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是太子就这么眼巴巴地看着他,比起蹋鞠或者鱼脍,更倾向于只是想拉嬴政出去玩。
  不管出去玩什么,先出去再说。
  这么多年了,竟然一点都没变,玩心还是这么大。
  最后嬴政经不住他啰嗦,定了三日后,耳根是暂时清净了,也算给自己提前做了心里准备。
  有了这几日缓冲,似乎就有了计划,嬴政就可以按计划出宫了。
  “好像要下雨了。”事到临头,李世民反而踌躇了。
  “不是你想去的吗?”嬴政向外走去。
  “你向来爱干净,雨天总不免弄脏……”
  “走吧,我答应了你的。”嬴政不愿失约。
  “希望别下。不然蹋鞠可能看不了了。”李世民嘀嘀咕咕。
  临淄的市集真的很热闹,比咸阳更上一层楼。咸阳到底是咸阳宫所在,几代秦王经营下来,就算太子再努力,那种秦国的底色和风味还是太浓。
  宫殿是肃穆的,行人是拘束的,做生意的看到卫尉心里都一哆嗦,要是看到廷尉府来查什么,就算什么坏事也没干,都能吓得当场晕过去一半。
  为什么是一半?因为三魂七魄得留一半下来,配合廷尉府调查,不然更糟糕。
  当然现在比十几年前宽松许多了,咸阳的外地人越来越多,坊市的小贩也胆大了些,值得常去逛逛了。
  然而临淄开放的风气,绝不是如今的咸阳可以比的。
  夸张到什么程度呢?左边一个女子在表演抛珍珠,那几颗珠子上下翻飞,灵巧秀异,吸引了一群人观看;右边十几个人围成一大圈,呼喝叫喊,各自为自己押注的雄鸡喝彩,在鸡飞鸡跳中,决出胜负。
  没走几步,就是一个乐台,乐师们拨动琴弦,琴瑟与笙竽,在这里不分彼此,都是为歌者作配的旋律。
  “俟我于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2]
  “听不懂。”韩信努力听啊听,还是听不出这口音在唱什么。
  “是《齐风》。”嬴政居然回答他了。
  韩信有点受宠若惊,但不好意思再继续追问了。
  李世民就把这首诗,完整而缓慢地给他念了一遍,还补充道:“荀师说这诗写的是齐国女子成婚时的场景,毛亨师兄注释则写,这是在讽刺很多贵族成亲时,不去亲迎新妇,而派使者代劳。[3]”
  韩信似懂非懂道:“可是这女子唱得很欢喜,并无讽刺。”
  李世民失笑:“她只是把它当成歌儿来唱,也未尝不可啊。”
  临淄就是这么松弛而洋溢着欢乐的地方。
  甚至能看到妇人的发髻上同时插着鱼骨簪和鲜艳的紫薇花,惊呆了没见过世面的所有客人。
  “那是鱼的骨头吧?!”韩信目瞪口呆。
  “显然。”李世民给予肯定回答。
  轺车在乐师和歌者的台下停留了许久,那悦耳悠扬的曲乐好像一贯如此,有没有齐王,都不影响歌者唱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