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意识,是人类最珍贵的财富”王浔的声音起初有些发颤,但随着和蔡文恩你一来我一句的对话式介绍,他渐渐找回了感觉,他意气风发地说着理念,介绍的最后文恩说道:“希望通过分享个人记忆的方式,消除隔阂,建立共鸣。”,随即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致辞结束后是简短的剪彩仪式,王浔和文恩站主动退到最旁边站一起,他看着站在院长旁边的顾安,心里是说不出来的感觉,应该是骄傲吧?可能也有欣慰。
  媒体区的闪光灯此起彼伏,王浔看到不少记者正在对着台上拍照。就连冤枉他的罪魁祸首文周报都挤在人群中拍摄,这一切都像是一个梦。
  开幕式结束后,观众开始有序入场参观。
  一群记者围在文恩和王浔身边,“王先生,能带我们参观一下‘记忆’展区吗?”一位女记者说道,接着其他记者也开始应和。
  “当然可以,”王浔领着媒体们走向展厅中央的环形区域,他朝不远处的陆凯舟使了个眼色,他走了过来配合王浔演示过程。
  他站在机器前录制自己的记忆故事,然后又去“记忆海”里随机点了一个其他人的记忆片段。最特别的是他虽然拍的是视频,但是最后系统会处理内容,将其转化成为文字,并配上与故事内容关联的动画,全息投影到中央的“记忆墙”上。
  媒体们发出赞叹:“这个创意太棒了,虽然我们生活在不一样的环境中,但是对亲情、乡愁的感受都是相通的。”
  王浔微笑着点头,目光却在寻找顾安的身影。他发现顾安正站在一个白发老人身边,两人似乎聊得很投机。老人对着记忆墙指指点点,顾安则不时点头。王浔隐约记得,那位老者当时也有在蔡教授的团队里为他证明。文恩也走了过去开始寒暄,这更是引起了王浔的好奇。
  可王浔没办法摆脱媒体们,只能拉着陆凯舟一起为他们解答各类问题。时间飞逝,眼看着时间马上来到正午,媒体的长枪短炮终于离开。王浔站在人潮渐退的展厅,想寻找顾安的身影,可走了好几圈都没看到。
  他想,等着也是无聊,就走到记忆区的后台操作台前。
  系统内已经有不少观众录制的记忆,其中一段视频引起了他的注意,一位老兵讲述着对故乡的思念,说到动情处,老人哽咽着展示了一张泛黄的照片,那是他离家时急忙揣兜的与母亲的合影。
  这段视频旁边,是另一位老人分享的故事,她讲述着宝岛亲戚第一次回乡探亲时的场景,说到全家人抱头痛哭的瞬间,声音同样颤抖。两个看似不同的故事,却奇妙地呼应着同一种情感。
  王浔的眼眶有些湿润。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通过最朴实的个人记忆,展现两岸民众共同的情感纽带。
  “恭喜啊,展览很成功。”顾安的声音突然在耳边响起,王浔这才发现他已经站在自己身后。
  “嗯,只要有人喜欢就好。”王浔指着屏幕上的留言板块,“你看这些观众的反馈。”
  “感动得要哭了”、“我的阿公阿嫲还在就好了”、“我们的故事是如此相似”
  “再看看记忆墙?”顾安忽然提议道。
  王浔疑惑地看了他一眼:“怎么了吗?我刚刚才看的。”虽然嘴上这么说,他还是点开了后台。
  只见后台新增了一条新的记忆视频,主人公是顾安。
  画面中的顾安似乎有点不好意思,穿着今天开幕的衣服。他没说什么故事,只是对着镜头轻声说:“我想带着我爱的人,看我见过的所有风景。”然后他微微一笑,视频就结束了。
  王浔猛地看向身边的顾安,后者此时正假装看着手机。
  “你这是干嘛?”王浔笑着问。
  顾安继续看着手机漫不经心地说:“就是字面意思,想把自己的世界分享给自己最爱的人啊。我想和你分享我的整个世界,过去、现在,还有未来。”
  王浔那种熟悉的感觉又来了,两人身边好像又出现了泡泡。
  “你们要不要合影!”陆凯舟从门口走了过来,打断了这个瞬间。
  顾安看他,自然地搂住王浔的肩膀:“好啊。”闪光点一亮,他们美好的瞬间被永远记录。
  开展之后,王浔的生活节奏终于慢了下来。不需要再每天早出晚归地调试设备,也不用时刻紧绷着神经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现在的日常工作,只是在观众反馈需要时配合技术人员对展区进行一些小调整,其余时间大多是在整理观众留言和研究下一站闽都站的布展方案。
  每天下班,他都会在展厅内驻足片刻,看着不断新增的两岸民众留言。那些或长或短的文字,承载着太多动人的故事和真挚的情感。有时他会随手拍下几张特别感人的留言,发给正在工作出差的顾安。
  腊月二十八的早晨,王浔被一阵门铃声惊醒。他揉着眼睛打开门,发现门口堆着两个大纸箱,寄件人处赫然写着“豫省豫都”几个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