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青鸾跟徐承熹聊娇妻话题是有原因的,因为云和筹拍的一部偶像剧,要寻求在娇妻与大女主的主流声音之间平衡,既收割偶像剧市场,又避免被骂娇妻,想让她这个能导能编的合伙人參与策划,因为她參加《歌手》这節目不是天天录制,有时间休息的,其他參赛选手有的还能参与另一档節目呢。
  “偶像剧很难不被骂娇妻。”徐承熹想了想,“但如果编剧让俩个活生生的人真的相知相恋相守,倒是能避免。可是活生生的人,充满缺点……”
  青鸾说缺点太多观眾会骂死。观眾对主角非常严苛,尤其女主角。“综合条件一定要超过大部分女性,才能得到完美男主的爱情。”
  徐承熹皱眉,“为什么?”
  青鸾说因为隐秘的雌竞心理。
  徐承熹说这太武断了。“看剧只是看个乐呵,谁闲得没事会跟女主角竞争。”
  “是大部分观眾,不是所有,并且很多人不自知这种微妙的竞争心理。”青鸾说她在影视行业混了十年,深知偶像剧的成功秘诀就是,要让观眾先爱上女主角,知道女主角的综合条件是优于大部分普通女性的,比如家世好、能力强,或者家境不好,但十分漂亮,性格很好能提供情绪价值。“这样才有资格得到完美男主的爱。”
  “我做不来偶像剧,一辈子都做不来。”不止不爱看,不想演,也不想导。徐承熹接着说:“但我始终认为,不是你刚刚说的什么雌竞心理,而是一种,大部分人有种朴素的心态,就想看到两个美好的人在一起,如果一个人让人讨厌,就容易破坏观众对美好的想象,很多事情就不成立,包括美好感情的建立。”
  青鸾眼睛一亮,“你这样说也有道理。”
  “道理不道理的,总之这偶像剧的策划,我是不参与的,以后也别叫我。”她的主职就是导戏,偶尔出歌,遇到十分好的角色剧本,有人邀请她出演,她就演。其他的,不在考虑范围内。
  青鸾说内娱最能爆的剧还就是偶像剧,仙偶剧就是其中的一个变种,题材严肃内容复杂的,容易叫好不叫座,别看网上很多人骂偶像剧,但沉默者始终是大多数。“就像你说的,观众看剧只是看个乐呵。”
  这不无道理。想到未来要创立影视文化公司,就得考虑市场,观众的口味,徐承熹一时有点头疼,但眼下她得用心应对歌手这一節目。
  她叫青鸾暂时别管剧的事,“帮我约汪老師,我想请教他。”
  她
  虽心有把握,但参加比赛cover人家的作品,得讨教原创,才能最大发挥价值。
  青鸾说早就约好了,明天下午就吃饭见面。
  次日下午,徐承熹跟汪老师见面吃饭,商议了一番她的cover,之后去录音棚录歌,对方指教,她事半功倍,谢过对方。
  第二天她就飞去长沙,与此次参与歌手节目的部分选手见面了。人情局,青鸾比她在行,带着她这个刚回国的绿卡,表现得面面俱到。
  其中最大咖的当属天后na姐了,虽是大咖,但为人十分爽脆,对年轻艺人足够包容热情,徐承熹看着对方那张刚做了保养的脸,忍下了那句‘我妈特喜欢您的歌,我从小听着您的歌长大的’。
  此外,还有她儿时听过的歌手,她都一律按照内娱的叫法,称其为老师,汪老师、杨老师。
  节目开播逼近,网上连续几天的话题度都在参赛选手身上,徐承熹为最,她水平到底如何?节目发布会上,有媒体记者不怕得罪人,站起来说,这届比赛,她是观众最期待的选手,都有网友投票预测她会拿第几名。“你压力大不大。”
  她微笑说:“感谢大家的期待,欢迎节目开播当天,来看我和其他歌手,至于我是骡子还是马,拭目以待吧。”
  这话一出,全场沸腾。节目组要笑死了,承熹真是行走的话题流量机,给他们省去了一大笔营销费。
  前来捧场的粉丝,心中又是骄傲,又是担忧。
  直播啊,比赛是直播,到时候唱破了一个音,承熹都可能会被三百六十度无死角地嘲。
  要命的是,第一场比赛,徐承熹就抽到了第一个上场。
  经纪人和粉丝愁,徐承熹倒是乐见其成。“越早上场,越容易让人印象深,也能尽早舒服。”
  按照她的要求,钟新语把她打扮得像冷都女,就是衬衫、牛仔裤,不过看似简单,实则都是质地相当好的奢牌。
  彩排过了,又有过无数次的世界巡演,她登台时,面对台下五百名观众,丝毫不紧张,深深一鞠躬,静静地站在立式话筒前,开嗓就引发了观众鼓掌。
  相比原唱的沧桑,她的歌声像深夜下班的普通人,沿街与路灯行走,带着年轻人在大城市打拼的孤独、迷惘、疲惫,以及纯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