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139章 新帝上位
  新帝上位,群臣把这些日子被皇卫军搜查的苦恨和对先帝的不满都若有若无的发泄到了新帝身上,有几个权势在握的大臣甚至当朝讨要说法,颇有一种新帝不道歉不赔偿他就不罢休的感觉。
  赵允知道自己刚上位会遇到这种事,所以一直保持着很好很温和的态度,对那几个讨要说法的大臣说了几句软话又赏了些金银,最后规劝大家放下,毕竟先帝已逝,再议论是非可就是不敬了。
  武安侯自从新帝上位后一直称病在家没有去上朝,赵允知道后还派太医来侯府上探望,那时武安侯确实身体不太好,在自家院子走着走着还摔了一个跟斗把小腿砸了个青肿。
  太医看到后连让武安侯多多静养,少走动,毕竟武安侯年纪也不小了,这么跌跌撞撞的,再老一些该有老寒腿了。
  太医离开后没两天,赵允就让宫里的太监送来了上好的药,说是关心武安侯特地送来的。
  李末伏知道的时候瘪了瘪嘴,武安侯是不是真摔他不知道,但赵允一定不是真心就是了。
  赵允登帝后一点点的消除了大臣对他的偏见,凡事他虽不能做到十分但也能做到七八分,即使你想要纠着赵允的错误不放,他也能三言两语的把这个事情归结到“我还年轻,我不懂事,以后注意”。
  这一湖水似乎就要这么平静下来。
  但李末伏知道,平静是不可能平静的,因为赵允压根没有放弃找鬼仙人,不然京城的城门早就开放了。
  只是让李末伏更不解的是,三皇子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赵允登基了?
  四月中旬的时候,京城突然炸出了一则消息:三皇子在江南早就被新帝暗中杀害,先帝也并不是病逝,先帝和三皇子的死都和新帝有关。
  这个消息一下子就传遍了整个京城,传得沸沸扬扬的,新帝再次遭到了以三皇子党为首的抨击,他们向赵允讨要说法并且要求新帝大开城门放他们出去,他们要亲自派人去查看这消息的真假。
  赵允似乎想做个仁帝,他并没有罚那几个口无遮拦的大臣,但是他也没有理会,采取了先帝之前的做法:冷处理。
  欸,我就是不听,你说你的,你老我不和你计较,反正皇卫军现在只听我的,你们能把我怎么样?
  李末伏模仿了一些太子的心里话,大概就是这样吧。
  然而京城里的权贵们已经受够了这变相的囚禁,他们可是高于平民的贵族,如今却沦落到连出城门的资格都没有,还有遭受一些平民百姓的同情,那些平民百姓看着他们的目光就像看着一群待宰的羔羊。
  权贵们怎么能受得了。
  他们的尊严本就在上次皇卫军搜查府邸的时候丢得一干二净,如今更是憋屈至极,他们纷纷上书的上书、罢工的罢工,甚至有好几个大臣聚在一起商量该怎么质问新帝,让新帝难堪。
  最后经过好几家权贵的商讨,他们派出了五个已经七八十的老臣在朝廷上要求新帝彻查先帝的死因,因为他们认为先帝的死是人为。
  赵允被折腾这么多天也震怒了,这些天里每次上朝都有人刺他,他想要做点什么,手下的人就说因为某个大臣不配合没办法继续进行,一问原因不是某大臣病了就是某大臣说不合规矩。
  总之赵允这些日子也过得很憋屈,于是在这些人一而再再而三的提起彻查先帝去世的原因后把怒火直接发泄了出来。
  当天赵允把文武百官骂了个狗血淋头,然而这些大臣们也学习了先帝的做法:装作听不见,在赵允骂不动了之后又提了一遍,赵旭没扛住,直接让人把那五个七八十的老头拉了下去关进牢里。
  朝堂顿时无声,文武百官们低着头似乎已经确认了什么,而赵允只觉地自己眼前一黑差点昏倒,他的体力越来越差了。
  于是赵允下朝后没多久就去休息,然而不等他清醒一些,就又有五个臣子求见,他们都是刚刚被拉去牢里的老臣的儿子,其中一个还让人扛来了免死金牌。
  这下赵允直接气昏了。
  “哈哈哈哈哈!”李末伏听完这件事大笑出声,好像听见了什么世纪笑话。
  “别笑了别笑了,小心有苍蝇飞进你嘴巴里。”王蕊颜笑着说。
  陆铭云自己说这件事的时候都忍不住笑,“陛下最后还是把那几个老臣放了,不过这几天没再上朝。”
  “但很多朝臣还是不停的谏言,城门估计要打开了。”陆丰宁笑了笑轻松的说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