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2 / 3)
王浔一走出博物院,就看到早上那辆黑色的机车停靠在博物院门口,骑士手上还拿着一个纸袋,里面是热乎乎的胡椒饼。
王浔和他俩打个招呼,就朝机车冲去。
“听说你们一整天都在吵架啊?来快补充点能量。”顾安见王浔过来,将手中的袋子递给王浔。
王浔拿出一块,咬下一口,酥脆的外皮包裹着多汁的肉馅,胡椒的辛辣振奋着他的神经。
他看了一眼顾安:“你怎么知道我们今天很激烈?”
顾安轻笑:“哈哈哈,文恩她中午找我抱怨了。”他边说边帮王浔系好头盔,“走,我们现在去淡水看日落!”
王浔把剩余的饼塞进嘴里,一下跨上机车,嘴里含糊地说:“@%冲%啊、”
机车沿着淡水河岸行驶,暮色中的河面泛着粼粼波光,他们最终停在渔人码头,远处山峦的身影在夕阳中渐渐模糊。顾安从后备箱拿出罐啤酒,递给王浔。
“我骑车就不喝了。”顾安笑着说,接着话锋一转,“文恩他们家就是两岸结合的家庭,她父亲是本省人,母亲是陆配,所以这种议题很敏感。”
王浔握紧啤酒罐,看着远处的红霞已将至水平面,将海天全部染红:“她今天在会上就很坚持自己的想法。”
“是啊,她一直相信隔阂是可以化解的。”顾安也望向海平面,“就像我们这样,坐下来聊聊天,看看风景,看着世间的万物,其实很多事情没那么复杂。”
夕阳渐渐沉入海平面,顾安靠在王浔肩上,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回到公寓,管家已经准备好了晚餐。简单的家常菜,清蒸鱼鲜嫩,炒青菜碧绿。
两人迫不及待地坐下吃饭,王浔夹了一筷子鱼肉,突然对顾安问道:“你小时候,家里会说这些话题吗?”
顾安边嚼嚼嚼边说:“会啊,不过他们都是喜欢说历史故事,比如闽人渡海来台开垦,或者妈祖的故事啊,这类的。”
王浔顿时想起自己的祖父,他也很爱说着当年的故事,他又想起自己的前世的那些点点滴滴。不同的叙事,相似的乡愁。他忽然很想把这种感觉融入展览的设计中。
第二天一早,王浔拉着顾安早起,提前到达博物院,在蔡文恩的办公室门口等她。
蔡文恩远远看见他还以为他被抛弃没地方去,在这等她。
王浔看蔡文恩走近,就迫不及待地说:“我有个想法!就是能不能在展览最后,设置一个‘记忆交换’的环节,观众们可以写下自己家族的故事,也可以阅读别人的故事,等这个展结束,我们还可以归档!”
蔡文恩眼前一亮:“这个好!一个纯粹的民间记忆分享。”她立刻从包里翻找出笔记本,“我们还可以设计成树洞的形式”
两人越聊越投入,随后才到的陆凯舟也一块加入,方案渐渐成型。当这个修改后的互动环节在会上提出时,连最保守的领导也点头认可。
这个点被“攻破”后,整体方案很快形成,各个环节的负责人和目标也全部确认,大家很快就投入到筹备的工作中。
周五的傍晚,101的灯光在暮色中渐次亮起,像是一串璀璨的珍珠悬挂在北市的天际线上。顾安换上他的轿车行驶在路上,王浔坐在副驾驶,后排坐着死皮赖脸跟来的陆凯舟。车窗外的景色从高楼大厦逐渐变成郁郁葱葱的山路,阳明山的轮廓在暮色中若隐若现。
“我可不想再在酒店里度过周末了,我可是和王浔说要一起吃晚饭的。”陆凯舟趴着前座椅背说着。
顾安瞥了一眼一直摇头的王浔,又看了后视镜:“你是会蹭饭的。”
车子拐进一条私家道路,两旁的石灯已经亮起。顾家老宅的大门缓缓打开,管家站在门廊下等候。
“小安,你们快进去吃饭吧,今晚文恩小姐也过来了。”管家对顾安说道。
一走进客厅,就看到顾砚钏正和蔡文恩聊天,他身上披着一件深色外套,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清瘦。
“回来啦。”他的目光扫过三人,最后停在王浔身上,眼中泛起笑意。
蔡文恩也转过头看他们,她瞪大眼睛看着陆凯舟,想着他怎么也在这。顾安不想多费口舌,就请大家都上桌吃饭。 ↑返回顶部↑
王浔和他俩打个招呼,就朝机车冲去。
“听说你们一整天都在吵架啊?来快补充点能量。”顾安见王浔过来,将手中的袋子递给王浔。
王浔拿出一块,咬下一口,酥脆的外皮包裹着多汁的肉馅,胡椒的辛辣振奋着他的神经。
他看了一眼顾安:“你怎么知道我们今天很激烈?”
