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2 / 3)
余晖盯着长辈愧疚的眼神,突然想起余骏来。
父亲永远是不关心、不问候,看他不顺心了,抽完人就扭头走,连能好好说话的时候都不多,更别提道歉了。
余晖活了十九年,第一次听到长辈给他道歉。
第152章 鸭子开会
夏青道歉说出口十分顺溜,姿态也摆得低,脸上带着歉意。看得出来他道歉挺顺口。
“愿意的,叔叔,”余晖腼腆地应道,“我很愿意。”
他是发自真心的,夏扶光听的出来,便很顺其自然地牵过他,在照片墙前站定,安沐阳把相机支架拿出来的时候,夏青举起相机给他们两人拍了照。他们手牵着手,头自然地向里靠,看起来很亲密。
“拍完你俩,咱们也得拍个合影,”安沐阳接过相机,在支架上放好,设置了一下镜头,立即拉着夏青站在他俩身边,扬着笑脸。
随着相机“咔嚓”一声,倒像是拍了张全家福。
安沐阳挨着余晖站,她今天穿了身长袖的裙子,袖子擦过余晖露出来的胳膊,鼻尖茉莉的香气也变得更清晰,这让余晖有点紧张。
除了恨不得二十四小时挂在夏扶光身上之外,余晖不太习惯和亲人亲密的肢体接触,记忆中母亲温和的模样都屈指可数,于是不习惯之下,他便下意识地抓紧了牵着夏扶光的手。
夏扶光立即转头看他,眉眼间满是关心。
安沐阳不动声色地往旁边让了让,脸上笑意未减,反而多了点对晚辈的怜惜。尽管才第二次见面,但她自然了解过这孩子之前和父母打官司的事情,知道余晖的家庭情况,晓得他父母不是什么好人。
报道和声明里冷冰冰的文字,都不及此时余晖的反应来得触动人心。她自己在温馨的家庭中长大,但之所以选择公益律师这条路,就是因为见过许多不被爱的妻子、孩子。
所以她自然知道,紧绷的嘴角、闪烁的眼神、带着点防御性的姿态......都是无声的诉说。
她把人往饭桌旁引,温和地转移话题:“中午在家吃,都是老夏的拿手菜。”
晚上还有一顿正式的宴请,是请了夏扶光的爷爷奶奶、大伯、姑姑一起在饭店吃,余晖是知道的。但中午这顿家常饭,只有四个人,更显得亲近。
一桌子菜满满当当的,没等余晖看清楚,就听夏扶光略带放松的声音吐槽了一句:
“霍,鸭子开会。”
建邺人是真爱吃鸭子,余晖想起网上调侃的梗——没有一只鸭子能活着游出秦淮河!果然是真的。
夏青得意洋洋:“那是,特地去收的5年的散养老海鸭子,这锅海鸭汤煲了一上午了;啤酒鸭收的高邮湖麻鸭;烤鸭和盐水鸭杂是外面买的;这个烤鸭舌一定要尝尝啊,我新研究的秘方!”
余晖定睛一看,这才看清桌子上的全貌:桌子正中间稳稳当当搁着一大砂锅的海鸭汤,里面放了嫩笋;啤酒鸭看起来麻辣鲜香;还有一盘撒了卤汁的琥珀色烤鸭;一盘码放整齐的盐水鸭杂,有鸭翅、鸭爪、鸭脖、鸭肫、鸭肠;鸭舌看着像是烤或者炸的,撒着一点点芝麻和葱花。
夏扶光伸手就拿了汤勺,盛了一碗汤,黄澄澄的汤里有两块鸭肉、一块鸭血和两三根嫩笋,他很顺手地放在余晖面前,还放了一个小勺子。
他吃饭从来不主动给别人夹菜,只是和余晖一起吃的时候,有汤他总会耐心先给他装一碗,放在一边先凉一凉。
夏青嘚嘚瑟瑟,显然很满意自己做的一桌菜,还开玩笑:“虽然没有扶光做的好吃,但是退休了去开个私房菜饭馆应该够格。”
安沐阳也很热情,主动把鸭舌往余晖的方向推了推:“刚出锅,尝尝看。”
即使配了公筷,他们家也没有互相给人夹菜的习惯,上次在姥姥家吃饭余晖就发现了。
这很好,他其实特别不喜欢被人夹菜到碗里,就算是好心,总归膈应,有时候夹的还是他不爱吃或者不能吃的,硬着头皮吃一口放一边还占位置。
余晖听劝,夹了块鸭舌,因为烫,所以小心地咬了一口。鲜香的滋味立即在口腔中爆开,肉质弹牙,表面的焦香与内里的嫩滑形成绝妙对比。
“很好吃,”夏扶光也吃了一块,随即夸出口,“调味刚刚好,有果木香味——下次试着先烤舌内再烤舌外,这样可以爆汁。芝麻和葱花可以不撒,腌的时候已经去过腥了。” ↑返回顶部↑
