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好嘞!”刀起面落,面团在案板上摔出清脆的回响。
  七、彩蛋:蒜味的仪式感
  吃完面,马师傅从柜台后拎出两个小布袋,一人塞一袋:“自家种的独头蒜,带走留纪念。”
  袋口用麻绳扎着,贴着红纸条:
  【黄河第一蒜,吃完别亲女朋友】
  梁屿把布袋挂在背包上,像得了军功章。
  八、黄河边:辛辣后的清凉
  步行五分钟到中山桥。
  桥上风带着水汽,瞬间冲淡了满嘴蒜味。夕阳把黄河水照成铜镜,偶尔有羊皮筏子漂过,筏工的号子被风撕碎。
  宋晚意靠在桥栏,掏出那袋蒜,对着河面晃了晃:“17颗就把我们整成这样,当年西北军吃面就蒜,怎么打仗?”
  梁屿笑:“可能敌人都被熏跑了。”
  九、夜游:甜醅子收尾
  按照赌约,二人去白塔山码头买船票。售票窗口旁,一位回族奶奶支着甜醅子小摊。
  甜醅子是用莜麦发酵的甜酒,米粒膨胀成晶莹的小珍珠,冰凉甘甜。
  宋晚意舀一大口,酒味在舌尖炸开,冲得他眯起眼:“蒜有多辣,甜就有多狠。”
  梁屿把碗沿碰在他碗沿:“敬黄河,敬兰州,敬以后再也吃不到这么横的蒜。”
  十、尾声:蒜味暗号
  22:30,回青旅。
  青旅前台摆着共享雨伞,伞桶里插着一捆新蒜。
  宋晚意把马师傅送的布袋挂到公共书架上,想了想,又扯下一瓣蒜,掰成两半,一半递给梁屿:
  “以后走散了,就闻闻手指——谁有蒜味,谁就是今天一起哭过笑过的证人。”
  梁屿把半瓣蒜塞进钱包透明夹层:“同意。”
  蒜瓣在塑料膜里泛着淡紫的光,像一枚被岁月腌制的印章,悄悄盖在毕业旅行的第98页。
  ——兰州一夜,蒜味悠长。
  第99章青海湖
  第99章 青海湖高反互助
  (海拔3200米的缺氧告白)
  一、凌晨4:50 西宁出发
  天还没亮,青旅的走廊灯像坏掉的日食,只剩一圈惨白。梁屿把羽绒服拉链提到顶,鼻尖仍冻得发红。宋晚意把最后一罐氧气塞进背包——那是昨晚在药店被店员“恐吓式”推销的“救命神器”。
  “如果高反了怎么办?”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