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见叶空雨在摆弄手机,凑过去看,眉毛立马拧起,骂道:“你丫毁我名声。”说完,报复似的,把餐盒里剩下的小半块,全部塞进嘴里,两腮都鼓了起来。
  叶空雨看得手痒,捏住他的两颊肉,就这也不耽误万里晴吃,艰难得咀嚼着,没等咽下去呢,叶空雨就亲了上来,到他嘴里抢吃的。
  万里晴:“……”你真是学坏一出溜。
  “别闹了。”
  万里晴按着叶空雨的肩,把人推开点距离,问,“这两份是给齐老打包的吗?”
  “嗯,他现在年纪大了,家里人把饮食管得严,也就小辈们去探望,给他带份解解馋,昨天专门给我打电话要吃这个,特意让我们早上过来,因为他太太去过礼拜,家里就他一个。”
  万里晴听笑了,想不到“木老虎”还有这样可爱的一面。
  齐荣祥,古建研究所的大木匠,其祖父曾在营缮司任职,代代传承,四辈都是营缮匠人,齐家有家训——抓木如抓虎,这是行规,亦是家规,他四十岁时被评为高级工程师,享国家级津贴,因谨慎细致的工作作风,人送外号——木老虎。
  “齐老修缮鼓楼时,是二十五岁,十岁入行,花了十五年才真正踏进门槛啊。”万里晴知道这些,是在殷时章的那本修缮手记中看到的。
  鼓楼,建于永乐元年,在万国来朝的盛世,进贡者络绎不绝,大摆钟就是从罗马帝国运来的,整个楼体分为三层,四面临街,钟声从东市穿到西市,明代的建筑美学在晨钟暮鼓中留下了铿锵的音符。
  万里晴的方案已经做好了,今天来拜访齐老,就是想让老人家指导他的展品设计。
  胡同里有人结婚,婚车从巷子排到了大路,他们只得把车停在附近的商超,走了过去,主家站在门口迎宾客,给过往行人散喜糖,万里晴多瞅了两眼,怀里被扔了两袋糖和坚果,叶空雨把他往前推了推,推到一位老人面前。
  喊了声:“齐老。”
  正在抢喜糖的老人回头,愣了下神,笑了:“是小叶来了。”
  万里晴跟着叫人。
  “走走走,进屋去。”齐老看到叶空雨手里的甑糕,喜形于色,乐颠颠走在前面,快八十岁了,步履还相当稳健。
  齐老的家住在胡同最里边,浅灰色的大门,高高的门槛,入院,沉睡了一整个冬天的楸树已发起绿芽,窗台上趴着两只黑猫,看到来人,懒洋洋抬了下眼,又继续睡。
  “来,喝茶。”齐老给万里晴端了杯果茶,又给叶空雨递了杯咖啡,“家里没有咖啡机,给你泡的雀巢速溶,不要嫌弃。”
  叶空雨无奈地笑:“我嘴没那么刁。”
  “还不刁?”齐老吃着甑糕,看着万里晴,说,“以前在老八院食堂吃大锅饭,他外公给他打了一份菜,吃了老半天不见菜下去,一看,人家把胡萝卜丁在碗底码得整整齐齐,后来,他外公多掏了份钱,让食堂单独给他开小灶。”
  万里晴都能想象到那个情景,现在的叶空雨已经很磨人了,小时候想必更甚,但是,这么一想,他又觉得还挺可爱。
  最起码把胡萝卜丁放在碗里,没有乱扔,嗯,是个有素质的小孩。
  果真,喜欢一个人到一定程度,连他的缺点都会加以美化。
  齐老吃完东西,擦擦嘴,问万里晴:“古建展的标,有信心拿下吗?”
  “有。”万里晴说。
  “不错,我喜欢有胆量的孩子,把你的方案拿来,给我看看。”
  万里晴把打印好的策划案递给他,在齐老翻看的时候,他趁机打量起屋里的陈设,看到电视柜旁边的壁龛放着个墨斗,造型精美,现在像这种传统的老物件已经不多了,除此之外,他还在客厅的展柜里看到了摆放齐整的木构件。
  “为什么不选舻殿藻井?那个井芯是盘龙明镜,很具代表性。”齐老抬头问他。
  “因为这次是数字艺术展,我想用全息投影的方式呈现小木作的美,大木作可以用斗拱模型来展示,明间藻井内有沥粉贴金的彩绘天文图,上面有1400颗星星,更有视觉效果,也适合古建入门者观看。”
  “也是,古建展是面向大众的展览,太深奥了,把一部分人挡在门外,那展览就白办了。”齐老翻到其中某一页,“我建议你把这里加上古代建筑装饰艺术,可以简略,但是不能没有,还有古建发展史,最好是延伸到原始社会的建筑雏形,把时间轴拉长,不要局限在某几个朝代……”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