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2 / 2)
“可你就是公主,而且这公主做得不坏,比你的游侠当得靠谱多了。”我截住她的话,“如果说你有一样不好,那就是你的伴读选得太差,你又对她太好,终于这个不成器的最后酿成大祸了……”我凝视她,低声道,“所以公主殿下,你打算如何处置她?”
暗牢的风声更大了,衬得此间尤为静穆。
良久之后,公主说了三个字:“你走罢。”我以为是我听错,却见她将门推开,站在了门边,然后看向我。
我惊道:“你放我走?你不怪我吗?你不惩罚我吗?”
公主道:“你想我怪你吗,你想我惩罚你吗?”
我默默不言,只是怔怔地看她。
公主笑了一笑,向外走了几步,回首道:“或许,我其实很感激你替我做了一个选择。”这一句说完,公主头也不回走出了暗牢。
几日后,敌国大将军冥辛逃狱之事遍传京城,众人愕然不已。
紧接着又是一件举国哗然的事:公主殿下看守不利,自请贬为庶人。
第七十二章
冥辛未死还逃了这事立刻在朝中掀起惊涛骇浪,百官纷纷怒指公主殿下自作主张,押人不押进刑部天牢。这其中,裴相叫得尤为痛心疾首:“公主殿下一向壮志凌云,颇有主见,可也不必将人藏匿起来,连刑部也瞒过,一人审问罢?”
哪知话刚毕,刑部尚书便一步站出,道:“公主殿下常与臣互通审讯手段,我敢说,殿下的能为不在刑部任何一人之下,包括我。殿下将人关在公主府,定有殿下的道理。冥辛既然逃得出公主府的暗牢,我相信,关在刑部也是一样。就不烦裴相抬举了。”刑部尚书素来无畏,这番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言辞让朝堂霎时静了一静。
不知是谁道:“那为何不就地杀了呢?”此话一出,朝堂又纷纭起来,众人纷纷附和,诸如“以绝后患”、“还是太欲立功”、“一意孤行”之类的言论乱哄哄地充斥着金殿。
圣上一言不发,汋萱摇扇不止,两人皆只望着殿内最前那个垂首静立的人,似乎在等着她开口。然而公主终归只是沉默,对满殿的指摘全盘接受。
此事在半炷香内传遍宫中,人人俱惊,惟有我暗舒一口气。
那日从暗牢全须全尾地回来,我以为公主有十足的把握将人再逮回来,所以才镇定如斯;后又听闻那日桐江上响了两声雷,炸破两座桥,我想定是公主府的追兵追上去了。因此我这几日都坐立不安、忧心忡忡。
直到五日后,公主上表冥辛逃狱一事,我才彻底安下心,看来公主已放弃追捕,冥辛她们应当是安全了。
只是心安了片刻,又惶惶不安起来,公主的呈折中似乎只字未提我的叛举。我本该有死里逃生的窃喜,却不知为何心中隐隐有一股不好的预感。那日在暗牢,公主殿下的神情与举动都极为反常,说的话也古怪莫名,那句我替她做了选择尤为费解。
一直到三日后,我才明白过来那个选择是何意。
三日后,公主殿下上陈罪己书,自请贬为庶人。
朝野皆惊,哗然一片。
紧接着,对公主殿下的抨击如惊雷,在朝堂一颗颗响亮炸开,炸得此起彼伏,滚滚不休。她们说,公主殿下将储君之位视作儿戏,任性妄为,草率鲁莽。在愈演愈烈的声讨之中,又渐渐冒起一支宽厚的队伍,她们说,冥辛之事不该苛责,公主殿下初衷也是为尚国多探些军情,该大事化小才好。这里头就有裴相。
无论是猛烈的抨击,抑或是不计前嫌的宽宏大量,其实心思都一致:阻止公主。至于原因,冥辛逃了,逃到哪儿去?自然回婺国去了。那战事再起,少了公主殿下…… ↑返回顶部↑
暗牢的风声更大了,衬得此间尤为静穆。
良久之后,公主说了三个字:“你走罢。”我以为是我听错,却见她将门推开,站在了门边,然后看向我。
我惊道:“你放我走?你不怪我吗?你不惩罚我吗?”
公主道:“你想我怪你吗,你想我惩罚你吗?”
我默默不言,只是怔怔地看她。
公主笑了一笑,向外走了几步,回首道:“或许,我其实很感激你替我做了一个选择。”这一句说完,公主头也不回走出了暗牢。
几日后,敌国大将军冥辛逃狱之事遍传京城,众人愕然不已。
紧接着又是一件举国哗然的事:公主殿下看守不利,自请贬为庶人。
第七十二章
冥辛未死还逃了这事立刻在朝中掀起惊涛骇浪,百官纷纷怒指公主殿下自作主张,押人不押进刑部天牢。这其中,裴相叫得尤为痛心疾首:“公主殿下一向壮志凌云,颇有主见,可也不必将人藏匿起来,连刑部也瞒过,一人审问罢?”
哪知话刚毕,刑部尚书便一步站出,道:“公主殿下常与臣互通审讯手段,我敢说,殿下的能为不在刑部任何一人之下,包括我。殿下将人关在公主府,定有殿下的道理。冥辛既然逃得出公主府的暗牢,我相信,关在刑部也是一样。就不烦裴相抬举了。”刑部尚书素来无畏,这番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言辞让朝堂霎时静了一静。
不知是谁道:“那为何不就地杀了呢?”此话一出,朝堂又纷纭起来,众人纷纷附和,诸如“以绝后患”、“还是太欲立功”、“一意孤行”之类的言论乱哄哄地充斥着金殿。
圣上一言不发,汋萱摇扇不止,两人皆只望着殿内最前那个垂首静立的人,似乎在等着她开口。然而公主终归只是沉默,对满殿的指摘全盘接受。
此事在半炷香内传遍宫中,人人俱惊,惟有我暗舒一口气。
那日从暗牢全须全尾地回来,我以为公主有十足的把握将人再逮回来,所以才镇定如斯;后又听闻那日桐江上响了两声雷,炸破两座桥,我想定是公主府的追兵追上去了。因此我这几日都坐立不安、忧心忡忡。
直到五日后,公主上表冥辛逃狱一事,我才彻底安下心,看来公主已放弃追捕,冥辛她们应当是安全了。
只是心安了片刻,又惶惶不安起来,公主的呈折中似乎只字未提我的叛举。我本该有死里逃生的窃喜,却不知为何心中隐隐有一股不好的预感。那日在暗牢,公主殿下的神情与举动都极为反常,说的话也古怪莫名,那句我替她做了选择尤为费解。
一直到三日后,我才明白过来那个选择是何意。
三日后,公主殿下上陈罪己书,自请贬为庶人。
朝野皆惊,哗然一片。
紧接着,对公主殿下的抨击如惊雷,在朝堂一颗颗响亮炸开,炸得此起彼伏,滚滚不休。她们说,公主殿下将储君之位视作儿戏,任性妄为,草率鲁莽。在愈演愈烈的声讨之中,又渐渐冒起一支宽厚的队伍,她们说,冥辛之事不该苛责,公主殿下初衷也是为尚国多探些军情,该大事化小才好。这里头就有裴相。
无论是猛烈的抨击,抑或是不计前嫌的宽宏大量,其实心思都一致:阻止公主。至于原因,冥辛逃了,逃到哪儿去?自然回婺国去了。那战事再起,少了公主殿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