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2 / 4)
“等等。”宋晚意把镜头对准操场边的歪脖子槐树,“我要留个证据,证明我们确实把屋顶修好了,省得回去写报告没图。”
梁屿没再催。他知道宋晚意嘴上说“证据”,其实是想给顾老师交一份漂亮的图文总结。支教结束前总要留下点什么,照片是最轻、却也最重的纪念。
傍晚六点,孩子们被家长陆续接走。最后一个离开的是三年级的王小宝,他牵着奶奶的手,一步三回头,冲两位老师拼命挥手。宋晚意把相机收进防水袋,笑得眼角弯弯。
“走吧,今晚煮面,冰箱里还有两根火腿肠。”
两人并肩往教职工宿舍走,夕阳把影子拉得老长。没人注意到,校门外那棵老槐树下,蹲着一个戴草帽的男人——王小宝的舅舅。他刚从外地打工回来,本想看看外甥的新老师,却透过取景框看见两个男生头碰头、肩挨肩,心里“咯噔”一下。
舅舅的手机像素不高,但暴雨洗过的天空太透,镜头里的一切都过分清晰:宋晚意替梁屿摘掉头发上的草屑,梁屿顺手把宋晚意的背包拎到自己肩上。两张被晒得微红的脸,带着笑,带着汗,带着说不清的亲昵。
舅舅想起抖音上刷过的“支教老师私生活混乱”视频,手指鬼使神差点了连拍。
一小时后,照片被裁成九宫格,配文:
“现在的支教老师真会玩,俩男的光天化日打情骂俏,把我外甥都带坏了!”
定位:云溪县太平桥镇中心小学。
微博小号的粉丝不过三百,但“支教”“男男”“带坏孩子”几个关键词像火星跳进干草堆。转发链从县城教育群一路烧到市里,最后停在“青北大学超话”广场。
深夜十一点,梁屿刚把泡面锅刷干净,顾老师的电话就杀进来。
“你们有没有肢体接触过火的地方?”
梁屿一愣:“什么过火?”
“牵手、搂肩、同睡一张床,都算。”顾老师的声音罕见地急,“现在不是讲道理,是有人要道理。”
宋晚意凑过来,点开微博,九宫格已经进化成动图:梁屿弯腰给宋晚意系鞋带,宋晚意顺手扶住梁屿的肩。像素糊成油画,却挡不住评论区的高楼。
【现在的学生支教就是去镀金,私生活烂透了。】
【建议开除,别祸害农村孩子。】
【楼上别地图炮,我青北的,这两人我认识,品学兼优。】
【品学兼优就能当众搞基?】
宋晚意啪地合上手机,手背青筋一跳。梁屿比他先开口:“先截图,保存证据。”
“我知道。”宋晚意深吸一口气,声音却发紧,“但我更怕那些家长明天来学校堵人。”
怕什么来什么。第二天清早,校门还没开,王小宝的奶奶就拎着一篮土鸡蛋堵在铁门口。老人不会用微博,但她侄子把照片洗成了A4纸,放大到颗粒感爆炸。
“老师,我们家小宝以后要娶媳妇的,你们这样……不太好啊。”
梁屿张了张嘴,喉咙像塞了热炭。宋晚意上前半步,接过鸡蛋,声音温和却坚定:“奶奶,您先别急,我们进去说,好吗?”
