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除了俩主角,还特别喜欢洪秋叶演的惠芬,胆大泼辣有点贪小便宜又慈爱的东北老娘们,好的电影就是出场几分钟的配角有血有肉让人印象深刻。”
  “感觉徐承熹把自己遇到的上流社会人士和老百姓都拍了进去,好搞笑好讽刺好悲哀好乐观。”
  “给它打五星是因为只
  有五颗星。”
  “相同题材的片子,徐承熹能拍出不一样的内容。”
  “告诉我不是我一个人喜欢罗书记。”
  “徐承熹的电影一直有种清新飘逸又厚重的气息,非常佩服她独特的构图与光影,别人模仿只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说实话,徐承熹黄少敏沈岩已经证明了,
  内娱从导演到演员都该换血了。”
  “……”
  靠着自来水口碑,便是竞爭团队下黑水都不妨碍《上和下》的票房边际增长效益。
  徐承熹人在柏林,一边操心《上和下》是否摘得桂冠,一边忧心《上和下》在国内的票房。
  《上和下》的文本,至少五年内都少有,若是此次不成功,日后她就难以再遇机缘。
  此次提名柏林金熊奖的片子中,《上和下》与《我是谁》评分最高,竞争得最激烈,
  《我是谁》是部英国片子,讲述的是跨性别者所处的社会,它是一个奇特的世界,但同时也具有启发性,一方面,跨性别者与普通人相隔甚远,另一方又身处同一个世界,在社会上,尤其现今,人们对跨性别者存在先入为主的偏见,但这些观念与事实并不符。
  观展这两天,徐承熹细细看了这片子,觉得很好,好的地方在于,导演也没给出跨性别者如何与社会、普通人共存的真正答案,也没有指责哪一群体错了,一些东西它就是客观存在,让人无可奈何,背后透露的本质原因,是现今这个迷乱又焦躁的社会造成的。
  电影节的观影者看了这片子,对其褒贬不一,不少人认为这太政治正确了,跨性别者LGBT能不能远离电影圈,前两年巴黎奥运会在全球闹了个大的,现在又来强|奸普通人的视线,当评委会主席克里斯丁图尔特现身,舆论再度掀起一阵高潮,网友议论纷纷——
  “她去干什么?她有什么作品?拍了这么多年的戏就只一部玛丽苏剧《暮光之城》拿得出手。”
  “柏林电影节不会是看她是同性恋就邀请她吧,真是疯了。”
  “一个敢邀请,一个敢答应。”
  “这个世界越来越颠了。”
  虽然很巅,但大家都知道结果也越巅才正常。
  青鸾说这次的评审团,有一个同性恋,有一个双性恋,外加一个克里斯丁。评委整体公正,但架不住有个人偏好,一个人就能影响评审结果。
  雨霏道:“《上和下》的剧情内容,包括视听语都最突出,我可不相信他们看不出来。”
  是看得出来。《上和下》的商业性相较重,青鸾心想,按照以往三大电影节的获奖情况来看,即便有的片子被诟病不如xxxx,可本身质量过硬,能让大部分人信服,也就是说几部片子竞争,如果差距不大,到最后看的就是评委的审美偏好,以及人情世故。另外,三大国际电影节中,《上和下》既已拿了戛纳的金棕榈,另外俩电影节给它发颁最高奖项的概率就会削减。
  《上和下》面临的外忧徐承熹自然知道,随着正式颁奖时间的逼近,众人入场,在嘉宾席坐下,她手心都罕见得发了潮。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