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1 / 3)
他甚至想好了,借这部电影,也教教余晖一些导演方面的东西。
夏扶光其实恨不得一骨碌把自己脑子里的那些知识都塞给余晖,这样就算没有了自己,余晖也能一路高歌猛进。
可那是揠苗助长,所以,他最终选择,带他经历简执人生的同时,慢慢教他一些导演技能。
或许从一开始,这就不仅仅是一个剧本,一部电影,而是他们共同成长的见证,是灵魂在光影世界中的一次相遇。
但不管如何,反正导演的位置他夏扶光是要了。
“好好——啥?”陈玫习惯性回答,然后才意识到这句话意味着什么。
夏扶光像是头铁了,不对,更铁了,发狠了,忘情了,不仅当编剧,还琢磨上导演的座位,准备跨界了。
她憋了半晌,憋出来一句:“你去过夏威夷?”
夏扶光当然知道这个梗,和余晖笑作一团。
明明在遇到余晖之前,陈玫再怎么开玩笑,他都平平淡淡。
第165章 剧组
尽管余晖在影视行业摸爬滚打了多年,但他对如何从零开始组建一个剧组却几乎一无所知,没什么概念。
也许跟他所处的位置有关,以往,都是拍戏招演员的消息传来,他去试镜,拿到角色就是拿到,拿不到就去试下一个。
也就是说,他处在这个行业的比较尾端、底层的位置,自然接触不到,也就不清楚整个剧组组建起来的流程。
曾经,他永远是通告群里被@的演员,永远攥着试镜片段在走廊候场,看着选角导演的脸色揣测自己能否留在这行。那些关于制片合同、场地租赁、设备采购的行业机密,如同被锁在保险柜里的密码,对他来说遥远又陌生。
但现在,夏扶光带他体验了一回,还是用钞能力砸出来的快速霸道版。顶级的服化道具组、顶级的摄影组、灯光组、横城拍摄地的档期租赁......
余晖坐在会议室,看着制片人用激光笔在大屏上演示预算表时,终于明白所谓“钞能力”不仅是金钱堆砌,更是人脉与资源编织的庞大网络。这种速成式教学,比任何导演系课程都更残酷地展现出行业真相。
这是学校里没法学的,哪怕余晖跑去导演系蹭课也学不到。
其实他不知道自己学这个有什么用,如果说他对表演有热爱的话,对投资、导演和制片真是一点兴趣都无,但反正夏扶光教,他就学。
因为用钞能力加速,那边剧本也先送去审核立项,所以夏扶光回归影坛之作,是他自编自导的消息很快就传出来了,电影名字暂定为《简执探案集:消失的新娘》,一看就是系列作,还是个探案故事。
和得知他准备拍戏时大众普遍期待不同,这次评价两极分化。
一半盲目信任,觉得他什么都能做好;另一半则觉得,演戏是能吃天赋的,他有天赋,就算不是科班、没有系统学习过演戏也能做好,可做导演,不是光凭天赋就行的,更何况他还连着挑了编剧和制片人。
虽然当年他的高考作文被公开过,写得不错,但一篇议论文如何和写一整个故事相提并论?
更何况,编剧一栏里,坠在他后面的,还有个余晖。
其实夏扶光本来想在导演和制片人里也加上余晖,但一来,余晖不肯,说自己只是跟着学又没有真的做什么工作,二来,陈玫吓得直摇头,警告他“你这样反而是把小晖架在火上烤”,为爱昏头的陛下总算稍微清醒了点。
不过到底保留了编剧上的位置,因为余晖是切实参与到剧本的修改中的。
真真假假的消息铺天盖地,有人嘲讽,夏扶光昏了头,真以为自己无所不能,为了捧小男朋友,可能会遭遇出道以来第一个挫折,放言他们拭目以待。
电影筹备的消息像野火般蔓延。微博热搜不断刷新,营销号用夸张标题渲染“影帝跨界”“资本捧人”。余晖刷着评论区,手指在手机屏幕上悬停又放下。有人贴出专业影评人长文,细数非科班导演的失败案例。
他愤愤地用小号在网上和人对喷,敲击着键盘的声音哒哒哒哒,跟小机关枪似的,大号上还要和夏扶光一起做出云淡风轻的样子,因为夏扶光说没必要和这些人置气。
“作品没拿出来之前,你跟他们说什么都没用。”他这么说。 ↑返回顶部↑
夏扶光其实恨不得一骨碌把自己脑子里的那些知识都塞给余晖,这样就算没有了自己,余晖也能一路高歌猛进。
可那是揠苗助长,所以,他最终选择,带他经历简执人生的同时,慢慢教他一些导演技能。
或许从一开始,这就不仅仅是一个剧本,一部电影,而是他们共同成长的见证,是灵魂在光影世界中的一次相遇。
但不管如何,反正导演的位置他夏扶光是要了。
“好好——啥?”陈玫习惯性回答,然后才意识到这句话意味着什么。
夏扶光像是头铁了,不对,更铁了,发狠了,忘情了,不仅当编剧,还琢磨上导演的座位,准备跨界了。
她憋了半晌,憋出来一句:“你去过夏威夷?”
