箴往内院走,左瞧右瞧还是放不下心,轻声问陆箴:“身上可还有旁的伤?小二,你出去一趟,真是受了不少苦,我和你哥哥都以为你不在了,你兄长险些去给你打了棺材。如今你平安归来,真是万幸。”
  陆箴无奈摇头,“母亲,倘若我在外放路上身亡,父亲是不会允准给我打棺材的。”
  陆侯爷虽是文官出身,可他的脾气比寻常武将还要刚烈,儿子在外放做官的路上遇刺身亡,连尸骨都寻不着,这在旁人看来是桩憾事,在陆侯爷看来却是他这个儿子无能,也是他这个父亲教导无方,才叫他随意丢了性命。
  这样无能的儿子,仅会给家族蒙羞,又怎么配被安然下葬,在家族宗祠中设立牌位。
  倘若陆箴回不来,最终多半也就是在山上给他立个衣冠冢,和他母亲葬在一处。
  “这······”陆夫人最是了解她夫君,深知此言不假,却也无法眼睁睁看着家中子女伤心,只得温声劝导:“你们父亲是嘴硬心软,他嘴上不说,其实心里边还是着急的,日日为你忧心呢。”
  去内院的路上种着许多花树,这座院子曾是陆箴的祖宗建造,颇花了一番心思修建出这座府邸,叫这座院子日日月月都花开不尽。如今已是深秋,院落里的枫树鲜艳地占尽白墙,再过些时日,红梅和白梅便要其身而上,占尽这院落里的风光。
  过往陆箴曾听闻陆夫人提过,梅花是他母亲最喜爱的花。
  陆箴拨开挡在头上的树枝,讥讽道:“母亲,你是如何瞧出他嘴硬心软的?我生母,也是你的姐妹,至今还无牌无位,葬在离家数百里远的郊外。他身上最软的,恐怕也就是那张嘴。”
  陆夫人因他的话吃了一惊,她抬眸深深望向陆箴,委婉含蓄劝道:“你离家一趟,似是变了许多。以往你虽对你父亲有怨,却也不曾说过这些。”
  “经历过生死,总是会变的。”行至陆箴的院子,他朝陆夫人行礼,“先容我梳洗一番,再来给母亲兄长见礼。”
  赶了几日路,自然是要仔细梳洗的,等陆箴将自己收拾干净了,医师也被领进了门。
  医师仔细查过了伤,顺路还给陆箴诊了脉,一旁的陆夫人焦急问道:“如何?伤的可严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