顾安轻笑:“哈哈哈,文恩她中午找我抱怨了。”他边说边帮王浔系好头盔,“走,我们现在去淡水看日落!”
王浔把剩余的饼塞进嘴里,一下跨上机车,嘴里含糊地说:“@%冲%啊、”
机车沿着淡水河岸行驶,暮色中的河面泛着粼粼波光,他们最终停在渔人码头,远处山峦的身影在夕阳中渐渐模糊。顾安从后备箱拿出罐啤酒,递给王浔。
“我骑车就不喝了。”顾安笑着说,接着话锋一转,“文恩他们家就是两岸结合的家庭,她父亲是本省人,母亲是陆配,所以这种议题很敏感。”
王浔握紧啤酒罐,看着远处的红霞已将至水平面,将海天全部染红:“她今天在会上就很坚持自己的想法。”
“是啊,她一直相信隔阂是可以化解的。”顾安也望向海平面,“就像我们这样,坐下来聊聊天,看看风景,看着世间的万物,其实很多事情没那么复杂。”
夕阳渐渐沉入海平面,顾安靠在王浔肩上,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回到公寓,管家已经准备好了晚餐。简单的家常菜,清蒸鱼鲜嫩,炒青菜碧绿。
两人迫不及待地坐下吃饭,王浔夹了一筷子鱼肉,突然对顾安问道:“你小时候,家里会说这些话题吗?”
顾安边嚼嚼嚼边说:“会啊,不过他们都是喜欢说历史故事,比如闽人渡海来台开垦,或者妈祖的故事啊,这类的。”
王浔顿时想起自己的祖父,他也很爱说着当年的故事,他又想起自己的前世的那些点点滴滴。不同的叙事,相似的乡愁。他忽然很想把这种感觉融入展览的设计中。
第二天一早,王浔拉着顾安早起,提前到达博物院,在蔡文恩的办公室门口等她。
蔡文恩远远看见他还以为他被抛弃没地方去,在这等她。
王浔看蔡文恩走近,就迫不及待地说:“我有个想法!就是能不能在展览最后,设置一个‘记忆交换’的环节,观众们可以写下自己家族的故事,也可以阅读别人的故事,等这个展结束,我们还可以归档!”
蔡文恩眼前一亮:“这个好!一个纯粹的民间记忆分享。”她立刻从包里翻找出笔记本,“我们还可以设计成树洞的形式”
两人越聊越投入,随后才到的陆凯舟也一块加入,方案渐渐成型。当这个修改后的互动环节在会上提出时,连最保守的领导也点头认可。
这个点被“攻破”后,整体方案很快形成,各个环节的负责人和目标也全部确认,大家很快就投入到筹备的工作中。
周五的傍晚,101的灯光在暮色中渐次亮起,像是一串璀璨的珍珠悬挂在北市的天际线上。顾安换上他的轿车行驶在路上,王浔坐在副驾驶,后排坐着死皮赖脸跟来的陆凯舟。车窗外的景色从高楼大厦逐渐变成郁郁葱葱的山路,阳明山的轮廓在暮色中若隐若现。
“我可不想再在酒店里度过周末了,我可是和王浔说要一起吃晚饭的。”陆凯舟趴着前座椅背说着。
顾安瞥了一眼一直摇头的王浔,又看了后视镜:“你是会蹭饭的。”
车子拐进一条私家道路,两旁的石灯已经亮起。顾家老宅的大门缓缓打开,管家站在门廊下等候。
“小安,你们快进去吃饭吧,今晚文恩小姐也过来了。”管家对顾安说道。
一走进客厅,就看到顾砚钏正和蔡文恩聊天,他身上披着一件深色外套,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清瘦。
“回来啦。”他的目光扫过三人,最后停在王浔身上,眼中泛起笑意。
蔡文恩也转过头看他们,她瞪大眼睛看着陆凯舟,想着他怎么也在这。顾安不想多费口舌,就请大家都上桌吃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