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准确的说,余晖喜欢的本子,因为余晖喜欢的本子,他也会喜欢。
  哪怕过去那么多年,其实人的底色是一致的,能打动余晖的故事,必然也能拨动夏扶光的心弦,只是可能在余晖眼里10分的故事,在更成熟一些、眼光更老辣的夏扶光眼中只有7分,但是,他这么多世界的经历,足够弥补那剩下的3分,让故事更完整一些。
  余晖似懂非懂地眨了眨眼睛,有点不太明白“没什么执念”——他连新人奖都没有,就算理解了字面意思,那样的境界距离自己也太远了些。
  夏扶光从他怀里回头捏了捏他的脸:“我之前教过你怎么看剧本对吧?”
  “昂,”余晖点头,“我都记得,但是现在还没办法融会贯通。”
  “没关系,现在,都忘掉,”夏扶光眼里含笑,“只选你自己喜欢的。”
  第140章 作品
  阳光斜斜地洒进客厅,在茶几上的剧本堆投下细碎的光影,就连纸张边缘都泛着微光。夏扶光半倚在灰蓝色的布艺沙发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剧本边缘,指腹感受着纸张的纹理,目光却时不时瞥向窝在另一侧认真帮他翻剧本的余晖。
  年轻人盘腿坐在他身前的地毯上,后背靠着沙发,有点心不在焉,大概是在想刚刚夏扶光提出的问题——自己喜欢什么电影。
  要问余晖喜欢什么类型的电影,夏扶光当然有发言权。他还是年轻人心性,若单纯将电影当作消遣,余晖偏爱那些热闹欢腾的类型,比如带点搞笑元素的特效片、或者是动画电影。偶尔那种合家欢的喜剧片,他也能看得乐呵。
  但要是谈及真正能触动内心的题材......反正不是亲情类的,《大河》以细腻亲情线著称的电影,恐怕很难让余晖产生共鸣。
  借着这个机会,夏扶光给余晖布置了个任务,让他把自己标记过的电影大概列个表,看看更喜欢哪类题材的电影。
  而自己则接过陈玫的任务,开始把拾光那边的剧本重新过一遍,以此来寻找合适的剧本,堪称大海捞针。
  接下来的一周,夏扶光几乎把自己埋进了剧本堆里。书房的台灯常常亮到深夜,稿纸旁的咖啡凉了又热,热了又凉。
  如果只是单纯为了捧余晖,或者让余晖能拿奖,倒是有几本可以试试,这几年,国内奖项偏爱小人物的高光,国外奖项偏向传记中表现出的成长线。
  他摩挲着剧本封皮,思绪飘远。
  这很可能是他和余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合拍的电影,夏扶光不想目的性太明确,只想像之前对余晖说的那样,他不愿让这场表演沦为一场充满目的性的秀,只想纯粹地为喜爱而演。
  与他这边的一筹莫展不同,余晖那边倒是进展顺利。
  拍戏并不是一天到晚就站在镜头前的,有时候排了他一整个白天的班,可大家是轮着拍,总有休息的时候。
  闲暇时间他就当“夏老师”给自己布置了课题,剧组休息室里,总能看见他抱着平板认真标记电影的身影。有时趁着拍戏间隙,他就蜷在角落的折叠椅上,连工作人员递来的水都顾不上喝,认认真真翻着电影APP,把自己看过的电影都标记上,然后根据给出的评分和数量做了个表格,用不同的颜色标注统计,甚至给部分实在喜欢的电影附上自己写的影评。
  评分最高的,是动画电影,哪怕是剧情稍微差一点的,他打分也比较松,当然,像是《瓦力》《寻梦》之类本身就值得高分的震撼之作,他更是乐意奉上高分;
  真人电影中,数量最多的是特效大片,但评分普遍在8分以下,看个爽完事儿;
  要是结合数量和评分来看,余晖觉得,自己喜欢的应该是悬疑、探案类的故事。
  他认认真真誊抄了一遍表格,用彩色马克笔写上“观影报告”,旁边还画了个小小的电影胶卷,交给夏扶光看。
  表格反映出来的内容,即哪部分类型电影评分更高、更得余晖喜欢之类的事,并不出乎夏扶光的意料,但细致程度倒是让他吃惊,表格不仅按照类型、评分分类,看过几次的电影还细心标注了几次观影不同的简短感受。想来做学校里的作业,余晖都没那么认真。
  “悬疑,探案……”夏扶光的手指在表格上轻轻敲击,发出有节奏的声响。他想起拾光娱乐仓库里那批悬疑网文IP,虽噱头十足,却总透着股“先射箭后画靶”的刻意;市面上那些还算不错的剧本,又难以找到两个同样出彩的角色。
  夏扶光......
  也当过侦探。 。
  那甚至就是他摆脱余晖的身份,以4970这个名字去参加的第一个快穿任务世界,所以印象更深些。当时他化身初出茅庐的侦探,在斑驳的案卷与凌乱的线索中抽丝剥茧。
  那会儿他真是个菜鸟,什么都不懂,系统积分又不够,并不能兑换太好的道具,唯一算得上外挂的,是如果推理错误,在那条错误路线推理完成时,系统会帮他打个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