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1 / 3)
刘易德心惊肉跳,他紧闭上方张开的双唇,蹙眉死盯着压在密信上那只青筋暴起的手。
“他这是觉察朕忌惮他了,猜到了朕的心思,才以此方法告诉朕,他权势滔天,连朕的后宫亦是能随意伸手探入!”
李修然越说越激动,以至于不慎呛咳起来,刘易德惊得慌忙给他倒茶润口。
“当然,此事尚未定论,更大可能乃赵文会所为,但无论如何,能做到此事之人,并非能随随便便搜查宫人,严刑拷打逼问而出。”李修然只手放下茶杯,漠然道,“赵文会乃奸佞小人,即便要抗衡开府,也并非良策。”
刘易德眼珠一转,试探道:“陛下是看上了中郎将?传闻这中郎将虽为太师亲信,可平日太师设宴他倒是鲜少去……”
李修然意味深长笑道:“他能否担此重任,还得看他的本事。”
“陛下英明。”刘易德殷勤笑道,“倘若此次中郎将能凭借半本名册击退匈奴,亦能名正言顺受封高官厚禄,到时再一举铲除赵家不迟。”
李修然仰头大笑,敲了敲他的脑袋道:“你倒是看得透彻!”
刘易德伏跪在地,轻抬玉壶再倒了杯茶,谦卑笑道:“全凭陛下调教。”
殿外忽走入一金吾卫拱手道:“陛下,袁姑娘此刻在殿外等候。”
刘易德得了李修然递来的眼色,会意踏下玉阶随同那金吾卫迈出殿外,将门外立着的青衣姑娘带入殿内。
青衣姑娘摘下面纱,撩起裙摆伏跪于地,额抵地砖叩首道:“罪臣之女袁氏素华,拜见陛下。”
“免礼,瓜州刺史之女果真是知书达理。”
袁素华并未起身:“罪臣女不敢担陛下称赞。”
“为人父,爱子女心切,朕并非薄情之人,亦能体会,刺史虽守瓜州不力,导致匈奴攻陷,是为臣子之过错,可提前料知死期将至,送老母妻儿离城避难,独自率兵与贼人决一死战,是为人之忠孝。”
袁素华依旧跪地不起:“谢陛下不杀之恩,罪臣女甘愿伺候陛下身侧,不求恩宠,但求报答陛下不杀我袁氏一族之恩。”
“上前来。”
李修然摆摆手,扬起下巴打量着她步步走上玉阶,而后跪在案前。
“抬起头来。”
袁素华缓缓抬起脑袋,只见其肤白如雪,眉如远山含黛,一双桃花眼冷如寒潭墨玉,朱唇稍扬,隐隐撩人心怀,青丝仅用一支玉簪挽起,不施粉黛,却比这世间美玉更摄人心魄。
李修然眉头微颤,感慨道:“果真是国色天香,听闻姑娘诗书满腹,不知曾可读过些什么书?”
袁素华垂头躬身道:“民女愚笨,家父教导过《诗经》《汉书》等。”
“今日见你一面,朕竟觉心中不舍了。”李修然捏紧手中茶杯,缓缓举起品了一口,眸光却不曾离开袁素华半分,“倘若送你离宫,你可否还会忠心于朕?”
袁素华叩首道:“罪臣女愿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自然。”阴沉眸光掠过一丝笑意,李修然摇晃着杯中茶水,缓声道,“袁姑娘是聪明人,做的好,朕保你袁氏一族荣华富贵,断不会叫你有后顾之忧。”
袁素华再拜,道:“谨听吩咐。”
“御史大夫萧韩有一嫡子,名唤玉安,如今位居开府仪同三司,却仍未成亲生子,亦未曾纳妾,你可满意?”
袁素华愣了须臾,低声狐疑道:“听闻开府大人乃断袖,喜美男在怀,民女恐怕入不了他的眼。”
李修然冷哼一声,沉默半晌,骤然笑道:“民间传闻而已,尔之要务,乃为其生下一儿半女足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