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一百四十一章
  司农少卿为从四品,武州刺史为正四品,高司农少卿半阶,何况姜见黎这个司农少卿只是萧贞观口头所封,还未下明诏书,陈益清并不需向姜见黎奉礼,然后他还是抬手朝姜见黎拱了拱,口称,“姜少卿。”
  青菡被惊得说不出话来,陛下何时给姜寺丞升了官,她怎么不知?前月司农寺的另一位少卿,朱少卿的确被外调任职,可是陛下也并未下诏让任何官吏进补司农少卿的空缺,莫非这位置,是给黎娘子留着的?
  一旁的阿姚比青菡还要惊诧,至今未回过神来。
  只有当事人之一的姜见黎表现得格外淡定,只因她坚持认为这个阻拦住她的去路的当朝女帝认错了人。
  “陛下,您的确认错了人,草民不是您口中的,姜少卿。”姜见黎似是对萧贞观的触碰十分不耐,念在对方是皇帝的份上才姑且忍上一忍。
  “哦?你说你不是姜见黎,那你是谁?”萧贞观加重了手上的力道,“你是谁?”
  “回陛下,草民姓穆。”姜见黎面上露出痛苦之色。
  “穆?还真是瞧了,朕的阿姊,大晋的摄政王从前在外游历时,也称自己姓穆。”
  阿姚这时堪堪醒过神来,发现姜见黎被萧贞观抓着手腕,十分不好受的样子,顿时大着胆子道,“我家郎,娘子的确姓穆,不是陛下口中之人,还请陛下……”
  “闭嘴!”萧贞观瞪了阿姚一眼,“朕的面前,有你说话的份儿?”
  “请陛下恕罪,草民与阿姚皆是市井女子,不懂天家规矩,触怒了陛下,请陛下宽宏大量,放我二人离开。”眼见阿姚被萧贞观呵斥,姜见黎心生焦急,双膝一弯想要跪下祈求,这一举动无异于火上浇油。
  萧贞观勃然大怒在即,青菡不得不上前轻声提醒,“陛下,周围百姓良多,还是先回驿站吧,别吓着黎娘子了。”
  一听这话,萧贞观果然有些犹豫,手下的力道也比方才克制,寻了个借口道,“你同朕回去,这些年阿姊很是担心你。”
  阿姚听见后意欲上前阻止,却被萧贞观身边的暗卫先一步拦下,姜见黎尽=尽量冷静地安抚阿姚,“阿姚,你先收摊回去。”
  “可是……”话未说完,就见姜见黎冲她摇了摇头,阿姚咬了咬牙,知晓若是此时硬碰硬,就是豁出去一条命也救不回娘子,只能点头答应,以做权宜之计。
  “她倒是听你的话。”萧贞观忍不住阴阳怪气道。
  “阿姚只是脾气急了些,其实是个很好的女子,方才出言不敬也是出于担忧之故。”姜见黎担心萧贞观对阿姚方才的不敬怀恨在心,便为阿姚辩解了几句。
  萧贞观面色更加不虞,“你若继续为她辩解,朕必治她大不敬之罪。”
  姜见黎息了声,垂眸缓缓跟在萧贞观身后,萧贞观走了两步便发觉与她错肩,以为她又要逃,心惊地转过头来,于是瞧见了令她几欲窒息的一幕,姜见黎正用袖子擦拭方才被她碰过的手腕。
  呵,这是嫌弃她?她是天子,姜见黎竟然敢嫌弃她?她还没追究她假死的罪责,她竟然对她的触碰厌恶至此?
  萧贞观只要一想起当她在宫城中因姜见黎的死而生不如死的时候,姜见黎竟然在天高地远的北疆逍遥自在,她就恨不能真的掐死她。
  可这样的念头也只是一闪而过,当姜见黎觉察到她的目光,戒备地抬起头看过来时,她又想着,怎能那么容易就让她死了,她要将她带回去,带回长安,带回宫城,将她锁在自己身边,寸步不离才好。
  “怎么不跟上来?”萧贞观知道姜见黎有多么诡计多端,要不然她怎么能躲过暗卫的眼睛,一路从蜀中到北疆,还在这里扎下了根?
  三年里她派出了多少人明察暗访,却丝毫得不到有关她活着的任何线索,如今人骤然出现,她不是没有怀疑过,倘若姜见黎真的想要远离长安的一切,那么这三年里她躲藏得这么好,这么隐蔽,为何偏偏在此时暴露?然而见到了,她所有的疑虑都只化为一个念头:她活着就好。
  这一回,无论如何,也要将人带回去。
  因此一旦姜见黎的脚步变得迟疑,萧贞观就忍不住心弦紧绷,生怕自己一个疏忽又让人跑了。
  “是陛下您先停下来的……”姜见黎小声辩驳。
  难不成她真失忆了?怎么连性子也改变了不少?
  萧贞观心头浮起一丝不确定,紧接着她开始紧张,她不由地想起那场大火,火势激烈得连废墟都要被吞噬,姜见黎是死里逃生,可莫非留下了什么病痛与隐疾?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