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虽然站在赵佗的角度可以理解,但嬴政凭什么站他的角度?
  不够忠诚的人,不配得到嬴政的信任。
  “阿父舍得蒙恬?”太子玩笑道。
  “百越太远,而蒙恬绝不会背叛。”嬴政百分百确定。
  很多时候君主任用将领,忠诚度是要高于能力的,能力再强有什么用,说叛就叛了,那怎么放心?
  脾气太硬、自己主意太多、不听诏令的将军,就算能力拔尖,多半也难逃横死。
  “至于王贲……”嬴政写下了他的名字,还在考量,“你可有担忧过外戚的问题?”
  “没有。”李世民无比自信,“阿父担心吗?”
  “王翦已然告老,他很知进退。王家的家风很好,女儿也很好,如此,王贲也不是不能接着用。”
  嬴政对王家的这几位,一直还是很满意的。
  说退就退,安静谨慎,绝不惹是生非,军功再盛,兵权交得也飞快,指哪打哪,既不邀功也不争宠,唯一索要豪宅田亩那次,还是为了让嬴政放心。
  御史为此攻讦王翦,王翦正好上奏退休养老。
  这行云流水般的君臣默契,双方都很满意。
  “修灵渠需要三四年,灵渠修好,粮草运输就快了很多。”李世民道,“这期间可以继续储备粮食,加上现在的存粮……五到十年后,够二十万大军打上三年。”
  “若加上入粟拜爵(百姓纳粮可获爵位)、移民屯田呢?”嬴政边问边算。
  “那自然可以缩短准备的时间,且打得久些。”
  父子俩在这算啊算,顺便把治粟内史及均输官叫过来一起算。
  李世民又看到了萧何,笑眯眯地向他点头。
  萧何行礼跪坐,不需要笏板和奏疏,各种数据信手拈来,准确无误,堪比一个人形计算机,在上司卡壳并苦思冥想的时候,轻声给出标准答案。
  嬴政随机抽查核对了一下,萧何对整个秦国范围内,所有郡县的收成及赋税缴纳情况一清二楚,再问及粮食的存储和去向,更是如数家珍。
  但凡跟他职责相关,嬴政无论问什么,萧何都答得出来,且挑不出丝毫谬误。
  还不仅仅如此。
  嬴政大为欣赏,微笑问道:“听说你最近还在帮太子修律法?这么说,你也觉得现行的秦法太严苛了?”
  不经意间,就来了一个关乎职业生涯的刁钻问题。
  萧何严阵以待。
  第172章
  萧何连忙俯首:“臣不敢,臣只是听命行事。”
  嬴政故意道:“那朕若告诉你,朕不同意修改律法,你还会与太子往来吗?”
  “陛下的诏令自然至高无上,若有制诏,臣绝不敢相违。”萧何回答得很小心,恭谨有加。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