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凡秦国原有的疆域之外,六国旧地不得不去迎接这一系列的改变,为此也产生了大量的财产损失和纠纷,怨气也就产生了。
  按嬴政本来的执政方针,凡不配合的都抓起来,强制执行,秦法自会教这些暴民做人。
  但现在,他竟然没有第一时间下严令,自上而下去严逼,而是广召群臣,先问是否有良策。
  李世民对他这样的改变喜闻乐见,大加称赞,赞得嬴政心情颇好,也就不那么烦躁了。
  “臣以为,可派县尉烧掉那些不肯更换的尺、斗、衡等,拆掉轮距非六尺的马车……”李斯率先提出。
  简单粗暴,蛮横至极。
  这是李斯的意思?不,这是李斯揣测秦王的心意,而给出的解决方案。
  “臣以为不可。”李斯话音刚落,尉僚就开口,“如此行事,势必引发县尉与黔首的冲突。谁愿意自家东西被烧?廷尉你愿意吗?”
  “不遵王上诏令,便是忤逆,当依法处置。敢伤县尉,便可弃市。”李斯斩钉截铁。
  “倒也不至于。”姜启慢悠悠出列,“依廷尉的提议,这度量衡确实能很快统一了,只怕各郡县的牢狱和囚车都塞不下了,市场腰斩处决的尸首都收不完。何至于此?”
  秦王肃然相问:“但若不如此,诸卿可有什么更好的法子?”
  嬴政很习惯地看向了太子,想听听他的看法。
  李世民笑笑,先缓和这个有点凝固的氛围:“我听闻有一种鸟,它有五色的羽毛,鲜艳明丽,且能吐人言。”
  “确有此禽,名为‘鹦鹉’,吕侯不久便可携而归之。”嬴政耐心地与他搭话。
  “但这样的鸟儿,不是天生就会人言的。训鸟时,为了让它说更多好听的话,唱悦耳的歌,很高兴为我展示,到底是应该奖赏它谷物,还是应该鞭打它呢?”
  太子含笑着,看向秦王,又慢慢巡视群臣。他的意思已经表露无遗了,没有人听不懂,听不懂的也混不到这个场合。
  “禽鸟尚且有灵,何况于人呢?”李世民微笑,“郡守县令虽是王上定的,但下面的小吏却全是本地的人,若一味强令,平白生变。我以为赏罚当并行。郡县之中,最先响应诏令的百户,大赏,敲锣打鼓,送钱粮布匹至家,家中子孙可进郡学县学,最优者荐至太学。
  “若是官吏之家,考功为‘上’;若是商人,免其商税;若是工匠农人,免其劳役赋税。
  “前百户大赏之后,则嘉奖千户。举孝廉而为官吏者,皆从这样的人家挑选。肥沃的田地,也由这样的人家先择……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去。如此,又何愁政令不通行呢?”
  动不动就打打杀杀的,哪有这个必要?人心从来不是杀出来的。
  嬴政颔首,准许了太子的建议。“这般宽仁,再有不识好歹的,那就真该弃市了。”
  秦王父子的默契,没有因为太子年岁见长而产生隔阂,落在很多看着太子长大的臣子眼里,简直是再庆幸不过了。
  下朝后,姜启在外面等太子,依然是等人潮散尽,他才冒出来。
  “丞相在等我吗?”
  “臣府上也有五色的鸟儿,虽然不会人言。”
  “那也值得一看。”李世民与他并肩,悄悄戳了戳姜启的胳膊,小声问,“萧何是什么颜色的?”
  “深蓝的。”姜启下意识看了看不远处的萧何。
  “有多深,像大海一样吗?”
  “比他今日的衣裳要更蓝一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