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1 / 4)
谈笳走出屋子的时候,长发垂落在饱满的胸前,盈盈腰肢如抽条嫩柳,贴着生理曲线,在清晨和风下剪裁出优雅的弧度。
旗袍下摆开了叉,衬着绿的叶,粉的花,随着走路的步态摇曳出一身的婀娜。
谈笳向他们走过来,如同诗词里活灵活现的江南女儿,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一步一生莲。也怪不得,人人尽说江南好。
奶奶瞧着不远处走来的人儿,一双眼里都是不掩饰的欣慰。她嘴边喃喃夸赞:“小笳穿这身真好看。”姑姑在旁边搀着她,笑着点头说是。
谈笳来到他们跟前,眼睛去看成厉,问他:“好看吗?”
三个女人同时看向他。
成厉略点头,只定定说了句:“好看。”
奶奶笑,姑姑笑,谈笳也笑。场面一度温馨,让外人不忍心出声打扰。
他们要去的那条湖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胭脂湖。
当地有个说法是,每当这里落下场雨时,湖面上就会升起薄薄的一层雾。等雨停后,太阳出来,照在湖面上,那些沾了雨露的荷花在阳光折射中,浮现出一片绯红。远远眺望,那神态颜色像极了女子往脸上涂抹的胭脂,所以人们就给她起了这么个名字。
今天的胭脂湖很热闹,岸边围了很多人,大大小小,都是来看游湖的。
游湖的船都停靠在岸,是缀帘的乌篷船。船夫肩披蓑衣,头上束着顶斗笠,立在船头划桨。游客坐在船舱里赏景喝茶,等船摇到荷花边上,就伸手去够几株莲蓬,可以剥开现吃新鲜的莲蓬子,也可以带回去晒干炖银耳莲子羹。
谈笳他们上了船,在船夫一声“开船了,坐稳咯。”的口号中向湖对岸驶去。
船划得不快,伴着船夫的歌声,慢悠悠地在湖面晃,像樟城人悠闲自得的生活。
奶奶和姑姑在说着家常话,谈笳和成厉坐在一排,两人并肩去看湖上的夏景。
谈笳:“怪不得你小时候要偷偷跑来看游湖,风景确实漂亮。”
成厉看她一眼,没有说话。
谈笳问他:“所以你那时候掉进湖里,为什么不喊人来救你?”
成厉默了会,才坦白说:“因为不知道要喊,没人教过我。我当时想,或许,我靠我自己也能爬上岸。”
谈笳盯着他,语气有点恶狠狠地说:“奶奶说的没错,你就是个活傻子!”
成厉暗着眼眸,自嘲地勾起抹笑。
胭脂湖不算大,半个钟头船就靠了岸。成厉扶着三个女人下船,谈笳怀里捧了一束碧绿的莲蓬枝,和她身上的衣服相互映衬,惹来许多善意的目光。
那些莲蓬她一棵都没摘,全是成厉给她摘的。她只需要坐在那指挥,看中哪棵,成厉就去摘哪棵,全凭她高兴。谈笳想吃莲蓬子,成厉怕她弄脏手,就给她剥好放到她手心里。谈笳要不想吃了,他就把那些剩的自个吃掉。
奶奶和姑姑看在眼里,脸上不显露半分,心里却偷着乐。
想这棵铁树开花真是千年难遇,成厉这么些年从来没有正经谈过一个女朋友,更别说带人回来见她们。
还以为他要打一辈子的光棍,没想到人过三十,居然还带了个女孩回来。如果不是亲眼见到,真以为是在看戏文里的痴人说梦。
果然老祖宗说得话没错,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谈笳,就是那个能降住他的人。
中午回了家,随便吃了个午饭,成厉就带着谈笳准备要回淮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