父亲永远是不关心、不问候,看他不顺心了,抽完人就扭头走,连能好好说话的时候都不多,更别提道歉了。
余晖活了十九年,第一次听到长辈给他道歉。
第152章 鸭子开会
夏青道歉说出口十分顺溜,姿态也摆得低,脸上带着歉意。看得出来他道歉挺顺口。
“愿意的,叔叔,”余晖腼腆地应道,“我很愿意。”
他是发自真心的,夏扶光听的出来,便很顺其自然地牵过他,在照片墙前站定,安沐阳把相机支架拿出来的时候,夏青举起相机给他们两人拍了照。他们手牵着手,头自然地向里靠,看起来很亲密。
“拍完你俩,咱们也得拍个合影,”安沐阳接过相机,在支架上放好,设置了一下镜头,立即拉着夏青站在他俩身边,扬着笑脸。
随着相机“咔嚓”一声,倒像是拍了张全家福。
安沐阳挨着余晖站,她今天穿了身长袖的裙子,袖子擦过余晖露出来的胳膊,鼻尖茉莉的香气也变得更清晰,这让余晖有点紧张。
除了恨不得二十四小时挂在夏扶光身上之外,余晖不太习惯和亲人亲密的肢体接触,记忆中母亲温和的模样都屈指可数,于是不习惯之下,他便下意识地抓紧了牵着夏扶光的手。
夏扶光立即转头看他,眉眼间满是关心。
安沐阳不动声色地往旁边让了让,脸上笑意未减,反而多了点对晚辈的怜惜。尽管才第二次见面,但她自然了解过这孩子之前和父母打官司的事情,知道余晖的家庭情况,晓得他父母不是什么好人。
报道和声明里冷冰冰的文字,都不及此时余晖的反应来得触动人心。她自己在温馨的家庭中长大,但之所以选择公益律师这条路,就是因为见过许多不被爱的妻子、孩子。
所以她自然知道,紧绷的嘴角、闪烁的眼神、带着点防御性的姿态......都是无声的诉说。
她把人往饭桌旁引,温和地转移话题:“中午在家吃,都是老夏的拿手菜。”
晚上还有一顿正式的宴请,是请了夏扶光的爷爷奶奶、大伯、姑姑一起在饭店吃,余晖是知道的。但中午这顿家常饭,只有四个人,更显得亲近。
一桌子菜满满当当的,没等余晖看清楚,就听夏扶光略带放松的声音吐槽了一句:
“霍,鸭子开会。”
建邺人是真爱吃鸭子,余晖想起网上调侃的梗——没有一只鸭子能活着游出秦淮河!果然是真的。
夏青得意洋洋:“那是,特地去收的5年的散养老海鸭子,这锅海鸭汤煲了一上午了;啤酒鸭收的高邮湖麻鸭;烤鸭和盐水鸭杂是外面买的;这个烤鸭舌一定要尝尝啊,我新研究的秘方!”
余晖定睛一看,这才看清桌子上的全貌:桌子正中间稳稳当当搁着一大砂锅的海鸭汤,里面放了嫩笋;啤酒鸭看起来麻辣鲜香;还有一盘撒了卤汁的琥珀色烤鸭;一盘码放整齐的盐水鸭杂,有鸭翅、鸭爪、鸭脖、鸭肫、鸭肠;鸭舌看着像是烤或者炸的,撒着一点点芝麻和葱花。
夏扶光伸手就拿了汤勺,盛了一碗汤,黄澄澄的汤里有两块鸭肉、一块鸭血和两三根嫩笋,他很顺手地放在余晖面前,还放了一个小勺子。
他吃饭从来不主动给别人夹菜,只是和余晖一起吃的时候,有汤他总会耐心先给他装一碗,放在一边先凉一凉。
夏青嘚嘚瑟瑟,显然很满意自己做的一桌菜,还开玩笑:“虽然没有扶光做的好吃,但是退休了去开个私房菜饭馆应该够格。”
安沐阳也很热情,主动把鸭舌往余晖的方向推了推:“刚出锅,尝尝看。”
即使配了公筷,他们家也没有互相给人夹菜的习惯,上次在姥姥家吃饭余晖就发现了。
这很好,他其实特别不喜欢被人夹菜到碗里,就算是好心,总归膈应,有时候夹的还是他不爱吃或者不能吃的,硬着头皮吃一口放一边还占位置。
余晖听劝,夹了块鸭舌,因为烫,所以小心地咬了一口。鲜香的滋味立即在口腔中爆开,肉质弹牙,表面的焦香与内里的嫩滑形成绝妙对比。
“很好吃,”夏扶光也吃了一块,随即夸出口,“调味刚刚好,有果木香味——下次试着先烤舌内再烤舌外,这样可以爆汁。芝麻和葱花可以不撒,腌的时候已经去过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