夏扶光当然知道这个梗,和余晖笑作一团。
明明在遇到余晖之前,陈玫再怎么开玩笑,他都平平淡淡。
第165章 剧组
尽管余晖在影视行业摸爬滚打了多年,但他对如何从零开始组建一个剧组却几乎一无所知,没什么概念。
也许跟他所处的位置有关,以往,都是拍戏招演员的消息传来,他去试镜,拿到角色就是拿到,拿不到就去试下一个。
也就是说,他处在这个行业的比较尾端、底层的位置,自然接触不到,也就不清楚整个剧组组建起来的流程。
曾经,他永远是通告群里被@的演员,永远攥着试镜片段在走廊候场,看着选角导演的脸色揣测自己能否留在这行。那些关于制片合同、场地租赁、设备采购的行业机密,如同被锁在保险柜里的密码,对他来说遥远又陌生。
但现在,夏扶光带他体验了一回,还是用钞能力砸出来的快速霸道版。顶级的服化道具组、顶级的摄影组、灯光组、横城拍摄地的档期租赁......
余晖坐在会议室,看着制片人用激光笔在大屏上演示预算表时,终于明白所谓“钞能力”不仅是金钱堆砌,更是人脉与资源编织的庞大网络。这种速成式教学,比任何导演系课程都更残酷地展现出行业真相。
这是学校里没法学的,哪怕余晖跑去导演系蹭课也学不到。
其实他不知道自己学这个有什么用,如果说他对表演有热爱的话,对投资、导演和制片真是一点兴趣都无,但反正夏扶光教,他就学。
因为用钞能力加速,那边剧本也先送去审核立项,所以夏扶光回归影坛之作,是他自编自导的消息很快就传出来了,电影名字暂定为《简执探案集:消失的新娘》,一看就是系列作,还是个探案故事。
和得知他准备拍戏时大众普遍期待不同,这次评价两极分化。
一半盲目信任,觉得他什么都能做好;另一半则觉得,演戏是能吃天赋的,他有天赋,就算不是科班、没有系统学习过演戏也能做好,可做导演,不是光凭天赋就行的,更何况他还连着挑了编剧和制片人。
虽然当年他的高考作文被公开过,写得不错,但一篇议论文如何和写一整个故事相提并论?
更何况,编剧一栏里,坠在他后面的,还有个余晖。
其实夏扶光本来想在导演和制片人里也加上余晖,但一来,余晖不肯,说自己只是跟着学又没有真的做什么工作,二来,陈玫吓得直摇头,警告他“你这样反而是把小晖架在火上烤”,为爱昏头的陛下总算稍微清醒了点。
不过到底保留了编剧上的位置,因为余晖是切实参与到剧本的修改中的。
真真假假的消息铺天盖地,有人嘲讽,夏扶光昏了头,真以为自己无所不能,为了捧小男朋友,可能会遭遇出道以来第一个挫折,放言他们拭目以待。
电影筹备的消息像野火般蔓延。微博热搜不断刷新,营销号用夸张标题渲染“影帝跨界”“资本捧人”。余晖刷着评论区,手指在手机屏幕上悬停又放下。有人贴出专业影评人长文,细数非科班导演的失败案例。
他愤愤地用小号在网上和人对喷,敲击着键盘的声音哒哒哒哒,跟小机关枪似的,大号上还要和夏扶光一起做出云淡风轻的样子,因为夏扶光说没必要和这些人置气。
“作品没拿出来之前,你跟他们说什么都没用。”他这么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