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3 / 4)
“漏雨不漏水,404继续飞。”
山风猎猎,旗帜飘扬,像给下一段旅程吹响口哨。
风卷残云,四顶破帐像彩帆。少年把漏雨当鼓点,笑看云海翻浪。下一站,景德镇做陶,把昨夜狼狈烧进瓷里。
第91章景德镇做陶瓷
第91章 第八站 景德镇做陶(刻字杯)
1 窑火初照
7月3日清晨,皖赣线绿皮车喘着粗气把四人卸在景德镇北站。出站口的风带着高岭土的清冽,像刚开窑的白瓷。
他们背着包,跟着导航穿过一条叫“陶溪川”的老街,路旁的梧桐叶落进光影里,发出瓷器碰撞般的轻响。
目的地是“乐天陶社”体验工坊,门口挂着一块手写木牌:
“今日名额:已约四人,请直接进。”
2 泥与手
工坊里,拉坯机“嗡——”地旋转。师傅姓余,手上布满裂纹,却像釉下暗纹一样好看。
“先摔泥,再定心。”余师傅把一块雪白高岭土掼在转盘中央,泥发出“啪”的一声闷响。
梁屿第一个上手,手心沾满泥浆,泥柱在他指间忽高忽低,像不听话的陀螺。
宋晚意笑他:“算法大神也驯服不了黏度12000的泥?”
轮到宋晚意,他屏息凝神,泥柱渐渐扶正,却在最后收口的瞬间塌成一朵蘑菇。
陈铭川和陆宇更惨,一个把泥拉成了麻花,一个把泥压成了饼。
余师傅拍拍手:“别管形状,先学会听泥的呼吸。”
3 刻字
泥坯阴干半小时,进入修坯与刻字环节。
四人各分到一把竹刀,刀尖薄如蝉翼。
梁屿在杯底刻下一行极细的小字:
“泰山日出404KM/D第一站”
宋晚意想了想,把杯壁当成路演白板,刻下:
“开源不等于免费”
陈铭川刻得更直接:
“穷游也能很浪漫”
陆宇在杯沿刻上三个小篆:
“恒、义、勇”
刻完,余师傅端来一碗透明釉水,像一场小雨淋在泥上,瞬间泛起光泽。 ↑返回顶部↑
山风猎猎,旗帜飘扬,像给下一段旅程吹响口哨。
风卷残云,四顶破帐像彩帆。少年把漏雨当鼓点,笑看云海翻浪。下一站,景德镇做陶,把昨夜狼狈烧进瓷里。
第91章景德镇做陶瓷
第91章 第八站 景德镇做陶(刻字杯)
1 窑火初照
7月3日清晨,皖赣线绿皮车喘着粗气把四人卸在景德镇北站。出站口的风带着高岭土的清冽,像刚开窑的白瓷。
他们背着包,跟着导航穿过一条叫“陶溪川”的老街,路旁的梧桐叶落进光影里,发出瓷器碰撞般的轻响。
目的地是“乐天陶社”体验工坊,门口挂着一块手写木牌:
“今日名额:已约四人,请直接进。”
2 泥与手
工坊里,拉坯机“嗡——”地旋转。师傅姓余,手上布满裂纹,却像釉下暗纹一样好看。
“先摔泥,再定心。”余师傅把一块雪白高岭土掼在转盘中央,泥发出“啪”的一声闷响。
梁屿第一个上手,手心沾满泥浆,泥柱在他指间忽高忽低,像不听话的陀螺。
宋晚意笑他:“算法大神也驯服不了黏度12000的泥?”
轮到宋晚意,他屏息凝神,泥柱渐渐扶正,却在最后收口的瞬间塌成一朵蘑菇。
陈铭川和陆宇更惨,一个把泥拉成了麻花,一个把泥压成了饼。
余师傅拍拍手:“别管形状,先学会听泥的呼吸。”
3 刻字
泥坯阴干半小时,进入修坯与刻字环节。
四人各分到一把竹刀,刀尖薄如蝉翼。
梁屿在杯底刻下一行极细的小字:
“泰山日出404KM/D第一站”
宋晚意想了想,把杯壁当成路演白板,刻下:
“开源不等于免费”
陈铭川刻得更直接:
“穷游也能很浪漫”
陆宇在杯沿刻上三个小篆:
“恒、义、勇”
刻完,余师傅端来一碗透明釉水,像一场小雨淋在泥上,瞬间泛起光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