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回陛下,皆是臣二人在武州所见所闻。”
  萧贞观看着纸上用炭笔简略勾勒出的喧嚣之景,笑道,“倒也栩栩如生。”
  十三与十七两个这才跪下请罪,“臣二人回来得迟了,请陛下降罪。”
  “罢了,你们带回来的东西还算令朕满意,下去领赏吧。”
  暗卫一走,萧贞观脸上的笑意立刻便消失了,看着纸上所绘出的一幅幅人间烟火之色,她忽然改了主意。
  半个时辰后,御史大夫宋仕南当着一众手下的面据理力争,“陛下要亲自前往同都郡行督察之事?不可,臣以为万万不可!”
  萧贞观却不甚在意,“御驾亲临地方之事,朕也不是没做过,宋御史不必再多言,朕意已决,你回去等门下省宣诏吧。”
  眼看着萧贞观起身意欲离开,宋仕南竟上前挡住了她的去路,“同都郡地处边疆,人口混杂,臣请陛下三思!”
  “宋御史,你!”
  “陛下,您如今东宫未立,若是执意前往同都郡,万一再发生三年前德阳郡的变故,您安危有恙,致使朝纲不稳,届时我大晋该何去何从啊!臣恳请陛下三思而行!”
  萧贞观自己还没生气,御史台其他的官吏就已经被宋仕南一番话吓得跪倒了一地,御史中丞隋昌炳膝行上前,一边暗中拽了拽宋仕南的衣摆,提醒他不要再胡言乱语,一边绞尽脑汁地替他转圜,“陛下,宋御史是担忧陛下您的安危和朝堂的稳固,这才激动之余口不择言,请陛下恕罪!”
  “请陛下恕罪。”
  “好了好了,朕知道宋御史赤诚一片,忠心耿耿,你们都起来吧,朕宣召你们,是为了让你们就同都郡督察之事拿出一个具体的章程,你们一个个的这是做什么?”萧贞观摆了摆手,青菡立刻上前扶起几位臣工,“朕岂能不知同都郡的特殊之处,正是因为它特殊,朕才要亲临,同都郡往西就是安西都护府,安西牵连着西域以西,我大晋天子已经有几十年不曾巡视过安西了,他们太平日子过久了,未必还记得自己的主子是谁,宋御史,你说是不是?”
  宋仕南顷刻冷静了下来,张了张口,请罪道,“陛下,是臣情急之下胡言乱语,不曾体会陛下良苦用心,请陛下恕罪!”
  “去岁的正旦大朝会,荼罗部就不曾派遣使臣拜谒长安,今岁正旦大朝,朕依然没有见到荼罗部使臣的身影,朕给了他们整整一年的机会,可他们似乎并不明白朕的良苦用心,还以为朕怕了,以为我大晋对西域诸邦的掌控大不如前,所谓先礼后兵,若是朕不采取行动,放任他们继续下去,日后安西各部一旦翅膀硬了,岂不纷纷效仿荼罗部?”
  “天下承平已久,百姓不愿再看到战火,一个荼罗部犯不着让朕此时此刻就大张旗鼓地出兵讨伐,朕要他们自己滚过来向朕请罪,若是他们继续执迷不悟,再动干戈也不迟!”
  “宋御史,你可明白朕的苦心?”
  宋仕南愧不敢言。
  “好了,朕希望此事安排得越快越好,宋御史,还不赶紧带着你的人回去,尽快给朕拿出一个像样得章程。”
  “是,臣谨遵陛下圣谕!”
  翌日,萧贞观再朝会上当众宣布了御驾巡边,亲自前往同都督察之事,有异议的臣子不在少数,被她用昨日劝退宋仕南的说辞堵住了口舌,这事儿就这么不容置疑地定了下来。
  结果刚下朝,宫人就前来通禀,说太上皇人已到了勤政殿。
  萧贞观立刻看向青菡,青菡点了点头,她便知晓昨日暗卫带回来的东西都处置好了,这才放下心来,“必定又是为了朕前往同都郡之事,走吧,去瞧瞧。”
  “你做什么非得亲自前往同都郡?”
  沉重的殿门在身后阖上,萧贞观背靠着殿门,两日内第三回说出了同样的说辞。
  可是太上皇不信。
  “阿耶不信,朕也没法子,不信就不信吧,朕送阿耶回太康宫。”
  太上皇一言不发地打量萧贞观,希冀于从她的神色上看透些什么,可是萧贞观近些年来越来越喜怒不形于色,尤其是在面对他的时候。
  “便是要去,也得先等九瑜回来,你一走,朝政谁来主持?”
  “等到阿姊回来?”萧贞观反问太上皇,“阿耶您知晓阿姊的下落?知晓阿姊如今身在何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