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萧老爷子的父亲为了这个老二,可以说是不惜代价的投入,几乎倾尽家产。
  老大和老三自然是颇有微词,但有父亲在上面压着,倒也不敢多说什么。
  等萧老爷子从大俄回来的时候,还带着一个肤白貌美大长腿的的喀秋莎,也就是萧世秋的奶奶。
  我听得忍不住感慨了一句,“所以你的美色是来自你的奶奶,幸好爷爷审美在线,去的还是大俄,要是去个非洲,咱俩这辈子估计无缘了。”
  我没有种族歧视,只是单纯不喜欢那个色儿。
  萧世秋哈哈大笑,“记得下次跟我回家,把这话亲自去跟老爷子说,顺便感谢他的审美。”
  我:“……”
  虽然萧奶奶有着惊人的美貌,可是观念传统的老父亲还是觉得不能接受儿子娶个异族媳妇。
  于是没有办法的情况下,萧爷爷带着奶奶去参了军,在部队里成了合法夫妻。
  这可把他父母急坏了,这是他们给予厚望的儿子,要是有个好歹,萧家恐怕要就此败落了。
  好在萧爷爷脑子活,八字硬,凭着知识改变命运,因为有着海外关系,军队缺啥,他就帮着倒腾啥,没过多久就在军需处有了举足轻重的位置。
  家里妥协后了,萧爷爷也会偶尔带奶奶回家。
  打完鬼子后,军队吸纳了更多的军人,当时做军装的布料紧缺,于是萧爷爷自己用积蓄加上奶奶带来的一些珠宝,回家买了几台织布机,为军队生产军装布料。
  后来规模越做越大,直到解放后,接下了一批军需订单,那时才真正攒下了一点家底。
  我突然想到STG集团的子公司里,有一家跟纺织有关的,于是问到,“这是不是就是STG旗下那家服装公司的前身?”
  “聪明,被你说对了。”
  产业做大后,那时萧爷爷的父母还在,按以前的规矩,父母在,不分家,不过到了后来那场运动的时候,工商登记必须明确产权人。
  萧爷爷当时从军队走向政界,于是把法人登记在我大伯名下。
  我突然想到个问题:“那其他两房就没意见?”
  “怎么会没意见?”萧世秋冷笑一声,“所以改革开庭改制时,爷爷给了两房各15%的干股。
  但表决权始终握在我们这一支手里。”
  “那后来呢?”我觉得事情应该没那么简单。
  后来萧家的这个企业虽然在大伯名下,但萧家大伯并不擅长经商,所以实际经营一直是萧世秋父亲在运作,企业在那几年起来的非常快,萧家已经开始在A市有了一席之地。
  而萧世秋正如他爷爷一样,成了萧家所有后代中最出色的一个。他去漂亮国留学时,边上学边创业,靠着家里给的第一笔钱,在回国时带回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STG就是他在回国后创立的。
  “所以STG其实是你白手起家的?”我一直以为是他是富二代或三代,没想到他其实是自己创业的。
  “可以这么算吧,不过启动资金是家里给的,不能说完全靠自己。”这家伙还谦虚上了。
  “后来我自己的公司每个项目都踩在风口上,起势很猛,STG的规模已经远远超过萧家的公司了。
  后来我大伯过世了,爸想退了,他让我一并接过萧家的公司。
  其实当时我并不想管,里面牵扯的麻烦太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