屋里,班主任李老师把保温杯重重一放:“学校已经接到教育局电话,要我们写情况说明。两位同学,如果你们真的……真的有什么,最好现在承认,省得调查起来难看。”
“没有。”梁屿第一次打断长辈,“我们只是朋友。”
“朋友会半夜睡一张课桌?”李老师把打印出来的照片甩在桌上。照片里,暴雨夜的避难教室,两张课桌拼在一起,宋晚意蜷在左边,梁屿的校服外套盖在两人身上。
宋晚意垂下眼。那晚余震不断,孩子们先睡了,他们守到凌晨三点,实在撑不住才合衣躺下。可解释有用吗?谣言只需要一秒,澄清却需要跑断腿。
屋外,更多家长聚了过来。有人举着手机直播,标题耸动:“青北高材生支教现场翻车?” ↑返回顶部↑
梁屿没再催。他知道宋晚意嘴上说“证据”,其实是想给顾老师交一份漂亮的图文总结。支教结束前总要留下点什么,照片是最轻、却也最重的纪念。
傍晚六点,孩子们被家长陆续接走。最后一个离开的是三年级的王小宝,他牵着奶奶的手,一步三回头,冲两位老师拼命挥手。宋晚意把相机收进防水袋,笑得眼角弯弯。
“走吧,今晚煮面,冰箱里还有两根火腿肠。”
两人并肩往教职工宿舍走,夕阳把影子拉得老长。没人注意到,校门外那棵老槐树下,蹲着一个戴草帽的男人——王小宝的舅舅。他刚从外地打工回来,本想看看外甥的新老师,却透过取景框看见两个男生头碰头、肩挨肩,心里“咯噔”一下。
舅舅的手机像素不高,但暴雨洗过的天空太透,镜头里的一切都过分清晰:宋晚意替梁屿摘掉头发上的草屑,梁屿顺手把宋晚意的背包拎到自己肩上。两张被晒得微红的脸,带着笑,带着汗,带着说不清的亲昵。
舅舅想起抖音上刷过的“支教老师私生活混乱”视频,手指鬼使神差点了连拍。
一小时后,照片被裁成九宫格,配文:
“现在的支教老师真会玩,俩男的光天化日打情骂俏,把我外甥都带坏了!”
定位:云溪县太平桥镇中心小学。
微博小号的粉丝不过三百,但“支教”“男男”“带坏孩子”几个关键词像火星跳进干草堆。转发链从县城教育群一路烧到市里,最后停在“青北大学超话”广场。
深夜十一点,梁屿刚把泡面锅刷干净,顾老师的电话就杀进来。
“你们有没有肢体接触过火的地方?”
梁屿一愣:“什么过火?”
“牵手、搂肩、同睡一张床,都算。”顾老师的声音罕见地急,“现在不是讲道理,是有人要道理。”
宋晚意凑过来,点开微博,九宫格已经进化成动图:梁屿弯腰给宋晚意系鞋带,宋晚意顺手扶住梁屿的肩。像素糊成油画,却挡不住评论区的高楼。
【现在的学生支教就是去镀金,私生活烂透了。】
【建议开除,别祸害农村孩子。】
【楼上别地图炮,我青北的,这两人我认识,品学兼优。】
【品学兼优就能当众搞基?】
宋晚意啪地合上手机,手背青筋一跳。梁屿比他先开口:“先截图,保存证据。”
“我知道。”宋晚意深吸一口气,声音却发紧,“但我更怕那些家长明天来学校堵人。”
怕什么来什么。第二天清早,校门还没开,王小宝的奶奶就拎着一篮土鸡蛋堵在铁门口。老人不会用微博,但她侄子把照片洗成了A4纸,放大到颗粒感爆炸。
“老师,我们家小宝以后要娶媳妇的,你们这样……不太好啊。”
梁屿张了张嘴,喉咙像塞了热炭。宋晚意上前半步,接过鸡蛋,声音温和却坚定:“奶奶,您先别急,我们进去说,好吗?”
屋里,班主任李老师把保温杯重重一放:“学校已经接到教育局电话,要我们写情况说明。两位同学,如果你们真的……真的有什么,最好现在承认,省得调查起来难看。”
“没有。”梁屿第一次打断长辈,“我们只是朋友。”
“朋友会半夜睡一张课桌?”李老师把打印出来的照片甩在桌上。照片里,暴雨夜的避难教室,两张课桌拼在一起,宋晚意蜷在左边,梁屿的校服外套盖在两人身上。
宋晚意垂下眼。那晚余震不断,孩子们先睡了,他们守到凌晨三点,实在撑不住才合衣躺下。可解释有用吗?谣言只需要一秒,澄清却需要跑断腿。
屋外,更多家长聚了过来。有人举着手机直播,标题耸动:“青北高材生支教现场翻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